作者:
(英) 卡尔·波普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译者: 杜汝楫 / 邱仁宗
出版年: 2014-12-1
页数: 116
定价: 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学术经典
ISBN: 9787208126725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译者: 杜汝楫 / 邱仁宗
出版年: 2014-12-1
页数: 116
定价: 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学术经典
ISBN: 9787208126725
内容简介 · · · · · ·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收藏版)(精)》是卡尔·波普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科学名著。全书以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对所谓的历史决定论进行了介绍和批驳。作者的结论是: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是不能成立的。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收藏版)的创作者
· · · · · ·
-
卡尔·波普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卡尔·波普尔(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主要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新版译者的话
1987年版译者的话
历史的注解
序
导论
第一章 反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学说
1.概括
2.实验
3.新颖性
4.复杂性
5.预测的不精确性
6.客观性和评价
7.整体主义
8.直觉悟性
9.数量方法
10.本质主义与唯名主义
第二章 亲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学说
11.与天文学的比较——长期预报和大规模预报
12.观察的根据
13.社会动力学
14.历史规律
15.历史预言与社会工程的对比
16.历史发展的理论
17.社会变革的解释与设计
18.分析的结论
第三章 对反自然主义学说的批评
19.批评的实际意义
20.社会学的技术方法
21.渐进工程与乌托邦工程的对立
22.与乌托邦主义结成的非神圣同盟
23.对整体主义的批评
24.整体主义关于社会实验的理论
25.实验条件的可变性
26.概括局限于时期吗?
第四章 对亲自然主义学说的批评
27.有进化规律吗?规律和趋势
28.还原法,因果解释,预测和预言
29.方法的统一性
30.理论科学和历史科学
31.历史学中的境况逻辑,历史解释
32.关于进步的社会建构学说
33.结论:历史决定论的感情吸引力
索引
· · · · · · (收起)
新版译者的话
1987年版译者的话
历史的注解
序
导论
第一章 反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学说
1.概括
2.实验
3.新颖性
4.复杂性
5.预测的不精确性
6.客观性和评价
7.整体主义
8.直觉悟性
9.数量方法
10.本质主义与唯名主义
第二章 亲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学说
11.与天文学的比较——长期预报和大规模预报
12.观察的根据
13.社会动力学
14.历史规律
15.历史预言与社会工程的对比
16.历史发展的理论
17.社会变革的解释与设计
18.分析的结论
第三章 对反自然主义学说的批评
19.批评的实际意义
20.社会学的技术方法
21.渐进工程与乌托邦工程的对立
22.与乌托邦主义结成的非神圣同盟
23.对整体主义的批评
24.整体主义关于社会实验的理论
25.实验条件的可变性
26.概括局限于时期吗?
第四章 对亲自然主义学说的批评
27.有进化规律吗?规律和趋势
28.还原法,因果解释,预测和预言
29.方法的统一性
30.理论科学和历史科学
31.历史学中的境况逻辑,历史解释
32.关于进步的社会建构学说
33.结论:历史决定论的感情吸引力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乌托邦主义者)从重大的错误中学习是很难的。其中的原因有二:它们既是技术上的,又是道德上的。既然在一个时期里做那么多的事情,那就不可能指出哪一种指施应对某一个结果负责;或者更确切地说,假使我们把某一特定结果归因于某一特定的措施,我们也只能以从前所取得的某种理论知识为根据,而不能从该整体主义实验中知道。这种实验不能帮助我们把特定的结果归因于特定的措施;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总的结果”归因于它;而且,不论这可能意味着什么,要评论它确实很困难。即使尽最大的努力对这些结果提出结构完善的、独立的批判性陈述,也不能证明能够成立。况且,进行这种努力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相反,对整体主义计划及其结果的自由讨论很可能是不被容忍的。原因是实施极大规模计划的尝试是一件使许多人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感到十分不便的事情。因此,总会出现反对和抱怨的倾向。对于许多抱怨,乌托邦工程师如果还想继续干下去,那就只好充耳不闻;事实上,压制不合理的反对意见是他的工作的一部分,但他必定也不断地压制合理的批评。光是对不满言论进行限制这个事实,就会使最热烈的满意言论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这就很难确认各个公民对这个计划如何反应等事实;而没有这些事实,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批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4.整体主义关于社会实验的理论 -
物理学是以因果解释为目标;社会学则以对目的与意义的理解为目标。在物理学中,对事件的解释是严格的和定量的,并且借助于数学公式。社会学则力图以更为定性的条件,例如,从互相冲突的趋势和目的出发、或从“民族性”或“时代精神”出发,去理解历史的发展。这就是物理学要用归纳的概括化进行操作,而社会学却只能借助于同情的想象进行操作的原因而这也就是为什么物理学能够得到普遍有效的一致性,并把特殊事件解释成这些一致性的实例;而社会学却必须须满足于对那些独一无二的事件之直观的理解,以及对发生在利益、倾向和命运的特殊斗争之中的特殊斗争之中的特殊情况里它们所起到的作用之直观的理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学术经典(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科学与现代世界》
