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教经验暗示,我们的自然经验,我们严格的道德经验和慎行经验,恐怕都不过是真正的人类经验的一个片断。宗教经验模糊了自然的轮廓,开拓了最为奇怪的可能性和视野。 威廉·詹姆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之一。本书在从心理学角度对种种宗教经验的分析之中,实用主义观念贯穿始终,且思路清晰,洞见迭出,百年之后仍让人警醒。
这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虽然讨论的是严肃的宗教哲学命题,但书中和和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充满了小说的趣味。
宗教经验种种的创作者
· · · · · ·
-
威廉·詹姆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1842.01.11-1910.08.26],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病逝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巢可乐(Chocurua)。
目录 · · · · · ·
序言第一讲 宗教与神经病学第二讲 论题的范围第三讲 看不见的实在第四、五讲 健全心态的宗教第六、七讲 病态的灵魂第八讲 分裂的自我及其统一过程第九讲 皈依第十讲 皈依(结论)第十一、十二、十三讲 圣徒性第十四、十五讲 圣徒性的价值第十六、十七讲 神秘主义第十八讲 哲学第十九讲 其他特性第二十讲 结论后记索引
序言第一讲 宗教与神经病学第二讲 论题的范围第三讲 看不见的实在第四、五讲 健全心态的宗教第六、七讲 病态的灵魂第八讲 分裂的自我及其统一过程第九讲 皈依第十讲 皈依(结论)第十一、十二、十三讲 圣徒性第十四、十五讲 圣徒性的价值第十六、十七讲 神秘主义第十八讲 哲学第十九讲 其他特性第二十讲 结论后记索引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喜欢读"宗教经验种种"的人也喜欢 · · · · · ·
宗教经验种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快跑,不要读,垃圾翻译
如题。 几年没登的豆瓣,特意下载app登上来,因为我实在是受不了这个垃圾翻译了。 译者尚新建还是北大哲学教授。所以这是您找学生翻的吗?你要不要问问学生是不是偷懒机翻了?据说现在讲机翻会被退学?没事,我已经大学毕业十多年了。还是,您自己翻译的? 买了另一个译本的电...
(展开)

通过仪式来理解宗教经验——对《宗教经验之种种》个人解读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宗教经验之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里把各种刻板的宗教教义、制度等放在一边,而将个人对圣灵的体验与情感放在了第一位。在此,笔者想引出自身在一次天主弥撒仪式中的个人宗教经验,来结合《宗教经验之种种》(以...
(展开)

我们最深刻的归属之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宗教是指个体在其孤独的状态中,当他认定自身与其所认定的神圣对象有某种关系时的感觉行动与经验” 詹姆士不是从制度和习俗的角度,也不从宗教的起源和历史下手,他并不做存在判断,而是从价值命题的角度来考查宗教。他解释了非理性和潜意识的力量,指出了理性的局限性以及宗... (展开)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
William James: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was first presented as a series of le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 1901. To prepare for the talks, Harvard p...
(展开)

不比不知道 商务(唐钺)VS 华夏(尚新建) 部分目录和正文译文对比
[宗教经验之种种] 第一讲 宗教与神经学(第1页) 引论:这一组演讲不是人类学的,而是讨论个人的经验。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事实上,宗教人往往是神经病态的。对于为上列理由而排斥宗教之医药的唯物论加以批评。 推翻宗教起源于性欲之说。心的一切状态都有神经上的条件。心态...
(展开)
>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商务印书馆 (2002)8.6分 350人读过
-
Forgotten Books (2008)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5)8.8分 459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6分 16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的书架(部分) (Belmondo)
- reading @bupt图书馆 (youlingman)
- Religious Studies (白道冥窮)
- 哲学类1(目前属于我的书) (斯宾诺莎的镜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9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宗教经验种种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美遊 2014-06-10 00:17:11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不过我无法理解作者在第十八讲中为什么没有提及“上帝的本体论证明“这一朵哲学史上的奇葩。彼时语言哲学尚未兴起,作者不太可能已经看出本体论证明只是一个文字游戏,难道他觉得康德已经充分反驳了这一证明所以才不屑一顾吗?但是一句话也没有提及却也还是有些奇怪了
7 有用 商羊 2020-04-17 07:50:23
信仰状态与神秘状态是可以互换的名词。信仰不是理智对真理的认知,而是直接领悟的感觉。于是,我们将在书中看到无数个伟大灵魂所描述的神秘经验。观察这样的私人内心,就不得不承认理性论述的那部分生活十分肤浅。詹姆斯反对冰冷理论扼杀鲜活的生活。个人信仰的意义就在这真实,生动的经验生活中,而詹姆斯极为细腻地将这种经验心理描述了出来。
0 有用 浅草 2024-07-02 08:46:23 海南
这次重读,一个最大的感想是,美育远远代替不了宗教。
0 有用 哀伤贡多拉 2025-02-27 10:58:19 北京
实用主义宗教观:潜意识(阈下意识)的心理实存作为宗教中介,个人意识对于MORE的经验即向潜意识的延续,救赎的经验由之产生;它在自己的范围内具有客观真实性。圣灵的影响是实际经验问题,与神秘领域交感时,有某种效应现实地作用于我们的有限性(类似电磁现象),而凡产生了另一种实在效果的,自身也必然称作实在。我们从自己的边缘自我出发,在遥远的外缘与上帝交接。(层级:个人能量中心-宇宙秩序)之前想读这本是因为j... 实用主义宗教观:潜意识(阈下意识)的心理实存作为宗教中介,个人意识对于MORE的经验即向潜意识的延续,救赎的经验由之产生;它在自己的范围内具有客观真实性。圣灵的影响是实际经验问题,与神秘领域交感时,有某种效应现实地作用于我们的有限性(类似电磁现象),而凡产生了另一种实在效果的,自身也必然称作实在。我们从自己的边缘自我出发,在遥远的外缘与上帝交接。(层级:个人能量中心-宇宙秩序)之前想读这本是因为james优美的文笔和(略显琐碎的)心理案例分析,也算是获得了另一种很少涉及的理论视角 (展开)
0 有用 子不语 2021-04-14 17:05:56
再刷一遍,虽然作者宣称从实用主义心理学着手探讨宗教,但似乎并非局限于纯粹个体心理学范畴,而是思考个体之间沟通交流甚至心理交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阐释了“社会性”的中间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