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的5星书评 (154)

lingamo 2012-09-17 23:56:2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

《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by 西蒙娜•薇依

《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著 吴雅凌译 《伊利亚特》的真正主角、真正主题和中心是力量。人类所操纵的力量,人类被制服的力量,在力量面前人的肉身一再缩退。在诗中,人的灵魂由于与力量的关系而不停产生变化,灵魂自以为拥有力量,却被力量所...  (展开)
Sattva 2019-02-14 12:42:29 译林出版社2000版

《伊利亚特》各卷情节概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明: 1,对很多作品而言,“情节”只是作品的有机组成中一个“部分”(甚至可能是不那么重要的部分),况且《伊利亚特》的情节并不“诱人”;之所以将之整理出来,是用于“回忆”——希望帮助自己(能够帮助其他读者当然更好)唤起彼时阅读的体验。 2,对情节的概述,可能有...  (展开)
SWX 2008-06-07 02:25:2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死亡的诗意

伊利亚特里描写死亡最常用的句子是:“无边的黑暗笼罩了他的眼睛。” 但是各人的死亡描写得各不相同,在死亡之中发现诗意,这是荷马的独到之处。这是暴力型的: “他首先投枪,击中插顶马鬃的头盔,坚挺的突角,   铜尖扎进厄开波洛斯的前额,深咬进去,   捣碎头...  (展开)
Nebula 2006-08-06 00:09:4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阿喀琉斯的愤怒

阿喀琉斯的愤怒 伟大的《伊利亚特》以歌唱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开篇,将之视为更残酷的命运起始的标志——“歌唱吧,女神,歌唱帕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愤怒,这愤怒给阿开亚人带来了无限的苦难。很多勇敢的灵魂就这样被打入哈迪斯的冥土,许多英雄的尸骨沦为野狗和兀鹰之口。自从...  (展开)
Lessicalmente 2020-09-01 19:01:1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版

赫克托尔——我们应当记住他的哪般模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们应当记住的是我在那火光中的模样。战败者赫克托尔,你们应当记住的是他立在希腊战船的船尾,被烈焰包围的模样。被阿基琉斯杀死、拖在战车后沿特洛伊城墙绕城三圈的赫克托尔,你们应当记住的是他身披银铜盔甲,容光焕发庆祝胜利的模样。” 这是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  (展开)
安東尼GZ 2007-12-17 20:47:24 译林出版社2000版

阿基琉斯的悲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阿基琉斯的悲歌 ——读《伊利亚特》 当弓箭之神阿波罗带毒的箭射中了阿基琉斯的脚踵,他尽最后的力量向前冲了一段,仰天长叹一声,倒下了。他死了,阿开亚人最英勇的兵壮阿基琉斯就这样倒在命运为他铺好的道路上,他...  (展开)
神威 2012-01-29 11:52:5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

胫甲精美的神样的你哟,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吧

啃完这本书用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已经算很晚了,几个基友在小学初中就结束了这本书,读完之后的感觉非常不错,可惜的是,本以为可以看到的阿喀琉斯阵亡,木马屠城,原来是属于奥德赛的部分,这本书写到赎回赫克托耳遗体后就结束了,算是个小缺憾,也算是诱惑我继续阅读的小勾...  (展开)
星尘 2023-02-20 20:12:2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伊利亚特》的环形结构分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环形结构 在《伊利亚特》中,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情节或场景,会有规律地在文本的不同位置复现、呼应和对称,展现出一种有意为之的、系统性的环形结构安排。所谓“环形结构”,是指“当相同的元素、相同的想法或相同的概念出现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时,这种重复被认为是一...  (展开)
张芥末小姐 2012-12-21 04:01:2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认识你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 言: 开始读《伊利亚特》时,我觉得所有的人物都充满了距离感。他们各种莫名其妙的行为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先是一开始阿伽门农触怒了神明,阿基琉斯在一旁劝阻他交出祭祀的女儿按理来说没什么不妥之处,可是阿伽门农作为一军的老大就开始无理取闹了,他扬言要抢走阿基琉...  (展开)
人尽 2019-05-16 06:47:14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1版