。
喜欢读"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收藏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收藏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无限建构:历史学的自我认知溯源
论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历史学的自我认知溯源 马克思主义自被提出以来就一直遭到各学科的非议,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辩证历史决定论更是被波普尔称为“迄今为止最纯粹、最广泛、最危险的历史决定论形式”,而波普尔本人更是以《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
(展开)


何兆武谈历史主义的困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波普尔把历史主义严格地限定为历史决定论,而他本人是反对这种历史主义的。波普尔认为,历史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而也是无法预言的,历史的解释不是科学,因为它是不可检验的,历史主义的错误就在于它把历史的解释误认为是科学。他力图把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打通,其方法论也被... (展开)> 更多书评 75篇
论坛 · · · · · ·
可称为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觞之研究》... | 来自盈虚子 | 1 回应 | 2023-07-29 20:16:4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8.6分 1861人读过
-
Routledge (2002)8.6分 69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8.6分 832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1987)8.5分 39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资源书单|《策略投资》参考书目 (五花王)
- 最通识最好读的经典 (陈皮子安)
- 道不远人 (笨球)
- 研一 (.)
- 企业战略管理---作者的系列作品 (小毛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收藏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云水暮 2022-02-14 15:46:57
在树立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之下,有许多关于“科学”(或者说物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学的洞见。其唯名主义,反整体论,强调渐进和累积性的工作以及对趋势与规律的辨析都非常波普尔,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他已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提到的原则或方法。尽管也有并不十分赞同之处,但不可否认,这种从学科本体上进行的宏观的逻辑的思辨讨论令人叹服,它所提出的问题是很难在经验层面加以验证的,不过却可以以波普自己的逻辑在反例中拷问自身... 在树立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之下,有许多关于“科学”(或者说物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学的洞见。其唯名主义,反整体论,强调渐进和累积性的工作以及对趋势与规律的辨析都非常波普尔,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他已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提到的原则或方法。尽管也有并不十分赞同之处,但不可否认,这种从学科本体上进行的宏观的逻辑的思辨讨论令人叹服,它所提出的问题是很难在经验层面加以验证的,不过却可以以波普自己的逻辑在反例中拷问自身。于是,争论将会持续下去,留待未来。 (展开)
1 有用 塔勒布中国分布 2016-08-04 18:59:56
【done】2016-8-4重温:7年前第一次看,当时比较懵懂,和现在比较的话。里面不少有收获,有启发的逻辑;但是自己大脑还是没有形成体系,需要第二次看,基本来看,历史决定论这些神棍理论自圆其说,无法证伪的,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智力懒惰,没有新鲜事,面对社会急剧变化,古人靠宗教和神灵,现代人靠历史定律。2016-8-18第三次看。除了30节不太懂。其他逻辑已经把握。第四次阅读时再整理全书逻辑脉络吧。我... 【done】2016-8-4重温:7年前第一次看,当时比较懵懂,和现在比较的话。里面不少有收获,有启发的逻辑;但是自己大脑还是没有形成体系,需要第二次看,基本来看,历史决定论这些神棍理论自圆其说,无法证伪的,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智力懒惰,没有新鲜事,面对社会急剧变化,古人靠宗教和神灵,现代人靠历史定律。2016-8-18第三次看。除了30节不太懂。其他逻辑已经把握。第四次阅读时再整理全书逻辑脉络吧。我觉着波普有个很重要前提,发展事情,人类理性的重要性,人性多元化对科学发现的必须从而发展事情。而历史决定论如果成为权力主导,必然摧毁这些。 (展开)
0 有用 夕蝉 2021-12-30 20:41:35
此书新奇的是把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哲学推而广之,运用到政治哲学领域中,作出的论证清晰、易于理解。但是这种论证缺少文学性,同时面对社会科学,物理学上的概念又或多或少显得有点无力。整本书写得像是科学学术论文,读来论述多少有点牵强。
0 有用 震观之志 2024-01-01 23:31:08 河南
波普尔与哈耶克,都是不明觉厉,书看不下去,书名本身已完成浅浅的教育。
2 有用 . 2015-05-15 17:07:29
看第三遍之前不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