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埃里克·霍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群众运动圣经
原作名: True Believer :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
译者: 梁永安
出版年: 2011-6
页数: 207
定价: 34.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 人文精选
ISBN: 978756337462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群众运动圣经
原作名: True Believer :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
译者: 梁永安
出版年: 2011-6
页数: 207
定价: 34.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 人文精选
ISBN: 9787563374625
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书主要探讨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重点是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长期与下层民众打交道的生活经历使作者发现,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已无可救药地失败,渴望逃离自我寻求重生,将生命托付给某项神圣伟业让他们感觉不错,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令个人的责任、恐惧、无能得以掩埋。运动的领导者则刻意培养参与者的罪恶感,号召自我牺牲以获救赎。
自1951年出版后,《狂热分子》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短期内行销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语言,是多所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书中俯拾皆是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与一针见血的比喻,风格酷似法国思想家蒙田与帕斯卡尔的随笔。至今,其佳言警句仍不断被引用、辑录。
狂热分子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埃里克·霍弗(EricHoffer, 1902-1983)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其许多观念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1982年获里根总统颁赠总统自由奖章,生平著作超过10部,包括《激情心灵状态》、《变迁的磨难》、《我们时代的脾性》等,曾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狂热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
目录 · · · · · ·
码头工人哲学家——霍弗其人及其书
序言 狂热分子的心灵
第一部分 群众运动的吸引力
第一章 对改变的渴望
宗教运动、革命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是热情的发电厂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
· · · · · · (更多)
序言 狂热分子的心灵
第一部分 群众运动的吸引力
第一章 对改变的渴望
宗教运动、革命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是热情的发电厂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
· · · · · · (更多)
码头工人哲学家——霍弗其人及其书
序言 狂热分子的心灵
第一部分 群众运动的吸引力
第一章 对改变的渴望
宗教运动、革命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是热情的发电厂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
投身变革运动的,往往是那些觉得自己拥有无敌力量的人
怀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谬的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或一枚徽章
当希望和梦想在街头汹涌澎湃的时候,胆怯的人最好闩起门扉
第二章 对替代品的渴望
通过认同于一件神圣事业而获得自豪、信心、希望、目的感和价值感
逃离自我
无私者的虚荣心是无边无际的
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
第三章 群众运动间的可替代性
每一个积极吸收追随者的群众运动,都把敌对运动的成员视为其潜在信徒
用一个群众运动压制另一个群众运动并非是没有危险的,代价也不一定便宜
每一个群众运动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场移民
第二部分 潜在的皈依者
第一章 不受欢迎者在人类事务中扮演的角色
一个群体的性格和命运,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员决定
第二章 穷人
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自我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
