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鲁迅在性格上是内倾的,他不善于如通常人之处理生活。他宁愿孤独,而不欢喜“群”。 这种不爱“群”,而爱孤独,不喜事,而喜驰骋于思索情绪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谓“内倾”的。在这里,可说发现了鲁迅第一个不能写长篇小说的根由了,并且说明了为什么他只有农村的描写成功,而写到都市就失败的原故。这是因为,写小说得客观些,得各样的社会打进去,又非取一个冷然的观照的态度不行。长于写小说的人,往往在社会上是十分活动,十分适应,十分圆通的人,虽然他内心里须仍有一种倔强的哀感在。鲁迅不然,用我们用过的说法,他对于人生,是太迫切,太贴近了,他没有那么从容,他一不耐,就愤然而去了,或者躲起来,这都不便利于一个人写小说。宴会就加以拒绝,群集里就坐不久,这尤其不是小说家的风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7页 -
阿Q一定要画圆,可是画不圆,别人又不许他有余裕可以画圆,甚而也没看见他有要画圆之心,这是大可哀的,在一切匆促的,机械的,灰色的人生里,人不知有多少愿望是这样摧残和抹杀了,因为有一种普遍感,所以人能够在其中仿佛吸取一点自己的安慰,而被感动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鲁迅批判(增订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李长之精神分析视角下的鲁迅
被称为“清华四剑客”之一的李长之,在25岁的时候写出了《鲁迅批判》,当时他尚在清华读书,一个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这部《鲁迅批判》不足十万字,却是鲁迅研究史上不可跨越的传世之作,也是迄今为止鲁迅研究中引用率最高的专著。一个年轻人的年轻的作品为什么受到如此推崇。...
(展开)

作为诗人和战士的鲁迅
鲁迅可以说是中学语文课上最让人惧怕的作者了。每次学他的课文,总觉得难懂,有距离感。对鲁迅的印象,是他根根直立的头发和一脸严肃的表情。然而,在李长之的笔下,鲁迅却是一个有血有肉、全面鲜活的形象。 在《鲁迅批判》这本书中,李长之针对鲁迅的精神成长过程、作品特点、...
(展开)


柳士同:准确认识“批判”至关重要
《鲁迅批判》是李长之先生于1935年写就,1936年出版的著作。既是“鲁迅研究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专著”,也是“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但此书从面世起就屡遭排斥和查禁,到作者1957年被划为右派之后,更成为黑书被封存于图书馆。直到2002年才重见天日,由北京出版...
(展开)

私淑先生的人都不可错过的一本书。
正如李长之自己所说:“青年受鲁迅的影响实在深,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作为鲁迅的同时代人、“养育于五四以来新文化教育中的青年”他所做的对鲁迅的批评自然更具有那个时代的真实感和切近感。而他之所以写《鲁迅批判》的原因,不仅因为“我敬的,是他的对人对事之不妥协。不...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北京出版社 (2003)8.1分 886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7)8.7分 29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8.2分 220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09)7.9分 144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鲁迅批判(增订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德班沙丁鱼 2022-03-29 22:41:29
字体、行间距很大,才成了二百多页的一本,实则是一本不长的小书。作者建立了个体性的鲁迅研究的框架,感觉李长之先生对鲁迅小说的批评不怎么到位,但说鲁迅是一个诗人,而非思想家,却是精到的。
0 有用 陈陈陈 2023-08-04 13:26:59 山西
2月2读完的
0 有用 Fei.Lute 2023-01-16 20:39:14 北京
我们离鲁迅先生和他的时代太远,这本书难得处在于,批评者李长之先生是那个时代的观察者,故能设身处地,有同情的批评。
1 有用 上官良成 2020-08-30 12:12:11
作者在表揚魯迅的部分,只是大段的摘抄,言之無物。不過在批評部分,卻是說得很透徹。魯迅這個情感複雜的作家,單一個人的論述顯然無法將其思想與作品全然評估。不過,作者在第五章的論述,也給我帶來一種新的刺激與思考。在那個年代,能如此思路清晰地評述魯迅的缺點,李長之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不過囿於時代的限制與作者本身當年學識的不足,有些評論顯然有失公允。李長之因其這樣的論述,遭受了一生的迫害,不知他有... 作者在表揚魯迅的部分,只是大段的摘抄,言之無物。不過在批評部分,卻是說得很透徹。魯迅這個情感複雜的作家,單一個人的論述顯然無法將其思想與作品全然評估。不過,作者在第五章的論述,也給我帶來一種新的刺激與思考。在那個年代,能如此思路清晰地評述魯迅的缺點,李長之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不過囿於時代的限制與作者本身當年學識的不足,有些評論顯然有失公允。李長之因其這樣的論述,遭受了一生的迫害,不知他有沒後悔過?只希望我腳下的這片土地,能給予人更多的言論空間,不再有人因言獲罪。 (展开)
0 有用 Mephisto🦝 2019-06-18 10:07:32
如序言所云,急就章之作。但无疑,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作者因为这本书,一辈子受的苦一言难尽,此书和作者可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