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作者母亲的家族有三代女性曾经侨居中国,由于一些特殊的机缘成为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挚友。本书通过大量书信和日记等第一手材料,考证家族历史,讲述赫德与这些女性朋友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故事,从女性的视角描述赫德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示了赫德极富个性的一面。透过生动的叙事和史实考证,一个由商人、外交人员、海关洋员和学者组成的在华外国人网络凸显出来,并且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尤其是沿海通商口岸的政治变迁和社会面貌。
作者简介 · · · · · ·
玛丽•蒂芬(Mary Tiffen),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后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工作是评估非洲和中东地区农业发展中的社会与经济因素,出版两部专业著作。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专门考察了1930年至1990年间肯尼亚马查科斯地区的社会变迁问题,并因此而广为人知。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为作者退休之后完成的力作。她考证了家族史,讲述了母亲家族三代女性与一位来自爱尔兰阿尔斯特出类拔萃的男人千丝万缕的交情,故事甚为引人入胜。这男人于1863年到1908年之间执掌着中国大清帝国海关。
目录 · · · · · ·
前言
序——此时、彼时
回望
赫德与我家族的关联
赫德与女性、家庭、下属
维多利亚时代的合法家庭与不合法家庭
鸣谢
第一章艾玛•斯普赖•爱德华兹1853年到中国
艾玛的父母来自德文郡
移居伦敦,艾玛嫁与谁人?
守寡与再婚
中国成了艾玛的新家
黄埔战役(1854年12月及1855年3月)
巴克顿之死及亚罗号战争
嫁给桑普森(谭顺),结识赫德
第二章鹭宾•赫德在中国:稳步立业、仓促成家
来自阿尔斯特的赫德
适应陌生世界,应对情感纠缠
阿瑶
赫德海关事业的开端
总税务司新官上任
向赫丝特•布雷登求婚
第三章西奥•桑普森与艾玛
桑普森的早年生活
苦力贸易
植物学家
广州洋人圈
担任教习
晚年生活,心态难调
第四章艾玛•卡拉尔与赫德的中年危机
艾玛暂住赫德家(1875年)
与赫丝特关系紧张——两拨子女的负担
一仆二主,忠义两难(1876年)
赫德最后一次在欧洲休假
私生子女与第二段夫妻团聚的日子
艾玛•卡拉尔——结局篇
第五章贾雅格:娶妻立业终有成
学校生活及朋友
走上工作岗位
休假与成亲
弗朗西丝•卡拉尔与赫德相见
调往福州,贾雅格崭露头角
法国攻打福州的背景(1884年8月)
马江之战
中国知恩图报谢功臣
家庭琐事及二度回国休假(1887—1889)
第六章芝罘女生与鹭宾•赫德爵士
芝罘与山东省
赫德与卡拉尔家小女生们的通信往来
回忆学校生活
1900年冬天的节日
第七章花季少女:义和团运动的动荡岁月
到访天津和北京
义和团风云起,阴云笼罩芝罘(1900年夏)
芝罘最紧张的日子
暑假时光及围困解除
围困解除之后
赫德笔下的围困,信件往来源源不断
第八章长大成人:姑娘们的爱情纠葛(1901—1902年)
冬去春来,生活平静——体育活动时有开展
流言四起,名誉难保
秋季的婚礼
上海浪漫事?
第九章死神降临
贾雅格在1902年冬
夺命猩红热
回归英伦
在马赛:疾病侵袭,财政困扰
死神再次降临
第十章结婚嫁人,各寻归宿
进入新世界
安家落户
凯特立志教书,茉莉尔和艾米丽以家为业
凯特的故事结局
家庭变故?
第十一章赫德:曲终人散
私生子女在19世纪90年代
合法子女
真相披露,大白天下
赫德事业的终点
赫德与下属
赫德、女性与家庭
个人后记
鸣谢、注释及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中国岁月"试读 · · · · · ·
王尔德(Oscar Wilde)1891年完成的剧作《温德米尔太太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中有一句名言:“男人与女人之间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友谊。”现代读者也权当此话为那个时代司空见惯的写照。维多利亚时代的男人和女人分隔而居,按历史学家的说法,他们生活在“不同的领域”里,就好像两个性别的人只存在于各自的世界,因此男女之间怎么可能产生友谊?而且整个社会都在睁大眼睛,寻找着..
丛书信息
中国岁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中英关系的一个旧有标本

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AB面
> 更多书评 9篇
-
1903年2月25日,赫德写给凯瑟琳的信中写道:“......你们所有人都在找工作,试图养活自己,我觉得你们做得对;工作是光荣的,自强自立是美好的奋斗目标。希望你们的努力会带来成功的回报。不过,我也相信,你们每个人的”白马王子“会适时出现,为你们的工作分忧解难,也照亮你们的人生道路。”
2017-04-11 22:58:16
-
”赫德深知,中国统治层十分脆弱,不堪一击。......威妥玛咄咄逼人,态度强硬,恶化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这使赫德更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在这种局面中,身为中国朝廷命官,他理应挺身而出,捍卫朝廷利益。但他同时又是一位英国公民,一位英国前外交官,而眼下的局势有可能再次导致一场中英战争。赫德认为,开放更多通商口岸有利于中国,......,而且,他还希望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改革,比如建立国家造币厂,建立全国邮政服务体...
