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是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学者丸山真男的代表著作之一,收录了作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约十年间发表的有关政治学及现代政治问题的主要论文。丸山被称为日本战后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他对日本现实政治的分析和看法,基本构成了战后日本政治学的走向,也由此诞生出“丸山学派”。
本书初版1957年由日本未来社出版,1964年出版增补版,删去之前的两篇文章,第三卷增加了两章,并在旧版追记上增加了新的注解,更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增补版至今重印160多次,经久不衰。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丸山真男(1914-1996年),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并获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分别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和名誉文学博士。其政治学被日本学界称为“丸山政治学”。著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1952年)、《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1956-1957年)、《日本的思想》(1961年)、《忠诚与叛逆——转型期日本的精神状态》(1992年)等。
陈力卫,现为日本成城大学教授,译有《风土》(和辻哲郎著),列入商务印书馆“日本学术文库”出版。他同时为“日本学术文库”主编之一。
目录 · · · · · ·
目录
第一卷 现代日本政治的精神状况
第一章 极端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
第二章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及运动
第三章 军国统治者的精神状态
第四章 致一位自由主义者的信
· · · · · · (更多)
第一卷 现代日本政治的精神状况
第一章 极端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
第二章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及运动
第三章 军国统治者的精神状态
第四章 致一位自由主义者的信
· · · · · · (更多)
目录
第一卷 现代日本政治的精神状况
第一章 极端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
第二章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及运动
第三章 军国统治者的精神状态
第四章 致一位自由主义者的信
第五章 日本的民族主义
第六章 “现实”主义的陷阱
第七章 战前日本的右翼运动
第二卷 意识形态的政治学
第一章 西方文化与共产主义的抗争
第二章 拉斯基的俄国革命观及其变化过程
第三章 法西斯主义诸问题
第四章 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
第五章 “斯大林批判”背后的政治理论
第三卷 “政治性的内容”及其界限
第一章 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
第二章 人与政治
第三章 从肉体文学到肉体政治
第四章 权力与道德
第五章 支配与服从
第六章 有关政治权力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现代政治运动中的表态问题
第八章 现代社会的人与政治
原版后记
增补版后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卷 现代日本政治的精神状况
第一章 极端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
第二章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及运动
第三章 军国统治者的精神状态
第四章 致一位自由主义者的信
第五章 日本的民族主义
第六章 “现实”主义的陷阱
第七章 战前日本的右翼运动
第二卷 意识形态的政治学
第一章 西方文化与共产主义的抗争
第二章 拉斯基的俄国革命观及其变化过程
第三章 法西斯主义诸问题
第四章 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
第五章 “斯大林批判”背后的政治理论
第三卷 “政治性的内容”及其界限
第一章 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
第二章 人与政治
第三章 从肉体文学到肉体政治
第四章 权力与道德
第五章 支配与服从
第六章 有关政治权力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现代政治运动中的表态问题
第八章 现代社会的人与政治
原版后记
增补版后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那就是,他观察到了另一个侧面:在大众社会,亦即个人既不属于共同体也不属于市民社会时,法西斯主义是由四分五裂的原子化状态产生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德国魏玛时代尽管有民主主义,但还是产生了希特勒独裁体制,那可以说是因为已经是大众社会了。而且这一点也可以对应战前的日本。尽管当时实际上还处于半封建的社会,但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扩大和大众媒体的发展,也已经呈现出大众社会的种种现象了。 在大众社会里,原子化的个人是无法自律的,他们不断要受到媒体的影响和操纵,而且原子化的个人也不能仅仅躲进自己封闭的私人空间里,不时地还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后来丸山这样写道: 原子化的个人一般对公共问题不甚关心,但正是这种不关心往往会突然转化为狂热的政治参与,也就是说他们为摆脱孤独和不安而焦虑,正因为此,这种人才会全面归依权威主义的领导,会全身投入那种国民共同体、人种文化之永存这观念所表现出的神秘的“集体”中去。 (“种种个人类型的析出”,《九山真男集》第九卷) 从农村共同体出来的人们,在城市里不是作为市民,即一个有自律的个人,而是作为一个原子化的个人浮游于其中。工人阶级也基本相同。这便是法西斯主义滋生的温床(hotbed)。而这种状态,不光是在丸山写这本书的当时,而且现在也仍然处在进行之中。即使达不到战前法西斯主义那种程度,类似的现象随时随处都可能发生。 一般来说,市民是指城市居民,或不属于劳动阶层的中产阶级。所以,提倡市民运动的丸山的想法曾被人视为基于西方个人主义的市民主义,也被批评为知识精英主义。但是,丸山所说的市民不单是指城市居民或个人主义者,他说的市民是指可以与他者自主地构成一种社会关系(结社)的个人。 在欧洲,自立的城市都是始自各种工商业者之间结成的联合体,也就是说,市民社会不单是原子的个人的集合,而是始于个人之间结成的组合。由此オ能产生民主主义。在日本,城市是原子的个人的聚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卷 现代日本政治的精神状况 -
