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收录了作者于2003-2006年完成的五篇调研报告,涉及汽车、大飞机、柴油发动机、通信标准、VCD/DVD五个工业领域。书中记录了中国工业在一个特定发展阶段走向自主创新的轨迹,以及围绕着这个转变所发生的政策辩论。
走向自主创新的创作者
· · · · · ·
-
路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路风,“50后”,北京人,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1991—199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留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2—1991年,先后在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1999年到清华大学执教;2003年调到北京大学并工作至今。
路风教授长期关注中国的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及其政策问题,始终坚持为自主创新张目,为本土工业执言。近年来,他对汽车、大飞机、电信标准、核电、高铁、液晶显示器等产业的一系列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2012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与余永定一同撰写)于2014年荣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6年出版的《光变》于2018年获评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
路风,“50后”,北京人,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1991—199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留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2—1991年,先后在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1999年到清华大学执教;2003年调到北京大学并工作至今。
路风教授长期关注中国的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及其政策问题,始终坚持为自主创新张目,为本土工业执言。近年来,他对汽车、大飞机、电信标准、核电、高铁、液晶显示器等产业的一系列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2012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与余永定一同撰写)于2014年荣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6年出版的《光变》于2018年获评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
目录 · · · · · ·
第一篇 走向自主创新: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
导言
第一章 中国汽车工业陷入合资模式的轨迹
1.1 前30年: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开发
1.2 后20年:为什么合资之路不可逆转?
· · · · · · (更多)
第一篇 走向自主创新: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
导言
第一章 中国汽车工业陷入合资模式的轨迹
1.1 前30年: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开发
1.2 后20年:为什么合资之路不可逆转?
1.3 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市场裂变
第二章 “以市场换技术”的陷阱:为什么合资不导致技术扩散和能力成长?
2.1 产品开发是汽车工业技术结构的首要环节
2.2 昂贵的产品开发能力是后进者所面临的主要瓶颈
2.3 产品开发是获得知识产权的核心环节
2.4 不发展自主产品开发能力的代价是什么?
第三章 中国汽车工业进行自主产品开发的案例
3.1 哈飞之路
3.2 吉利造车
3.3 “黑马”奇瑞
第四章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关键变量:自主产品开发
4.1 模仿和技术学习的关系
4.2 使引进的技术产生扩散效应的关键变量
4.3 自主开发对于工业竞争力的意义
4.4 本土技术能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自主开发企业的成长
第五章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演化:从战略失误到编造神话
5.1 汽车产业政策为什么失败?
5.2 编造神话的动机是推卸责任
5.3 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勇气、信心和进取精神
第六章 结论:加强自主开发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
6.1 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仍然要强调自主开发?
6.2 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自主开发只能靠“两条腿走路”
6.3 果断地转变国家政策的原则和重点,动员所有的政策手段支持自主开发
6.4 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汽车工业是能够成长起来的
第二篇 技术依赖和自主开发的不同命运:从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自主创新看技术变革下的两条道路
导言
第一章 面对技术变化的无奈:威孚从引进技术走向自残的合资道路
1.1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一次重大技术变化
1.2 技术变化对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挑战
1.3 威孚:从引进技术走向合资
第二章 面对技术变化的奋起:无油所在孤立无助中走向自主开发
2.1 无油所:生于计划体制,长于改革开放
2.2 涉足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
2.3 把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开发到底的英雄气概
2.4 向产业化冲刺
第三章 讨论:两条道路的战略含义是什么?
3.1 没有自主开发的技术引进只能导致技术依赖
3.2 依赖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3.3 跨国公司的步步紧逼与中国的产业危机
3.4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组织体系
3.5 结语:不自主就灭亡
第三篇 在历史的沉重中起飞:我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导言 大飞机项目的战略决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第一章 一个有关中国发展的大道理:能力是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和国家竞争优势之源
1.1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
1.2 技术能力的性质
1.3 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二章 从大道理看中国在发展大飞机工业上的历史教训
2.1 第一个教训:运10下马丢掉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技术能力赖以发展的开发平台
2.2 第二个教训:分歧的根本点是依赖外国设计还是自主设计
2.3 第三个教训:失败的根源是组织和体制
第三章 不是结论的结论:发展大飞机战略决策的原则应该是什么?