狂热者对自由的恐惧尤甚于迫害
兴起中的群众运动对家庭都会抱持敌意态度
被统治者融合在一个整体中的程度愈深,个人落寞的情绪愈少
瓦解中的集体结构是群众运动萌芽的最佳环境
第三章 畸零人
暂时性的畸零人
永久性的畸零人
第四章 极端自私的人
极端自私的人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
第五章 面对无穷机会的野心者
面对无穷的机会时,无可避免会看不起现在
第六章 少数民族
在一个行将被同化的少数民族里,最容易被群众运动吸引的,是最有成就和最没成就的两类人
第七章 烦闷者
在蠢动不安中,人们为改变现状者鼓掌叫好
第八章 罪犯
爱国主义是歹徒的最后归宿
第三部分 团结行动与自我牺牲
第一章 前言
无论团结还是自我牺牲精神都需要以自轻为前提
第二章 促进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
通过认同,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之物的一部分
群众运动给自己设定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乃是其对抗“现在”的策略
任何有效的主义,必须是“违反天性、违反常识、违反欢乐的”
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
狂热者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
第三章 团结催化剂
群众运动不需要相信有上帝,却不能不相信有魔鬼
共同的仇恨可以凝聚最异质的成分
理论与实际愈是矛盾的群众运动,就愈是热衷把自己的信仰加诸别人
“忠实信徒”的行为不管多么粗暴,他基本上都是一个恭顺服从的人
成功的行动往往会带来自身的终结
“忠实信徒”永远不会觉得完整,永远不会觉得安全
第四部分 始与终
第一章 言辞人
造就法国大革命的是虚荣心,自由只是借口
一个体制明明无能已极却能够苟延残喘时,当权者已经与言辞人结成紧密同盟
优秀者信仰尽失,而低劣者激情澎湃
催生群众运动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根源在于,他们本质上都是个人主义者
第二章 狂热者
如果狂热者是鱼,混乱就是水
大部分的纳粹头子都有艺术和文学上的野心,却没有实现的能力
没有外敌可以摧毁时,同一阵营的狂热者就会彼此为敌
第三章 务实的行动人
用失意者的愤懑情绪作为建筑一个新世界的灰泥
真正的行动人意不在更新世界,而在拥有它
一个群众运动的活跃阶段结束,就会变成成功者的权力工具和失意者的鸦片
第四章 良性与恶性的群众运动
狂热者的盲目是他们力量的源泉,但也是他们智力贫瘠与情绪单调的原因
所谓自由的传统就是反抗的传统
把人民宗教化的能力是民主国家领袖的必备才具之一
狂热是一种灵魂的疾病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序言 狂热分子的心灵
第一部分 群众运动的吸引力
第一章 对改变的渴望
宗教运动、革命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是热情的发电厂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
投身变革运动的,往往是那些觉得自己拥有无敌力量的人
怀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谬的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或一枚徽章
当希望和梦想在街头汹涌澎湃的时候,胆怯的人最好闩起门扉
第二章 对替代品的渴望
通过认同于一件神圣事业而获得自豪、信心、希望、目的感和价值感
逃离自我
无私者的虚荣心是无边无际的
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
第三章 群众运动间的可替代性
每一个积极吸收追随者的群众运动,都把敌对运动的成员视为其潜在信徒
用一个群众运动压制另一个群众运动并非是没有危险的,代价也不一定便宜
每一个群众运动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场移民
第二部分 潜在的皈依者
第一章 不受欢迎者在人类事务中扮演的角色
一个群体的性格和命运,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员决定
第二章 穷人
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自我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
狂热者对自由的恐惧尤甚于迫害
兴起中的群众运动对家庭都会抱持敌意态度
被统治者融合在一个整体中的程度愈深,个人落寞的情绪愈少
瓦解中的集体结构是群众运动萌芽的最佳环境
第三章 畸零人
暂时性的畸零人
永久性的畸零人
第四章 极端自私的人
极端自私的人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
第五章 面对无穷机会的野心者
面对无穷的机会时,无可避免会看不起现在
第六章 少数民族
在一个行将被同化的少数民族里,最容易被群众运动吸引的,是最有成就和最没成就的两类人
第七章 烦闷者
在蠢动不安中,人们为改变现状者鼓掌叫好
第八章 罪犯
爱国主义是歹徒的最后归宿
第三部分 团结行动与自我牺牲
第一章 前言
无论团结还是自我牺牲精神都需要以自轻为前提
第二章 促进自我牺牲精神的方法
通过认同,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之物的一部分
群众运动给自己设定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乃是其对抗“现在”的策略
任何有效的主义,必须是“违反天性、违反常识、违反欢乐的”
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
