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原作名: Pnin
译者: 梅绍武
出版年: 2019-6
页数: 256
定价: 5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纳博科夫精选集
ISBN: 9787532780723
内容简介 · · · · · ·
“他不相信独断的上帝,却模模糊糊地相信鬼魂的民主。”
★ 一个小世界流亡者的精妙剪影
★ 美国学院荒诞小说的开山楷模
★ 纳博科夫颇具自传色彩的诙谐经典名作
《普宁》是纳博科夫颇具自传色彩的诙谐经典名作,最初有四章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是纳博科夫首部引起美国读者广泛关注和欢迎的小说。它描述一个流亡的俄国老教授在美国一家学府教书的生活。他性格温厚而怪僻,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受同事的嘲弄,妻子也离弃了他。他孑然一身,只得沉溺于故纸堆,钻研俄罗斯古文化和古典文学聊以自慰;时时刻刻回忆往事,流露出一股浓重的乡愁。纳博科夫把俄罗斯文化和现代美国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诙谐而机智地刻画了一个失去了祖国、隔断了和祖国文化的联系、又失去了爱情的背井离乡的苦恼人。
《普宁》叙事上体现了纳博科夫精妙的小说技法,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直到最后才揭晓真实身份。主人公普宁...
“他不相信独断的上帝,却模模糊糊地相信鬼魂的民主。”
★ 一个小世界流亡者的精妙剪影
★ 美国学院荒诞小说的开山楷模
★ 纳博科夫颇具自传色彩的诙谐经典名作
《普宁》是纳博科夫颇具自传色彩的诙谐经典名作,最初有四章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是纳博科夫首部引起美国读者广泛关注和欢迎的小说。它描述一个流亡的俄国老教授在美国一家学府教书的生活。他性格温厚而怪僻,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受同事的嘲弄,妻子也离弃了他。他孑然一身,只得沉溺于故纸堆,钻研俄罗斯古文化和古典文学聊以自慰;时时刻刻回忆往事,流露出一股浓重的乡愁。纳博科夫把俄罗斯文化和现代美国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诙谐而机智地刻画了一个失去了祖国、隔断了和祖国文化的联系、又失去了爱情的背井离乡的苦恼人。
《普宁》叙事上体现了纳博科夫精妙的小说技法,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直到最后才揭晓真实身份。主人公普宁是一位流亡美国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一个他人眼中的迂腐老头,与时代和环境格格不入,窘迫不已。纳博科夫淡然地叙述着普宁教授的种种遭遇,始终保持着距离,将浓郁的乡愁巧妙融于戏谑和讽刺之中。命运对普宁教授的捉弄是如此残酷无情,小说的底色和语调却始终优雅克制,让这样一个温和而不切实际的人最终赢得了读者的共鸣和尊敬。“纳博科夫或许正是借助普宁,把玩自己的过去,把玩始自某个神秘岔口的另一种人生可能。”
作为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对英文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纳博科夫精选集I”在已出版的二十余种纳博科夫作品中,精选纳博科夫五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以精装版全新面貌呈现,其中不乏市面上难以寻见、读者翘首以盼的“期待之书”。除了最著名最具争议的《洛丽塔》,还有超高难度实验文本《微暗的火》、戏仿通俗剧的黑色寓言《黑暗中的笑声》、最具自传色彩的诙谐经典《普宁》及别具一格的回忆录《说吧,记忆》。五部作品各具特色,皆代表纳博科夫创作过程中的独特面向,重新出发,理解小说大师。
“自莎士比亚之后,没有第二个作家对语言的浇铸与运用能够如此灵动、慧黠和创造力十足。”《每日邮报》如是评论。厄普代克盛赞:“想象的伟力再难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
炉火纯青的小说技法,幽暗跌宕的现世寓言,萦绕一生的记忆回响。欢迎来到纳博科夫的小说世界。如果文字能唤起至纯的感官享受,那么舍此无它。
普宁的创作者
· · · · · ·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普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普宁"的人也喜欢 · · · · · ·
普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普宁》人物全名别名详细信息 | 来自Nightingale | 2024-05-21 20:55:21 | |
说故事的我是书中哪一个角色? | 来自ㄎㄎㄎ | 4 回应 | 2022-07-10 02:14:54 |
《普寧》人物(部分) | 来自yokohama | 2 回应 | 2020-11-12 20:59:5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3分 3305人读过
-
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9)8.8分 9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8分 32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8.4分 37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 (Viking)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 山川制本 (Elfi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普宁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Evangeline 2020-06-01 10:41:11
