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原作名: Pale Fire
译者: 梅绍武
出版年: 2019-6
页数: 378
定价: 63.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纳博科夫精选集
ISBN: 9787532780693
内容简介 · · · · · ·
“人类生活无非是给一部晦涩难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释罢了。”
★ 纳博科夫完美的超高难度实验文本
★ 开创性的后现代文学和“后设小说”典范
★ 争议盖过《洛丽塔》,魔力领先《尤利西斯》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小说中极为奇特的一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固有的对小说的定义。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和索引组成。纳博科夫虚构了一名教授兼诗人谢德,以及他的同事兼邻居金波特,诗人死后留下了一首自传性质的长诗,而邻居则为此诗写了前言和评注、索引。长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评注却非常冗长繁琐。主体长诗讲的是诗人的一生,他死去的女儿、他对人生、爱情、死亡、真实与虚幻的理解等。而邻居通过长长的评注,将诗的含义解读为一名来自虚构国度赞巴拉的末代国王的故事。作为一个前卫性的探索作家,纳博科夫一直在寻找独创的小说形式。这种以评注为主体的互文结构,反映了纳博科夫...
“人类生活无非是给一部晦涩难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释罢了。”
★ 纳博科夫完美的超高难度实验文本
★ 开创性的后现代文学和“后设小说”典范
★ 争议盖过《洛丽塔》,魔力领先《尤利西斯》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小说中极为奇特的一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固有的对小说的定义。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和索引组成。纳博科夫虚构了一名教授兼诗人谢德,以及他的同事兼邻居金波特,诗人死后留下了一首自传性质的长诗,而邻居则为此诗写了前言和评注、索引。长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评注却非常冗长繁琐。主体长诗讲的是诗人的一生,他死去的女儿、他对人生、爱情、死亡、真实与虚幻的理解等。而邻居通过长长的评注,将诗的含义解读为一名来自虚构国度赞巴拉的末代国王的故事。作为一个前卫性的探索作家,纳博科夫一直在寻找独创的小说形式。这种以评注为主体的互文结构,反映了纳博科夫的一个观点:“人类生活无非是给一部晦涩难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释罢了。”
“微暗的火”出自莎士比亚悲剧,指月亮是小偷,靠吸收太阳的光得到“微暗的火”。作为一个前卫的探索作家,纳博科夫一直在寻找独创的小说形式,《微暗的火》就是这种尝试的终极形态,一面世就让所有评论家大吃一惊,它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惯有的对小说的定义,堪称开创性的后现代文学和“后设小说”典范。这部完美的超高难度实验性文本,模糊了读者与作家之间的界限,会让读者投入一场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对英文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纳博科夫精选集I”在已出版的二十余种纳博科夫作品中,精选纳博科夫五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以精装版全新面貌呈现,其中不乏市面上难以寻见、读者翘首以盼的“期待之书”。除了最著名最具争议的《洛丽塔》,还有超高难度实验文本《微暗的火》、戏仿通俗剧的黑色寓言《黑暗中的笑声》、最具自传色彩的诙谐经典《普宁》及别具一格的回忆录《说吧,记忆》。五部作品各具特色,皆代表纳博科夫创作过程中的独特面向,重新出发,理解小说大师。
“自莎士比亚之后,没有第二个作家对语言的浇铸与运用能够如此灵动、慧黠和创造力十足。”《每日邮报》如是评论。厄普代克盛赞:“想象的伟力再难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
炉火纯青的小说技法,幽暗跌宕的现世寓言,萦绕一生的记忆回响。欢迎来到纳博科夫的小说世界。如果文字能唤起至纯的感官享受,那么舍此无它。
微暗的火的创作者
· · · · · ·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微暗的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微暗的火"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说吧,记忆 8.6
-
-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 8.5
-
- 洛丽塔 8.0
-
- 斩首之邀 7.7
-
- 王,后,杰克 7.3
-
- 看,那些小丑! 8.0
-
- 天赋 8.5
-
-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 8.6
-
- 爱达或爱欲 8.6
-
- 透明 7.9
