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映画をつくる的创作者
· · · · · ·
-
山田洋次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山田洋次,道尽日本人心事的电影大师,有“喜剧山田”、“庶民剧大导”之称,更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他擅长反映平民生活的影片,主要作品有《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黄昏的清兵卫》《东京家族》《母亲》等。
蒋晓松,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电影导演蒋君超和演员白杨之子。文化人、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博鳌亚洲论坛主要策划人和推动者。其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小木屋》荣获第28 届纽约国际电影节电视导演奖。
映画をつく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剧本写作指南之素材三原则
这本书本来是山田洋次口述,经由他人整理的作品,每篇文章都比较口语化,读起来平易近人,饭后茶余读读它,了解一下闻名中日的大导演的工作,无论是镜头前的还是镜头后的,都让我满足了不少『八卦』的心思。 被称为『庶民大导』的山田洋次,不但导的电影接地气,处处刻画着平...
(展开)

中国影视争论的山田洋次式解法
作为一个不具备任何戏曲影视专业理论素养的普通八卦群众,中国影视界在我的印象中,大概可以用这么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巨资、特效、删减、吐槽——一部电视剧都能上三亿的投资,据说可以媲美某某好莱坞大片特效团队的特效制作,流传于各类网站的三审删减激情戏镜头,放映后来自...
(展开)

一切不是技巧、不是情节,而是人物在作祟
一切不是技巧、不是情节,而是人物在作祟 在这本《我是怎样拍电影的》的“技巧的模仿问题”一节中,山田洋次提到,当年勒鲁什导演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日本上映引发观影热潮,以至于本土电影工作者在惊讶对方镜头技巧的同时,一心想着拍出勒鲁什式的电影。而结果却很可...
(展开)

山田洋次与电影生活的日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些年大陆译介了不少日本导演的回忆录,零星读过一些。黑泽明的《蛤蟆的油》、小津安二郎的《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今村昌平的《草疯长》、大岛渚的《我被封杀的抒情》、山田洋次的《我是怎样拍电影的》……都是很好的电影书。这些书给我们一个总的印象,是日本导演... (展开)
与山田洋次的喜剧电影相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与山田洋次相遇 童年时在新疆,没有有线电视的年代,新疆电视台仿照CCTV的12个频道设置了12套电视节目,如XJTV-6即新疆电视台电影频道。每个暑假,我搬着小板凳守在这个电视频道前,期待它播放一部我从未看过的(这种频道电影重播率很高)又好看的电影。在那个时期,好几...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7.5分 828人读过
-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7年6月)7.5分 61人读过
-
新經典文化 (2016)8.2分 52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映画をつくる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