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hn Rawls
出版社: Belknap Press
副标题: Revised Edition
出版年: 1999-9-30
页数: 560
定价: USD 52.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674000773
出版社: Belknap Press
副标题: Revised Edition
出版年: 1999-9-30
页数: 560
定价: USD 52.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674000773
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康奈尔大学(1953-1962)、哈佛大学(1962-)任教,现任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自五十年代起便潜心于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作为公平的正义》(1958)、《宪法自由和正义观念》(1963)、《正义感》(1963)、《非暴力反抗》(1966)、《分配的正义》(1967-1968)等论文。《正义论》是他集这些论文之精粹并经过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贯的理论著作。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切会引起人们陷入争纭不已的特殊信息都被排除,无知之幕的假设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全体一致的契约。这时,每个人都不能不为所有人选择。罗尔斯认为,“无知之幕+相互冷淡”的假设胜过“仁爱+知识”的假设,它简洁、清楚、合理,而且是一种弱条件,后者却太强,要求得太高。 两个正义原则公开申明保障一切人的平等自由和机会平等,且任何不平等的利益分配都要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这就保证了最大的最小值,或者说最好的最坏结果。 社会流行的、被人们所考虑和推重的正义判断的对照,一方面是看其是否符合一种假设的原初状态的理性人的选择,尤其是后者,罗尔斯主要是借助契约论来证明和推演自己的两个正义原则。在他的理论中,“原初状态”占有一个关键和中心的地位,正是通过对原初状态各种条件的设定和解释,他引出了原初状态中的人将选择两个正义原则而非功利原则的结论。 较之契约论的早期代表来,在罗尔斯这里契约论表现得更为纯粹和抽象,这不仅体现在他非常清楚地并有意识地把原初状态只是作为一种论证的方式,而且体现在他不是要从原初状态中证明某种政体或社会制度是恰当的,而是要引出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抽象的道德原则。 罗尔斯注意的是社会制度的正义问题,在他的正义论中,对制度的道德评价和选择优先于对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选择,原初状态中的人首先选择用于制度的根本道德原则,然后才选择用于个人的道德准则——义务与职责,这种次序是有道理的。举例来说,如果说个人负有支持正义制度的义务,那么制度必须首先是正义或接近正义的。 自由和平等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矛盾。因为,要彻底保障个人自由,保障每个人的言论、思想和参政自由,拥有财产和积聚财富的自由,就可能由于人们天赋和出身方面的差别而导致有时是很悬殊的不平等;而如果要大力推行具有平等主义倾向的政策,通过税收等各种手段来缩小财富和权力等方面的差距,就有可能导致政府对个人自由和经济活动的严重干预。正是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译者前言 -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 允许我们默认一种有错误的理论的惟一前提是尚无一种较好的理论,同样,使我们忍受一种不正义只能是在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正义观比另一种正义观更可取是因为它的更广泛的结果更可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公平的正义
> 全部原文摘录
A Theory of Justic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5 条 )







正义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到罗尔斯《正义论》的写作和出版时间时,我简直大吃一惊,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短短半个世纪都不到,这本属于偏门学科的伦理学著作已经跃升为世界经典读物了。而罗尔斯一生重要的著作也只有这一本,他在这本书上花了整整50年时间,前二十年用于准备,后三十年用于修...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8.9分 3979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9.0分 1010人读过
-
Belknap Press (1999)9.1分 25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8.0分 7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哲学之类的 (三点水)
- London Po & Eco (闻人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A Theory of Justice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than 2017-05-02 23:47:09
很聪明但总觉得有些地方有些shaky。期末论文写了Rawls对于envy的处理。
0 有用 sophie 2020-11-26 23:44:20
罗尔斯的英文相当友好了(没那么多啰里八嗦或者故弄玄虚的东西),论证也十分细密清晰。我最佩服的是他理解和使用其他思想家(比如亚里士多德)的方式,非常深刻也极富创造性。【一句话:不服不行】
0 有用 杏仁 2021-07-18 22:29:42
一开始是被吸引直觉吸引(幸运但不应得的自然禀赋),后来发现罗尔斯的方法论也很有意思。他试图建立更薄(自由有限,冷淡,消极义务,相似)更抽象也更有承载力的共识,来组织平等多元的宪政民主国家。某种程度上,我被他说服更加反思绩优/机会向才能开放(教育)的逻辑。在道德实在论与相对主义之间,正义论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可能(idea type),这份“想象力”正是我所景仰的。他认为property-owning ... 一开始是被吸引直觉吸引(幸运但不应得的自然禀赋),后来发现罗尔斯的方法论也很有意思。他试图建立更薄(自由有限,冷淡,消极义务,相似)更抽象也更有承载力的共识,来组织平等多元的宪政民主国家。某种程度上,我被他说服更加反思绩优/机会向才能开放(教育)的逻辑。在道德实在论与相对主义之间,正义论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可能(idea type),这份“想象力”正是我所景仰的。他认为property-owning democracy和liberal socialist regime最合适,并区分了资本与财产(why)。理论工作部分像1后面加了好多个0(假设:如基本知识,建立正义的能力,不妒忌,制度符合其目标),不禁疑问0到1难道只能靠偶然,靠时间吗?能感受到分析哲学和经济学功底,诞生于哲学传统。英文也非常友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