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村上春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译者: 林少华
出版年: 2018-7
页数: 166
定价: 32
装帧: 平装
丛书: 村上春树作品系列(2018版)
ISBN: 978753277757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译者: 林少华
出版年: 2018-7
页数: 166
定价: 32
装帧: 平装
丛书: 村上春树作品系列(2018版)
ISBN: 978753277757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村上春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与《且听风吟》《寻羊冒险记》合称“鼠的三部曲”,描写主人公偶然结识一对双胞胎女郎208、209,一起寻找三年前消失的弹子球游戏机。书中带有青春狂野色彩,透露出作者未来的一种写作风格,就是善于异想天开,以高超的想象力吸引读者。
1973年的弹子球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村上春树,当代日本小说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丛书信息
· · · · · ·
村上春树作品系列(2018版)(共33册),
这套丛书还有
《神的孩子全跳舞》《东京奇谭集》《刺杀骑士团长》《再袭面包店》《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等
。
喜欢读"1973年的弹子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1973年的弹子球"的人也喜欢 · · · · · ·
1973年的弹子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1 条 )
鼠之三部曲——拒绝成长、青春不再和自我回归 - ②
“她妩媚地一笑,眼睛朝上看了一会儿。有点不可思议阿,好像什么都没实际发生过。” “不,实际发生了。只是又消失了。” ——《1973年的弹子球》 三年过去了。 我觉得这三年里我都在哀悼我悄然滑走的青春,鼠也是—...
(展开)
从“无”到“无”的奔跑——从《1973年的弹子球》看村上式孤独
“我一个人沿原路走回,在秋光流溢的房间里听双胞胎留下的〈橡胶灵魂〉,煮咖啡,一整天望着窗外飘逝的十一月的星期日,这个一切都清澄得近乎透明的静静的十一月星期日。” ——《1973年的弹子球》 ...
(展开)
前面铺垫很长的一点点观感
我是一个钝感加嘴拙的人。 一本好书,对其中的美妙,往往阅读几遍才能领略个六七八分,如果别人再让我介绍介绍感受作为推荐,就更加要命,吭吭哧哧词不达意,使得书的美感只能传达出个三四分,往往就以“哎呀我说不清楚你自己去看啦”作为结尾。所以回想起来,在成功推广自己...
(展开)
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年轻人都泡在迷茫的大酒缸里
01 年轻人都泡在迷茫的酒缸里 我活了二十五年,觉得好像什么也没学到。 鼠在跟酒吧老板杰聊天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想,这也是很多年轻人的心声吧,青葱的18岁随着高考结束一闪而过,20多岁的时光更像一束明亮而不刺眼的光,待你回过头想要抓住,哪怕脚踩风火轮也无法追到...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8.0分 17441人读过
-
Kodansha (1985)7.9分 6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7.8分 1195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7.7分 136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译文版村上春树作品 (上海译文)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我的小说类电子书 (wizar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1973年的弹子球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个斑馬也 2020-02-04 13:40:32
相比于《且听风吟》,有点略难以顺畅地读下去,规矩话。
5 有用 M_Shinoda_PLW 2020-05-31 08:13:21
喜欢这样的文字的想必能够静心读下去,而读下去的想必是喜欢这样的文字。这本书严格来讲并没有讲故事,而是塑造一个让人沉入的氛围,但同时它也明确指向了几个主题——对“熟悉”而感乖戾,对“陌生”却有既视感,对逝去的人或物的一种追溯,对人与人距离的一种无奈,对横亘在未来的死亡的思考,对冰冷的资本、钢筋水泥所塑造的社会的一种自我反抗。它任何一个主题都没有深入下去,就像“我”所提及导师对论文的评价,“行文不错,... 喜欢这样的文字的想必能够静心读下去,而读下去的想必是喜欢这样的文字。这本书严格来讲并没有讲故事,而是塑造一个让人沉入的氛围,但同时它也明确指向了几个主题——对“熟悉”而感乖戾,对“陌生”却有既视感,对逝去的人或物的一种追溯,对人与人距离的一种无奈,对横亘在未来的死亡的思考,对冰冷的资本、钢筋水泥所塑造的社会的一种自我反抗。它任何一个主题都没有深入下去,就像“我”所提及导师对论文的评价,“行文不错,论点明确,但没有主题”,文中作者的化身也是“弄不清该如何把握自身”,他不明白自我将去向何方。在周而复始的日常中,一种将所熟悉的一切撕裂开的乖戾感冲击着他,于是他决定去寻找弹子球机——一种对已逝之物的追溯,并与过去形成形式上的和解,然后继续向前走下去... (展开)
2 有用 小竹 2021-03-28 17:12:01
我们共同拥有的仅仅是很早很早以前死去的时间的残片,但至今仍有些许温馨的回忆如远古的光照在我心中往来彷徨。
16 有用 ApeCee 2020-08-10 04:50:00
在十六岁的时候,我幻想着自己能遇到绿子,乌鸦,和会说话的猫;如今,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悲伤却历久弥新。就像偏安一隅的蜗牛,在伸出触角的那一瞬,又敏感地收了回去。这种感觉,在阅读村上春树的小说时,显得格外清晰。
3 有用 80日四畳半1周 2020-04-24 20:24:01
读着读着就走神了
0 有用 Saintkrings 2025-01-08 16:43:14 湖南
“一旦过去,都像做梦”算是这本的主旨吧,比起小说还是更像随笔集,太意识流了。
0 有用 狄蓝 2025-01-08 14:52:25 上海
三部曲里最喜欢的一本
0 有用 悠南 2025-01-04 16:40:46 山东
2010年的交通工程论文
1 有用 Lucien 2025-01-02 14:43:59 安徽
看完《寻羊》在看这个好像前传,但是双胞胎啊,大学帮忙接电话的女同学啊,鼠啊,也太跳跃了吧。主人公一直在寻找,但好像就是青春的宣泄,后来了解了下才知道是村上的第二本书,感觉也就合理了
0 有用 一人食吉野家 2024-12-27 15:55:02 北京
时而流畅时而巨卡的一本书。大概看完且听风吟之后就没抱着什么故事的希望在看这本书,果然这样子好读许多。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总会晕头转向嘛,什么双胞胎呀弹子球啦,总让四散的思绪有所寄托嘛。若是现实中真的有这么一个弹子球机像缝合男主一样缝合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