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第2版)》的写作过程还得到许多其他方面的帮助。我必须感谢在南京大学的诸多良师益友:尤其是校长蒋树声教授和法学院前院长范健教授。让你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识。
作者简介 · · · · · ·
张千帆(1964年1月—),上海人,法学学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1989),1992年入读马里兰大学法学院,后因没钱付学费旁听,1995年入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政府学博士学位。1999-2002年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2003年后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以及法学院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中外宪政、宪政转型、道德与政治哲学。在相关领域出版著作和主编教材3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评论330余篇。
主要作品有:《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控》(1998)、《自由的魂魄所在 : 美国宪法与政府体制》(2000)、《西方宪政体系 : 上册·美国宪法》(2000)、《西方宪政体系: 下册·欧洲宪法》(2001)、《宪政、法治与经...
张千帆(1964年1月—),上海人,法学学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1989),1992年入读马里兰大学法学院,后因没钱付学费旁听,1995年入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政府学博士学位。1999-2002年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2003年后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以及法学院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中外宪政、宪政转型、道德与政治哲学。在相关领域出版著作和主编教材3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评论330余篇。
主要作品有:《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控》(1998)、《自由的魂魄所在 : 美国宪法与政府体制》(2000)、《西方宪政体系 : 上册·美国宪法》(2000)、《西方宪政体系: 下册·欧洲宪法》(2001)、《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2004)、《宪法学导论 : 原理与应用》(2004,2008,2014)、《倚宪论道 : 在理念与现实之间》(2007)、《宪法经典判例导读》(2008)、《比较行政法 : 体系, 制度与过程》(合著,2008)、《宪法学讲义》(2011)、《宪政原理》(2011)、《宪在 : 生活中的宪法踪迹》(2011)、《美国联邦宪法》(2011)、《法国与德国宪政》(2011)、《比较宪法:案例与评析》(合著,2011)、《权利平等与地方差异 : 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另一种视角》(2011)、《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 :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2012)、《为了人的尊严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2012)、《The constitution of China : a contextual analysis》(2012)、《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合著,2012)、《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合著,2012)、《宪政中国的命运》(2013,2020)、《中国法治百年经纬》(参著,2015)、《宪政常识》(2016)、《Human dignit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 Confucianism, Mohism, and Daoism》(2016)、《宪政中国:迷途与前路》(2020)、《宪政三论:自由·法治·民主》(2023)、《宪政中国的当代叙事》(全四卷,2024)、《宪法布道 》(包括理论、改良、尊严、自由、制度共五卷,2024)、《宪政学说》(包括理论、机制、权利、权力共四卷,2024)、《第三次启蒙》(2024)、《The Constitutional Landscape in Contemporary China》(2024)、《Constitutional reforms in China : past, present, future》(2025)等。
主编作品有:《宪法学》(2004,2008,2014)、《润物无声:中国宪政之路》(2005)、《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2007)、《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2007)、《宪法》(2007,2012)、《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编译,2009)、《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 : 国际经验与中国问题》(2011)、《宪政与人权指南》(2012)、《土地管理制度比較研究》(2013)、《世界宪法评论(第一卷)》(2015)、《憲政中國演講錄》(全三卷,2021)、《川普主义批判》(2021)、《极右思潮批判》(2021)、《民主政治思辨》(2021)、《德国基本法七十年:德国宪法及其法院》(2023)。
翻译作品有:《宪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材料》(2002)、《哈佛法律评论·宪法学精粹》(组织编译,2005)、《憲法的社會與政治基礎》(2021)等。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概论
第一章 宪法(学)是什么?
第一节 引论——宪法能为你做什么?
第二节 基本概念
第三节 宪法的结构与特征
第四节 宪法学是一门“科学
第五节 现代宪政的基本价值与原则
第二章 宪政制度及其思想渊源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宪法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西方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宪法的制定与修正
第三章 宪政审查与宪法效力
第一节 司法审查的起源-
第二节 宪法效力与“司法化
第三节 宪法审查的模式
第四节 司法解释的方法
第五节 法院与民主——司法审查的政治含义、问题及启示
第二部分国家权力的结构与组织
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邦联制与联邦制
第一节 联邦制度
第二节 邦联制
第三节 单一制
第五章 政府组织形式——立法、执法与司法权力的分配
第一节 分权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立法机构
第三节 国家元首与行政机构
第四节 司法机构
第六章 政党与选举
第一节 民主、选举与政党制度
第二节 政党与宪法
第三节 宪法与选举
第三部分公民基本权利
第七章 权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权利是什么?
第二节 权利的作用和分类
第八章 权利的宪法保障
第一节 表达自由
第二节 宗教与信仰自由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权利
第四节 人身权利
第五节 集体权利——生存权与发展权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只有在宪政过程之中才能实行宪政,宪政过程本身就是培养人民宪政素质的最好训练,而由少数人把持的政权是永远不可能让人民获得真正的政治训练的,然后人民政治素质的不成熟又为专制提供了借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国民党应该抛弃党治,把政权建立在更稳固的宪法基础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8) -
在某种意义上,政治多元主义类似于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要求不同商品在市场中自由竞争,且消费者是竞争结果的最终决定者;政治多元主义则强调不同的观点在公共场合下公开辩论,且最后结果由广大选民决定。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多元主义也都依靠法律的保障,并将此视为国家的主要职能与义务。如果自由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导致垄断,那么国家有义务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维持自由竞争状态;如果多数主义的民主游戏规则将导致多数派系的“暴政”,那么宪法的任务就是最大程度地防止“多数人的暴政”,以维持多元主义的基本政治条件。宪法就是一部政治领域的反垄断法。如果宪法为是一部基本契约,那么这部契约的基本条款就是“同意存在不同意见”(agree to disagree)。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政治多元主义与美国宪政思想的形成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宪法学导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比较行政法 7.5
-
- 比较宪法(上、下册) 7.5
-
-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 7.5
-
- 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 7.3
-
- 倚宪论道 7.6
-
- 宪政原理 9.3
-
- 西方宪政体系 8.5
-
- 物权法(第四版) 7.9
-
- 司法审查的合法性基础 7.7
-
- 法哲学讲演录 7.5
宪法学导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迟到十年的宪政洗礼——读《宪法学导论》(第三版,张千帆著)有感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哪种政府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来自智术师 | 2024-02-19 19:45:01 | |
谁能来说说看第一版和第二版有什么差别啊? | 来自littlegdog | 2 回应 | 2014-05-11 20:50:4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法律出版社 (2014)9.7分 1456人读过
-
法律出版社 (2004)9.4分 118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际新闻传播入门荐读书目 (trockenezweige)
- 学术典范 (国士)
- 法学 (叙拉古之惑)
- 法律学生的非典型书单 (安提戈涅)
- 法学 (erebor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宪法学导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山大王 2012-06-07 22:43:56
张千帆老师的书真是又...厚又长......
15 有用 殇嘉犬 2011-11-13 12:06:26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没有判例,没有实践,甚至连法律效力的有无与否都遭人质疑,中国的宪法学者在艰辛与孤独中坚持着。。。这是国内最好的宪法教材了吧,虽然与传统的中国宪法体系不符,超爱那些评论与评注,生动而深刻~“价值无涉”——也许这才是张千帆老师最想教给读者的。。。张千帆老师的精神透过文字令人叹服与敬佩~~
5 有用 法克斯Fox 2011-06-12 11:35:29
中国最好的宪法学教科书 没有之一
0 有用 戏杀 2009-05-04 23:10:53
突破传统了
0 有用 龍龠 2012-01-03 14:07:50
shit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