3.1 国家要首先明确大飞机项目的战略目标
3.2 充分认识到技术能力的宝贵性,在培育大飞机的技术能力上要意志坚定,长期不懈
3.3 坚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夺取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3.4 大飞机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是突破现有体制的局限性
结语
第四篇 走出中国的主导技术轨道:关于中国自主电信标准的报告
导言
第一章 论为什么必须让TDSCDMA单独组网
1.1 在应用中改进是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
1.2 技术竞争关系到国家利益
1.3 是否将TDSCDMA付诸应用是一个政治性的原则问题
第二章 SCDMA的技术火种是怎样燃烧起来的?
2.1 星火之源:信威公司、SC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
22 “大灵通”的崛起之路:技术的火种在市场点燃
2.3 在市场点燃的技术之火一定会越烧越旺
2.4 走出中国主导技术轨道(标准)的战略意义
第三章 结论:以政治决断让中国的技术标准获得应用机会
3.1 中国的市场必须为中国的技术进步服务
3.2 中国的标准战略要从支持TD-SCDMA和SCDMA做起
3.3 政治决断要求在政治层面上做出决策
第五篇 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
导言
第一章 本土创新和中国VCD工业的崛起
1.1 理解本土创新的可能性
1.2 VCD的技术机会
1.3 创新的成功
1.4 创新者的失败
1.5 从VCD工业看本土创新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VCD工业竞争优势的起源
2.1 进入VCD工业领域的技术路径和能力成长
2.2 失败的陷阱
2.3 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三章 向DVD工业过渡的动力
3.1 从建构创新到系统集成
3.2 成就与制约:中国VCD/DVD工业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结论:中国的工业发展需要面向新世纪的技术政策
结语: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喜欢读"走向自主创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走向自主创新"的人也喜欢 · · · · · ·
走向自主创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自主创新是实现进一步产业升级的灵魂
自主创新是实现进一步产业升级的灵魂
自主创新,所有有抱负组织的命题
通过模仿实现自主创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实话,总觉得作者的分析说服力不太强,但是还是认为这样一种少有的方法视角值得一读。尤其有利于有别于主流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批判补充思维。 概况而言,是从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汽车、大飞机、柴油发动机、通信标准、VCD/DVD五个工业领域的案例分析,论证中国【自主创...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经济学】 (爱玛·包法利)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书单|兰小欢《置身事内》扩展阅读推荐书单 (fldees)
- kindle 2 (甜賽)
- 特别关注:中国改革 (Fama-French)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8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走向自主创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Alexander 2022-12-04 19:28:46 吉林