微暗的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文字的迷宫,深渊中的游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I was the shadow of the waxwing slain By the false azure in the windowpane. —— 《Pale Fire》 1. 看过的人,当然能认出来,这是Pale Fire的第一句,但是又不能不承认,它其实并非Pale Fire的第一句。 绕吗?是挺绕的。毕竟,这是传说中纳博科夫最难读懂的一本书,而这... (展开)
人类生活是深奥而未完成的诗歌注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什么缘故,最近在读《微暗的火》这本书和最近在玩的《星际拓荒》单机游戏,对于故事本身和真相都是鼓励读者/玩家像拼地图一样,没有太多的指示,去逐一探索和拼凑出你心中的答案。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文字艺术,后者是第九艺术。读完这本书后,我心头竟有... (展开)



解构《微暗的火》独特的层次,暗忖纳博科夫的蝴蝶美学和死亡之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白蝴蝶飞越它那阴影时变为淡紫色,树荫那边好像在轻柔摆动。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的力作,这位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被公认为是“毫无疑问的当代最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之一”。是一个当仁不让的文体大师,他的成就远远不止《洛丽塔》。 “室内... (展开)> 更多书评 40篇
论坛 · · · · · ·
字为什么这么小 | 来自dudub | 3 回应 | 2024-10-20 20:04:55 |
2019版和1999版区别大吗 | 来自abyssinya🐾 | 2021-10-17 21:46:0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8.7分 3776人读过
-
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9)9.2分 21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6分 436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4分 23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北京地铁书单 (向北向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微暗的火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Kyon Smith 2024-01-19 01:07:10 湖北
本书是由无数巨细靡遗的事件碎片所构建成的世界观设定集,但相比起那位著名维基百科编辑者杜撰的上百万字古俄罗斯史,本书又对这些词条做了进一步加工,将它们统统封装进了一个集合政变、逃亡、间谍与谋杀等诸多刺激要素的似有脉络可寻的侦探小说,而那无助于读者理解的琐碎文字则对此起到掩护作用,令幻想国度“赞巴拉”显得像是那么回事了。评注者金波特在吹嘘自己与诗人谢德的亲密友谊的过程中不断暴露着自己身为跟踪狂的事实,... 本书是由无数巨细靡遗的事件碎片所构建成的世界观设定集,但相比起那位著名维基百科编辑者杜撰的上百万字古俄罗斯史,本书又对这些词条做了进一步加工,将它们统统封装进了一个集合政变、逃亡、间谍与谋杀等诸多刺激要素的似有脉络可寻的侦探小说,而那无助于读者理解的琐碎文字则对此起到掩护作用,令幻想国度“赞巴拉”显得像是那么回事了。评注者金波特在吹嘘自己与诗人谢德的亲密友谊的过程中不断暴露着自己身为跟踪狂的事实,且在对全诗做了一系列牵强附会瞎扯淡后,最后一条注释也摊牌了诗人其实压根没想着要“满足甲方需求”,非常严肃搞笑。可以注意到,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纳博科夫等热衷于玩弄文体结构的后现代叙事的作家都倾向于用侦探小说的形式将各环节串联到一起,这是二者间的天然相性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说推理才是文学的终极形态(。 (展开)
2 有用 宇宙风 2022-12-03 21:33:50 重庆
叙述者既是欺骗者,也是最终的揭露者,导向真相的细枝末节随处隐藏着,小说还能这样写,读起来像拆一件织得精巧的毛衣。
3 有用 子弹 2019-09-19 10:59:09
典出莎翁悲剧《雅典的泰门》,意指月亮偷窃太阳的光辉,反射出微暗的光芒。
1 有用 桜辰星 Sak.C.S 2023-11-28 22:19:07 安徽
7 999行的微暗之火 第一千行即使真的与第一行相同(像金伯特所说) 也不会出现——因为这本“书”不会闭合 而是永远处于自我嬉戏之中:序言-诗文-脚注的三元组,谢德-金波特-杀手的三元组 ,作者-读者-文本的三元组(你没法说纳博科夫从这里真正隐身了,他明明在玩游戏)。持续流通的强度。
11 有用 平林 2019-08-07 02:02:11
3.5星。胜在描写,构思方面,叙述有两处不错,精彩处也还是描写,一是国王逃离的过程,一是追忆皇后那一部分。至于其中的一些,看的人不耐烦,啰嗦,语言无味,无关紧要,很可以跳过不看。纳博科夫出彩的部分也就是描写了,叙述有时候很糟糕。再有译文社新出的这套精选集建议不要买,太垃圾的排版,密密麻麻,字体又那么小,不要被好看的封面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