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論語今讀》始屬稿於民國七十八年(1989),成書於民國八十三——八十五年,民國八十七年(1998)初版於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臺北允晨、安徽文藝、天津社科、北平三聯、江蘇文藝相繼先後出版,此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版迄民國一〇八(2019)年爲最新版。
目录 · · · · · ·
p366第2段,第2行,“豐”當爲“豊”。第5行,“丰”當作“豊”。另第3行,“礼”宜作“禮”。
p366第2段,第2行,“豐”當爲“豊”。第5行,“丰”當作“豊”。另第3行,“礼”宜作“禮”。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先说第一个困惑,在以往,君子与小人相对,是知识分子士大夫(以占有土地为经济来源)往上走,他们读书、做官和做人(道德)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其职责是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生存,不是也不可能和不应该是某种专业人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12 君子不器 -
第二个困惑时李泽厚老师在书中提及:真正进入现代社会,情况便会有极大不同,不再是知识分子,而是广大中产阶级才是维系社会生存的骨架,知识分子只是作为某种分工很细的专业人员即专门家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经理、教师、教授、记者等等等等,成为这个社会的各种器官而已。在这个社会里,人都被“职业化”了。因此,“君子必器”(“君子”在这里当然只是借用词,并无所谓“小人”)。这是概而言之,实际情况当然更复杂。 由“君子不器”到“君子必器”的过程表现。这一过程还将加速和普泛化。但如何承继“君子不器”,张扬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在专业化已成大势的今日,似更值得重视。 李泽厚著. 论语今读(增订版) (Kindle位置853). 中华书局. Kindle 版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12 君子不器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论语今读"的人也喜欢 · · · · · ·
论语今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3 条 )




论语今读(读书报告)
李泽厚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的大家,在哲学,美学,文学领域也颇有造诣。“南方周末”曾经对李泽厚先生做过一次专访,文章以鲁迅先生开头,及至李泽厚先生,笔者以为写得很好,完全符合“凤头”之意,故借用于此。 ——据说,鲁迅曾经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描摹...
(展开)

【转】李泽厚:《论语今读》前言
我觉得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需要做另一种工作,这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 首先是解构。这解构有两个方面:现实(宗教)方面和理论(哲学)方而。当然,这两方面是非常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譬如说,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构...
(展开)

倪培民:今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
原文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年第12期 【摘要】 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不仅是一本《论语》的现代导读,也蕴含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命运的思考。《论语今读》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和点评,试图解构儒学传统中宗教性道德与社会政治不分的状况,挖掘儒学内部长...
(展开)
> 更多书评 6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8.3分 1607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8.9分 85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5)8.9分 301人读过
-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8.3分 34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论语今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艾多斯 2021-07-11 22:09:45
半宗教半哲学的儒学,培养人性情感,宗教性私德和社会性公德,重视个体命运的偶然性。
0 有用 焦焦~ 2023-09-01 18:07:11 上海
一句一句读完的,特别让我心动的思想家,未来一年会陆陆续续读他的著作
0 有用 。 2021-12-19 11:59:20
其实感觉情本论没有那么贴合孔子原旨,但真的是非常棒的解读
0 有用 Purant 2022-04-07 11:16:44
大师之作!
0 有用 Claude. 2024-11-09 19:24:32 北京
2024年,我终于成为通读过论语的人了!这些语录大多读来亲和,犹“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李泽厚先生对于儒家“乐感文化”的注解很有启发性,“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吾与孔夫子也。孔子是“人类的老师”,可换个角度,有这些弟子常伴身侧,也是孔子之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