作者花了很多时间对不同行业进行了调研,这种详实严谨的态度以及用腿而不是用嘴来做研究的方法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失望吧,与丰富的资料相对的是作者对于解决方案的思考太意识化,其实作者引用的很多关于技术演化的作品在这方面的深度反而要更好一些。汽车和航空产业在自主技术上发展的问题不是几个国企老总太保守就能解释的,也不是抓几个玩忽职守的人,全厂上下打鸡血就能搞定。要解决这个需要资本,政策,教育自... 作者花了很多时间对不同行业进行了调研,这种详实严谨的态度以及用腿而不是用嘴来做研究的方法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失望吧,与丰富的资料相对的是作者对于解决方案的思考太意识化,其实作者引用的很多关于技术演化的作品在这方面的深度反而要更好一些。汽车和航空产业在自主技术上发展的问题不是几个国企老总太保守就能解释的,也不是抓几个玩忽职守的人,全厂上下打鸡血就能搞定。要解决这个需要资本,政策,教育自己意识形态端一起发力,技术演化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性,想要掌握它的激情当然是重要的,但这个远远不是所有 (展开)
0 有用 菜籽油 2021-11-30 16:45:54
这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写的书,全书感受到的是作者的浩然之气和真理的魅力。
1 有用 James Wu 2021-03-31 18:26:23
写得精彩,没有自主创新,永远无法产业升级
0 有用 maclane 2022-04-02 11:03:55
毕竟是近20年前的书了,有些观点不敢苟同,窃以为:路有千万条,市场和充分竞争是创新的唯一之道,超额利润是创新之源,国家意志是创新方向,只有带来产业链升级拉动就业增长才不是无水之源,政策扶持则是锦上添花。作者的整体设计,上游意识的观点那是信服的不得了,有识之士
1 有用 豆瓣用户 2022-03-22 00:30:33
进入市场竞争是创新的动力。很多人对于竞争有误解,无脑呼吁国内外企业公平竞争。但最公平的竞争是所有企业起步点一致,而现实中的“公平竞争”多是垄断者排挤后进者的借口,结果就是整个国家的市场被国外企业把持。但竞争又是必要的,这就需要限制范围,即在打击国外垄断企业的同时,鼓励国内企业激烈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能跟国外巨头抗衡的民族企业,日本韩国的崛起就是靠类似的“贸易保护”,他们当年的政策依旧有据可查。... 进入市场竞争是创新的动力。很多人对于竞争有误解,无脑呼吁国内外企业公平竞争。但最公平的竞争是所有企业起步点一致,而现实中的“公平竞争”多是垄断者排挤后进者的借口,结果就是整个国家的市场被国外企业把持。但竞争又是必要的,这就需要限制范围,即在打击国外垄断企业的同时,鼓励国内企业激烈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能跟国外巨头抗衡的民族企业,日本韩国的崛起就是靠类似的“贸易保护”,他们当年的政策依旧有据可查。连创新强国美国都在玩贸易保护这一套,否则不会对阿尔斯通和华为下手。大家对国内某些垄断企业诟病很多,就是因为他们在“保护”之下,甚至不用面对本国企业的竞争。国家制定战略不能像某些消费者一样短视,只追求国外企业承诺的短期性价比,一旦失去自主创新能力,留给我们的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到时候受罪的反而是老百姓。 (展开)
0 有用 hermes 2024-11-18 11:29:39 山东
老师很厉害,不过现在看已经是发展事实
0 有用 邹磊 2024-11-13 20:04:35 广东
读完《走向自主创新》,是路风20年前的几篇课题报告,包含汽车、飞机、通信、VCD等行业中国的自主创新。很佩服作者20年前就看汽车行业的根本问题。有两点不赞同作者。1,作者认为组织是创新的关键,但是没有看到体制的问题,书中自主创新的国企现在基本上灰飞烟灭了,只有民企才能扛得起自主创新的大旗;2,作者是体制内的,呼吁国家政策支持,但其实国家什么都不管,才是对创新最好的政策。
0 有用 混沌与初 2024-11-13 20:01:20 辽宁
考虑到这些报告的时间在近二十年前 对比今日中国的产业升级和面对的科技战等现状 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国士之谋
0 有用 琦哥 2024-11-10 11:49:13 四川
路风的理论与预测,放到当下,一一验证,高瞻远睹,这四个字,他当仁不让!理论与现实经验数据实例结合,他当年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大声疾呼的报告,相信打动了政策的制定者,也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当下的经济和生活,是于国于民做出了贡献的专家学者。全书读来令人心潮澎湃,语言文字也生动,不枯燥乏味!
0 有用 人不流氓枉少年 2024-10-20 16:22:28 上海
路风教授高瞻远瞩,从2000年代初就开始强调自主创新,当时大多数人要么是真的被国际化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忽悠瘸了,要么是别有用心,最终还是2019年特朗普一巴掌打醒了所有人。幸好国家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大飞机项目,押注电动汽车,坚持3g4g中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