2017-04-11 22:49:11
-
1903年2月25日,赫德写给凯瑟琳的信中写道:“......你们所有人都在找工作,试图养活自己,我觉得你们做得对;工作是光荣的,自强自立是美好的奋斗目标。希望你们的努力会带来成功的回报。不过,我也相信,你们每个人的”白马王子“会适时出现,为你们的工作分忧解难,也照亮你们的人生道路。”
2017-04-11 22:58:16
-
”赫德深知,中国统治层十分脆弱,不堪一击。......威妥玛咄咄逼人,态度强硬,恶化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这使赫德更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在这种局面中,身为中国朝廷命官,他理应挺身而出,捍卫朝廷利益。但他同时又是一位英国公民,一位英国前外交官,而眼下的局势有可能再次导致一场中英战争。赫德认为,开放更多通商口岸有利于中国,......,而且,他还希望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改革,比如建立国家造币厂,建立全国邮政服务体...
2017-04-11 22:49:11
论坛 · · · · · ·
一个“帝国主义分子”的名誉 | 来自赵怀柔 | 2017-03-10 20:10:3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一) (維舟)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7年出版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岁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林亦霖 2017-02-22 16:14:58
real friendship! want it!
0 有用 夏草 2018-01-21 00:01:09
开始以为这是一本微观史学研究之类的书,读后才发现原来就是一个普通外侨家庭的流水账,卡拉尔家族的女性们实在有些平庸。只有赫德爵士的部分比较精彩。也许这就是普通人和伟大的人物在历史贡献上的差距吧。
0 有用 寐 2021-12-12 12:17:54
这两年来读书的感受之一就是欧美文史确实不太分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太好,一些小众书籍很难看到原版,这本算是翻译得不错的了
0 有用 [已注销] 2019-11-07 12:38:09
【藏书阁打卡】2019.11.4-11.7 对那段岁月那些人的描述。副标题有点跑题。 1850-1910年,有一批外国人在中国做外交和海关工作,他们的婚姻生活,子女生活,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很多赴殖民地官员或者这种海关人员,记得在毛姆的小说里也提到过,他们已经不再适应英国的生活,在其他地区又很孤独,妻子在外国的生活也是格格不入,只能跟同样背景的人开往,很多都会带着子女回国,从此家人见面的次数就寥寥... 【藏书阁打卡】2019.11.4-11.7 对那段岁月那些人的描述。副标题有点跑题。 1850-1910年,有一批外国人在中国做外交和海关工作,他们的婚姻生活,子女生活,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很多赴殖民地官员或者这种海关人员,记得在毛姆的小说里也提到过,他们已经不再适应英国的生活,在其他地区又很孤独,妻子在外国的生活也是格格不入,只能跟同样背景的人开往,很多都会带着子女回国,从此家人见面的次数就寥寥无几。 总之,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 (展开)
0 有用 空西瓜 2017-12-06 21:08:25
Robert Hart. 和步入近代的中国。
0 有用 远超 2022-05-14 21:14:59
赫徳真是为大清操碎了心啊;中法战争,各种误解的积累,边疆人的个性导致的战争
0 有用 快乐鱼907 2022-05-12 21:06:13
一本由日记编撰而成的传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相互交缠,有血有肉的一本历史。
0 有用 寐 2021-12-12 12:17:54
这两年来读书的感受之一就是欧美文史确实不太分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太好,一些小众书籍很难看到原版,这本算是翻译得不错的了
0 有用 一碗柳湖水 2021-01-01 11:44:20
家族算是历史的亲历者,看到赫德工作外的另一面,作者家族在时代中的个人命运。
0 有用 [已注销] 2019-11-07 12:38:09
【藏书阁打卡】2019.11.4-11.7 对那段岁月那些人的描述。副标题有点跑题。 1850-1910年,有一批外国人在中国做外交和海关工作,他们的婚姻生活,子女生活,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很多赴殖民地官员或者这种海关人员,记得在毛姆的小说里也提到过,他们已经不再适应英国的生活,在其他地区又很孤独,妻子在外国的生活也是格格不入,只能跟同样背景的人开往,很多都会带着子女回国,从此家人见面的次数就寥寥... 【藏书阁打卡】2019.11.4-11.7 对那段岁月那些人的描述。副标题有点跑题。 1850-1910年,有一批外国人在中国做外交和海关工作,他们的婚姻生活,子女生活,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很多赴殖民地官员或者这种海关人员,记得在毛姆的小说里也提到过,他们已经不再适应英国的生活,在其他地区又很孤独,妻子在外国的生活也是格格不入,只能跟同样背景的人开往,很多都会带着子女回国,从此家人见面的次数就寥寥无几。 总之,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