《荷马史诗》中一些感人至深的段落

大一读古希腊原典,《荷马史诗》是入门,《伊利亚特》学了四周,《奥德赛》三周。许多个深寂的夜里,大家围着长长的书桌,英雄(aka神经病)们的名字飘荡在开足了暖气的教室里,窗外天寒地冻,夜雪初积。 很久以后,偶尔仍然会随手翻到其中一些片段,在人生不同的时刻,总又会...  (展开)
lingamo 2012-09-17 19:10:47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

《荷马与莎士比亚》

无论荷马与我们的相距多么遥远,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入他所描绘的生活。我们之所以能够这样进入,主要是因为,不管荷马描绘的事件与我们多么疏隔,他相信他所说的并且严肃地说出他正加以描绘的东西,因此他从不夸大其辞,也从未失去分寸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必说阿基琉斯、...  (展开)
Nebula 2006-08-07 22:43:4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阿伽门农的引蛇出洞

根据伊利亚特第二章的描述,宙斯为了赐予因为和阿伽门农争吵而退出战役的阿喀琉斯以更大的光荣,决定让阿开亚人在与特洛伊人的战斗中惨败。于是托梦给阿伽门农,假装许诺他此时正是进攻特洛伊的最好时机。于是乎阿伽门农有了信心,决心“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败特洛伊。  ...  (展开)
豹子头林黛玉 2018-02-19 13:14:54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

“为他构思死亡”

最近在读罗伯特•麦基的《对白》,关于“语言敏感”这一话题,把以前读伊利亚特的零散笔记整理上来。 我非常疑惑某位里尔克译者为什么会对罗念生(和王焕生)的汉语译笔大加挞伐,在我看来,或许没有哪个从古希腊语原文翻译的史诗译本比罗王本更精准地直击了美。“他只想或...  (展开)
噪音世界 2013-05-16 17:48:0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

《伊利亚特》的中文译笔相较。

不说它的内容,我对文字比较挑,就说文字。 我读的《伊利亚特》是成玉良译本,感觉不错。文字铿锵有力,对话写得嘹亮豪情满溢,深具上古的味道。只是我读的可能是盗版的,错别字不少。但这不影响我对此版本的喜爱。罗念生、王焕生译的文字就显得文弱,拖沓,字里行间读起来缺...  (展开)
望洋向若而叹曰 2021-03-01 01:20:53 Penguin Classics1998版

凡人命运的悲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伊利亚特》时,我的内心常沉浸在一种悲壮感之中。起初,我以为这种悲壮和《战争与和平》式的宏大作品给人的感受一样,来源于战争的酷烈、英雄的逝去和凡人的渺小。然而,读完之后,掩卷沉思,我明白这是完全来自另外一个文明的作品,讲述它以及欣赏它的人们早已远去。 荷马...  (展开)
阿闲闲 2014-03-23 17:11:41 华夏出版社2007版

越近水源越清澈

关于译文: 看到网上有人评论陈中梅的译本,称其毁了一部经典。我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感受。 反倒是读得兴高采烈,畅快淋漓。大概因为我是个神经末端粗钝的马大哈,可能也是当之无愧的对各种译体病都最能忍受的人。 我认为,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组成成分的区别就在于,文学作品诞...  (展开)
文景 2013-03-01 17:47:58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

王焕生:本来想学原子能的,结果学了一辈子语言

来源:外滩画报 时间:2013年02月27日 第529期 文/韩见 图/菲戈 录音整理/周添柳 王焕生书架上的书,专业性非常强,除了少数几本旅游攻略和网络工具书以外,全是辞典和不同国家出版的不同版本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他 1959 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外语部,1960 年被选派到...  (展开)
水食 2012-06-04 20:39:3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版

质朴的诗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58年傅东华先生的译本很有方言感,一查果然是江南人。倒是没有什么违和感,风格极萌。本来这也是兼具质朴和华丽诗性的作品,华丽的诗性不在词藻,而在表现力。 比如阿喀琉斯对赫克托耳说:“你曾经用你的矛子折了我的那些个朋友,使我伤了那么大的心,这一刻...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4条)

订阅伊利亚特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