每逢碰到这种类自传的小说,我就喜欢玩“找分身”游戏。这方法是在阅读《我是猫》时和杜老师学的。 分身一:铁莫菲•普宁,剔除了“爱收集和观察蝴蝶”特征,而保留了俄裔身份、对安娜卡列尼娜时间线的痴狂分析(p162)等特征的大学助理老师。 分身二:乡村别墅聚会(松邸)云集的俄国流亡者,讨论着流亡作家,其中有一被讨论的是“西林”,Sirin,纳博科夫本人在流亡欧洲时用的笔名。 分身三:沙多和普宁去小河边游泳... 每逢碰到这种类自传的小说,我就喜欢玩“找分身”游戏。这方法是在阅读《我是猫》时和杜老师学的。 分身一:铁莫菲•普宁,剔除了“爱收集和观察蝴蝶”特征,而保留了俄裔身份、对安娜卡列尼娜时间线的痴狂分析(p162)等特征的大学助理老师。 分身二:乡村别墅聚会(松邸)云集的俄国流亡者,讨论着流亡作家,其中有一被讨论的是“西林”,Sirin,纳博科夫本人在流亡欧洲时用的笔名。 分身三:沙多和普宁去小河边游泳乘凉,观察力敏锐的沙多发现二十多只小蝴蝶栖息在沙土上,可叹“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没在这儿,不然会把昆虫学娓娓道来。普宁不信弗拉基米尔那套。 分身四:不可靠叙事者“我”。与普宁几乎同岁,自小有交集,爱收集蝴蝶。对普宁前妻丽莎有一说一,不着迷。身份是温代尔学院新聘的教授,此时普宁已被解雇。 (展开)
3 有用 嘉柏瑞 2020-12-02 12:05:36
这翻译?别扭不说,很多都在曲解原文啊
2 有用 吉永雪 2019-10-29 11:32:10
“人不得不忘却过去——因为你没法想着这样的事情活下去,那就是这个文雅、娇弱、温柔的姑娘,连带那双漂亮的眼睛、那种甜蜜的微笑,背景是花园和雪景,竟然被押进一辆运牲口的货车,送到一个灭绝人性的集中营,在那里居然有人往她的心脏,往那个您在过去的黄昏跟她亲吻时可以听见怦怦跳动的心脏,注射石灰酸而使其惨遭杀害。”
28 有用 非想 2019-07-27 10:25:51
普宁,一个流亡美国的俄罗斯老教授无趣、落寞的人生,经常因为口音出糗,根本无法融入美国学术界。带有纳博科夫自传的成分,他试图描述这样一种人:面对生存法则支配的人生,对社交带有蠢笨稚拙,对功利无动于衷,毫无世俗上的建树,喜欢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普宁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一个学者,喜欢研究在大众看起来佶屈聱牙的学术,他以此为乐,用这种碎片式的享受组成自己的人生。最终人生本身也一样支离破碎,回首往事时仍然理... 普宁,一个流亡美国的俄罗斯老教授无趣、落寞的人生,经常因为口音出糗,根本无法融入美国学术界。带有纳博科夫自传的成分,他试图描述这样一种人:面对生存法则支配的人生,对社交带有蠢笨稚拙,对功利无动于衷,毫无世俗上的建树,喜欢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普宁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一个学者,喜欢研究在大众看起来佶屈聱牙的学术,他以此为乐,用这种碎片式的享受组成自己的人生。最终人生本身也一样支离破碎,回首往事时仍然理不清头绪,平平无奇的老去。纳博科夫的一方面充斥着唠唠叨叨写看似无用之物的笔墨,一方面有不时蹦出令人享受的优美的文笔,以及灵光一闪的洞见。读他的书要用奇妙感来形容,当然你也得忍住无聊。 (展开)
1 有用 Leslie 2020-11-19 22:04:19
孤独极了
0 有用 cherrya 2024-11-23 16:24:28 浙江
自说自话的讽刺和幽默里浓重的乡愁,斯拉夫人骨子里好像都有一种“不合时宜”的严肃与伤痛……语言太有个人风格了,绮丽同时又反传统。
0 有用 桂花糖芋苗 2024-11-12 11:19:19 江苏
想到《斯通纳》和《斯通与骑士伙伴》,同样的铅灰色调的故事。纳博科夫对孤独的平庸的皱褶描述得跌宕起伏,厄运摧毁时不仅是一时的惊天动地,也是海啸后的秩序崩溃、漫长无声的流亡、洗碗时掉落的胡桃夹子。“有些人——我也算在内——不喜欢圆满的结局。我们感到上当受骗。伤害才是准则。厄运不应该给堵住。雪崩滚滚而来,却在抖抖索索的乡镇上方几英尺之处突然停住,这种情况不仅反常,而且不近情理。”
0 有用 青木 2024-10-30 13:58:19 江苏
对人群充满失望…
0 有用 顺顺110 2024-10-22 10:19:26 广东
大学看了一半,研究生终于看完了。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好看。
0 有用 倾奇者之心 2024-10-22 10:13:39 浙江
刚开始读可能感受不深,因为代入感不足,所以不会有很多感同身受,毕竟我们国内的大多数读者不会有类似的经历,但是在了解纳博科夫的背景和经历后,再读下去后,你就会意识到描述普宁的经历、遭遇、描写他的文字,都会有一种“淡淡的忧愁”,有一种惆怅,更与何人诉说?很多东西只能自己承受,即使说与他人听,恐怕也无法排解,但是,纳博科夫说出来了,这就是作为作家的好处,即使别人帮不上忙,但是也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这也算是... 刚开始读可能感受不深,因为代入感不足,所以不会有很多感同身受,毕竟我们国内的大多数读者不会有类似的经历,但是在了解纳博科夫的背景和经历后,再读下去后,你就会意识到描述普宁的经历、遭遇、描写他的文字,都会有一种“淡淡的忧愁”,有一种惆怅,更与何人诉说?很多东西只能自己承受,即使说与他人听,恐怕也无法排解,但是,纳博科夫说出来了,这就是作为作家的好处,即使别人帮不上忙,但是也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这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