日本法西斯的矮小性 对被告们千差万别的自我辩护进行区分,最后能发现两支大的逻辑矿脉…… 其一是对既成事实的屈服,其二是对权限的逃避。 …… 何为对既成事实的屈服?即现实既已形成这一点,成为最终承认现实的根据。 …… 这里形成问题的是他们的态度本身:一方面主动地制造着事实,而一旦事实被制造出来,又反过来想依靠周围及大众舆论。 …… 丧失了主体性,唯受盲目的外力牵着鼻子走的日本军国主义“精神”,与不断考虑着目的及手段的平衡的实用主义精神,在此不正构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吗? …… 日常生活中的上位者,把压抑依次顺位转嫁给下位者,借此保持全体的精神平衡。 …… 由上层权威专门统治的社会,如果统治者矮小化,其结果便是上层总是战战兢兢地顾虑部下或其他被统治阶层的动向。实质上便被下位者中的无法分子或无责任的街头闲人的意向,拖得团团转。 …… 为了防止不满的逆流,统治阶层便自动出面煽动这一倾向,反过来,又在危机阶段屈从于那种无责任的舆论,从而丧失了决策的自主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军国统治者的精神状态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日本学术文库(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日本的佛教与神祇信仰》《东洋的理想》《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日本政治》《翻译与近代日本》
等
。
喜欢读"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 8.8
-
- 西方共和主义思想史论 9.4
-
- 忠诚与反叛 9.1
-
-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史:公民到领主 8.8
-
- 政治与历史 8.9
-
- 规训革命 8.7
-
-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 9.4
-
- 丸山真男 8.8
-
- 作为方法的中国 9.0
-
- 天下时代 9.3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丸山真男谈日本法西斯体制中的“下剋上”现象 | 来自智术师2.0 | 2023-02-12 20:46:22 | |
丸山真男:日本社会靠转嫁压抑来保持精神上的平衡 | 来自智术师2.0 | 2023-02-12 19:58:4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1)9.3分 51人读过
-
联经出版社 (1984)8.4分 47人读过
-
未来社 (2006)9.7分 2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豆瓣五星图书【政治学】 (爱玛·包法利)
- 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书单2019 (Dao里个Dao)
- History,Geography,Map,etc (sino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18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Mercury 2019-04-13 23:06:57
丸山是日本的冷峻良心。 第一卷第一章、第四章、第七章,第二卷第一章、第五章,第三卷第二章极好。
3 有用 y 2021-03-31 17:18:29
竟然2018年才出版,太可惜了!但,有生命力的书,一旦问世,便自会运转发力。“我在书中将市民日常的政治关心和行动的意义比喻为“在家佛教”主义,同一比喻也可以用于学术,特别是社会科学。”——能够有利于非职业政治家与非职业学者的切中当下的历史政治的思索。“我们的社会是由无数个行动的网络或行动的组合形成的。只要社会是由我们的行动关联所构成的话,我们通过行动或非行动对他人也就是对社会负责。……生活在认识与... 竟然2018年才出版,太可惜了!但,有生命力的书,一旦问世,便自会运转发力。“我在书中将市民日常的政治关心和行动的意义比喻为“在家佛教”主义,同一比喻也可以用于学术,特别是社会科学。”——能够有利于非职业政治家与非职业学者的切中当下的历史政治的思索。“我们的社会是由无数个行动的网络或行动的组合形成的。只要社会是由我们的行动关联所构成的话,我们通过行动或非行动对他人也就是对社会负责。……生活在认识与决断的矛盾之中才是我们人类宿命。我们作为人生存下去就要积极地接受这一宿命就要对其结果负责。在行动关联越发复杂的现代,才越发痛切地感到有必要自觉到这种宿命。” (展开)
30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9-02-11 00:00:27
东洋诸国并非在国际社会的内部自我觉醒的,而不妨说它们是在“国际社会”的武力或武力威胁之下——被强迫拉入的。于是,东方各国朴素的民族感情到处首先表现为对外来欧洲势力压迫的反抗。在中国和日本最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的都是旧国家的特权统治阶层。他们的“民族意识”所带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要防卫传统政治即社会体制免遭欧洲基督教和产业主义的浸润。(这与欧洲正好形成对照,因为在欧洲作为旧统治阶级的贵族恰恰是世界主义... 东洋诸国并非在国际社会的内部自我觉醒的,而不妨说它们是在“国际社会”的武力或武力威胁之下——被强迫拉入的。于是,东方各国朴素的民族感情到处首先表现为对外来欧洲势力压迫的反抗。在中国和日本最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的都是旧国家的特权统治阶层。他们的“民族意识”所带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要防卫传统政治即社会体制免遭欧洲基督教和产业主义的浸润。(这与欧洲正好形成对照,因为在欧洲作为旧统治阶级的贵族恰恰是世界主义的,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相反是民族主义运动的主力军。)我们如果姑且把该种第一阶段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相区别,称之为“前期”民族主义,那么它的典型表现就是“攘夷”思想。但只有日本一边听凭上述的“前期”民族主义的诸特性浓厚地残留着,一边便同近代民族主义发展到末期的变质形态,即帝国主义,一拍即合地勾结上了 (展开)
3 有用 湖墅南路平平猫 2019-12-03 16:25:46
这个反思意识实在是很厉害了
7 有用 洛兹尼茶 2025-01-30 08:40:17 江苏
读的时候有种不好的预感,远东会将日本在二十世纪所犯的错都犯一遍,且会制造数倍的灾难后果,其中很多现在都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