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的书评 (590)

海扬尘 2010-03-04 15:53:57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版

喜欢流血的人请自己去流血!

有许多人谈论战争,他们谈论战争的词句如同少男们谈论一场兴趣盎然的魔兽比赛,或者少女们谈论一场郊游计划那样轻松热烈。他们都自信在战争中会成为英雄。他们都希望在枪林弹雨中建树功勋,在炮火硝烟中获得荣誉。谈到牺牲,他们轻松地说:“人固有一死嘛!”他们甚至是在期待...  (展开)
柚桉桤 2013-03-15 15:36:59 译林出版社2011版

西线无战事——被毁掉的一代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德] 埃利希·玛利亚·雷马克 战争是什么?它的可怕之处不是那些数以万计的被炸毁的建物;不是曾经让参战的国家倒退几十甚至百年;甚至...  (展开)
塞林格格 2010-12-01 22:22:00 译林出版社2001版

战火中的残酷青春——读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战火中的残酷青春            ——读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李健伟(塞林格格)               一   作为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德国曾经涌动着铁血和好战的因子,雷马克及其作品的出现,像是一...  (展开)
宝木笑 2021-01-10 15:04:34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版

宏大叙事与个体悲歌:为什么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重读《西线无战事》?

文/宝木笑 去年,战争电影《1917》得到极高评价。有人说,这是继《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片。这个评价并非溢美之词,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是用一种“热”的叙事来表现二战的惨烈,那么《1917》则更像是用一种“冷”的基调来展现一战的悲歌。《拯救大兵瑞恩》开篇20分...  (展开)
赵松 2018-02-22 19:48:52

“在炮火底下软软和和地安睡”

“在炮火底下软软和和地安睡” 赵松 过去100年里,关于战争的小说数不胜数。有歌颂英雄主义的,有民族主义情绪泛滥的,有弥漫浪漫主义情怀的,也有兼而有之的,当然,还有反战的。平心而论,在反战小说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无论是从写作意图、切入角度,还是从手法风格上...  (展开)
海上蘭舟 2013-06-28 20:59:24 译林出版社2001版

去他的国家

看完《西线无战事》很久了,当时也曾想写些什么,但雷马克的文字实在太过细腻和真实,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像是得了战后创伤那般连只字片语都无法组织起来。 反战题材的小说不少,但雷马克怕是少数用优雅的文字去真实描述战时的状态和心理,书中充斥的着大量臆想和情绪,...  (展开)
云之遨游 2014-06-30 00:15:21 译林出版社2011版

令人动容的小说

看完雷马克《西线无战事》(15.2万字),著名的反战小说。书的题记开宗明义:“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西线”,是站在德国立场上而言,法国在德国西边,与法国交战的战线即是西线。 ...  (展开)
椰子 2012-11-16 21:00:40 译林出版社2011版

小人物的悲哀

原本是不知道《西线无战事》的,一位中文系的同学推荐的,恰逢在图书馆遇见了它,便借来看了,两天看完,然后花了一个晚上写笔记。我只能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在这里,我看到一个小人物的悲哀和无奈。 历史课本描写的一战,是非正义的,英法和德国双方都是非正义的,但是...  (展开)
肉桂酸酸🍋 2011-04-30 00:49:36 译林出版社2007版

关于战争,现在所理解的

【私人书评不建议参考用……】 这本书读了好长时间,倒不是抱着一份敬畏的心态细细品读,而是描述的内容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兴趣,以至于读了几乎几个月。期间穿插地还读了《偷书贼》和《从乞丐到元首》,于是看这本书时候,那浓厚20世纪的德国“气氛”就这样浓厚了不少。看...  (展开)
小辉 2006-07-12 16:02:15 译林出版社2001版

一个经历战争的人讲述的战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雷马克,一生只作过三项职业:士兵、记者和作家。就是这样一个人,给我们展现的战场是如此的真实。让人顿悟战争为何物? 小说以这样一行文字开篇: “我只是想记述那么一代人,他们逃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灭!” 在这样一句话的引领下,我们开始战场的旅程。 故事主要讲...  (展开)
枣子 2024-01-30 21:47:21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版