狂热者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
第三章 团结催化剂
群众运动不需要相信有上帝,却不能不相信有魔鬼
共同的仇恨可以凝聚最异质的成分
理论与实际愈是矛盾的群众运动,就愈是热衷把自己的信仰加诸别人
“忠实信徒”的行为不管多么粗暴,他基本上都是一个恭顺服从的人
成功的行动往往会带来自身的终结
“忠实信徒”永远不会觉得完整,永远不会觉得安全
第四部分 始与终
第一章 言辞人
造就法国大革命的是虚荣心,自由只是借口
一个体制明明无能已极却能够苟延残喘时,当权者已经与言辞人结成紧密同盟
优秀者信仰尽失,而低劣者激情澎湃
催生群众运动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根源在于,他们本质上都是个人主义者
第二章 狂热者
如果狂热者是鱼,混乱就是水
大部分的纳粹头子都有艺术和文学上的野心,却没有实现的能力
没有外敌可以摧毁时,同一阵营的狂热者就会彼此为敌
第三章 务实的行动人
用失意者的愤懑情绪作为建筑一个新世界的灰泥
真正的行动人意不在更新世界,而在拥有它
一个群众运动的活跃阶段结束,就会变成成功者的权力工具和失意者的鸦片
第四章 良性与恶性的群众运动
狂热者的盲目是他们力量的源泉,但也是他们智力贫瘠与情绪单调的原因
所谓自由的传统就是反抗的传统
把人民宗教化的能力是民主国家领袖的必备才具之一
狂热是一种灵魂的疾病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理想国 人文精选(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哲学的快乐》《大历史不会萎缩》《娱乐至死》《乌合之众》
等
。
喜欢读"狂热分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狂热分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狂热分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4 条 )
论坛 · · · · · ·
书中的“畸零人”是指什么? | 来自醉鋼琴 | 5 回应 | 2025-02-17 14:23:04 |
对communism还是有误解 | 来自. | 1 回应 | 2025-02-14 14:55:23 |
这本书和乌合之众哪一本值得读? | 来自郫县豆瓣 | 4 回应 | 2025-02-14 14:53:10 |
请教各位书友:怎么理解69页的一段话? | 来自奴隶要读书啊 | 8 回应 | 2024-12-31 17:58:13 |
我们应该对群众运动采取什么态度?政府该对群众运... | 来自一曲潇湘水 | 5 回应 | 2024-11-14 22:46:4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2010)8.9分 180人读过
-
立緒 (20041001)9.0分 218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9分 49人读过
-
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4/10/01)8.3分 2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一湄私人书橱 (一湄)
- 摇滚穷三代,买书毁一生【第一辑】 (酋长夫人刘球球)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心理学书籍 (可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狂热分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24 有用 魏小河 2017-04-08 00:21:26
这本书是埃里克·霍弗对群众运动的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卷入群众运动?为什么群众运动总是会呈现出暴力倾向?是谁热衷于加入群众运动?埃里克·霍弗比庞勒在《乌合之众》思考的更深入,读这本书,看让自己有一个更大的视角,了解权力运作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傻哈哈的成了炮灰。
96 有用 去你X的 2017-02-12 22:44:25
都在夸这本书“每一句话都可以拿出来当格言警句”。问题在于这些格言警句并不全都符合事实,很大一部分在这本书中也没有合理的论证过程,甚至某些小结论彼此之间还出现了冲突。不懂为什么分数这么高(摊手 好比第一部分,概括起来三句话,“loser感到失落,他们会选择报复社会,甚至压根不挑剔报复的方式”。结果这里头每一句话几乎都有再讨论的余地。尤其是他反复强调的“群众运动的替代性”,无疑是拿群众心理结构的相似... 都在夸这本书“每一句话都可以拿出来当格言警句”。问题在于这些格言警句并不全都符合事实,很大一部分在这本书中也没有合理的论证过程,甚至某些小结论彼此之间还出现了冲突。不懂为什么分数这么高(摊手 好比第一部分,概括起来三句话,“loser感到失落,他们会选择报复社会,甚至压根不挑剔报复的方式”。结果这里头每一句话几乎都有再讨论的余地。尤其是他反复强调的“群众运动的替代性”,无疑是拿群众心理结构的相似性直接偷换成了性质的相似性,未必符合事实,也缺乏论证。 (展开)
971 有用 赫克托尔 2010-09-25 10:28:30
自我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
131 有用 阿钞 2015-10-09 17:10:55
每一段每一字都可以摘出来做格言警句~~然后对号入座我大天朝历史与当下
12 有用 shininglove 2020-02-09 11:50:43
想起长辈回忆过文革时期恶意侵占房子的造反派,狂热运动一结束又夹起尾巴做人,一副灰溜溜的模样,弓着身子,客客气气,这本书就是在给失意者精准画像,眉眼间是何等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