西线永无战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读完远超预期的书。《西线无战事》不只是一本简单的战争小说,它是借主人公保罗目击到的战场上的一切残酷景象和对战争存在合理性的思考来表达自己对战争反人性一面的抵抗。 故事的开头前两章就通过对正在走向死亡的战友克默里西的描写铺陈出战争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  (展开)
AMMO 2022-10-06 21:44:36 台海出版社2022版

战争已经毁掉太多代人了

《西线无战事》的新版电影已于9月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而在距离我们看似遥远的西边,现在也并不是每天都无战事。《西线无战事》这个非常经典的作品其实一直名声在外,借此契机也终于拜读了原著,读完给我的冲击、震撼、思考、共鸣、感叹只是让我后悔,没能早点去读这本书。 《...  (展开)
莫宁 2012-05-30 18:29:51 译林出版社2011版

德语反战文学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状态 ——从《西线无战事》说开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战之后,以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为首的德语反战文学在这片满目疮痍的焦土上萌芽,并且茁壮成长。这些反战文学无比细腻而真实地反映了战争中德国所经历的创伤、思考以及自我拷问。 以西线为主的战事实际上无比残酷。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在西线发动了...  (展开)
夏颜秋的小时光 2023-04-09 23:28:11 太白文艺出版社2023版

战争摧毁的不止是肉体,还有年轻的灵魂和梦想

“他于1918年10月阵亡。那天,整个前线寂静无声。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读完德裔作家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的电影原著小说《西线无战事》,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没想到,平实的语言讲述,居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为一部经典的反战题材的文学...  (展开)
嘎嘣嘎嘣脆 2011-08-01 08:55:46 译林出版社2011版

毁灭的年代——读《西线无战事》

作者:陈良湾 一九一八年十月,他阵亡了,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那么宁静,战报上仅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西线无战事。   读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的最后一段我有点愤怒了。的确,西线最后成了一个废墟,一个沉寂的世界,但是战报上的简单的几个字却是试图掩饰一...  (展开)
小爱grace 2024-01-30 16:37:10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版

为什么还不结束?

我一直以为,看过电影之后,这本书就不需要再看了,因为电影已经很好看了,差点因为这个片面的想法错失一部好作品!电影是佳作不能否定,那些镜头里无情的炮火与无尽的叹息也是这部作品传达的,但原著里面有更多文字间的喘息是镜头语言无法传达的。加上这个译文太美了!令我沉...  (展开)
Serendipity 2022-04-11 17:07:56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版

姜乙,蔡憫生和Arthur Wesley Wheen翻譯比較

姜的版本是德文直接翻譯為中文,蔡憫生應為二翻,從英語版本翻譯為中文。Arthur Wesley Wheen的德譯英版本非常經典,他自己也是打過一戰的澳洲人,因此翻譯起來特別得心應手,觸動人心。 我三個版本都讀了,發現有些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豆友們可以比較比較,挑選適合自己的版本...  (展开)
猫猫 2021-01-26 19:55:44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版

《西线无战事》:战争,撕开了人类文明的遮羞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才刚开始热爱生活,却不得不对这一切开炮。” ——《西线无战事》 克劳塞维茨曾说:“让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的目标。”这句话,无论对谁而言,其目的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历史上评价的正义的一方还是非正义的一方,只要战争存在,这句话必然是真理。 但是,当我们回顾所有...  (展开)
Fate 2019-01-06 21:41:26

死者的遗志不是要报仇,而是不再有。

西线无战事 这本书真的该给你一些自以为国力强大的愤青看看,到底为什么需要反战,为什么会有标题的这句话。战争不单止是给一方带来痛苦,而是双方都带来巨大的痛苦。 死者的遗志不是要报仇,而是不再有。 这句话其实不单是用于战争,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和这句话息息相...  (展开)
倔强的小野猪 2017-07-30 22:03:50

成为“懦夫”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1918年10月,他倒下了。那天,整个前线是那么的安静,乃至军队报告上只写了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他向前倒下,好似在地面上睡着了。把他翻躺过来时,你会发现他并没有遭受太久的痛苦:他的脸上呈现着平和与宁静,好像很高兴结束终于到来了。 这是《西线无战事》的最后两段...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9 30 后页> (共590条)

订阅西线无战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