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原作名: 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
译者: 潘驿炜 / 黎潇逸
出版年: 2019-8
页数: 224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818980
内容简介 · · · · · ·
成年人的词典里,没有容易二字。
无论你现在是20岁还是70岁,你都可能觉得已经过去的人生里出了一些岔子,其中有的部分无法修补,有的令人懊悔。
你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跳槽过于频繁,也有可能你正为要不要生孩子而纠结,或正在出轨边缘徘徊。
当你选择了一个方向、一份职业、一种生 活方式甚至一个人,也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
那些可能性让人着迷,甚至勾引你放弃现有的生活重新来过。
重启毕竟是一个高成本的选择,人生不是一场随时存档读档的游戏,在这之前你需要充分模拟、推演、检查,做好准备再上路。
这本书就是为这样的顾虑而准备的,它写给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
你能在这里快速学习哲学家如何给不同的事物赋分,表彰它们给予人生的不同价值,看到哲学家如何从自己的中年危机里突围,他们甚至写过多篇论文探讨是不是应该放弃上面提到的其他可能性。
即使你不打算改写人生,或者...
成年人的词典里,没有容易二字。
无论你现在是20岁还是70岁,你都可能觉得已经过去的人生里出了一些岔子,其中有的部分无法修补,有的令人懊悔。
你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跳槽过于频繁,也有可能你正为要不要生孩子而纠结,或正在出轨边缘徘徊。
当你选择了一个方向、一份职业、一种生 活方式甚至一个人,也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
那些可能性让人着迷,甚至勾引你放弃现有的生活重新来过。
重启毕竟是一个高成本的选择,人生不是一场随时存档读档的游戏,在这之前你需要充分模拟、推演、检查,做好准备再上路。
这本书就是为这样的顾虑而准备的,它写给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
你能在这里快速学习哲学家如何给不同的事物赋分,表彰它们给予人生的不同价值,看到哲学家如何从自己的中年危机里突围,他们甚至写过多篇论文探讨是不是应该放弃上面提到的其他可能性。
即使你不打算改写人生,或者觉得人生过于乏味,这本书也能帮你换种思路,继续生活。
【编辑推荐】
★ 达标式的都市人生缺点东西
在都市搏斗的人们有着一些共享的人生目标,例如升任高管、创业上市或拿到教职,接下来则是安家落户、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女)……很多人耗费半生完成了这些但仍然没觉得“岁月静好”,这本书会提醒你,这种达标式的人生缺了点什么。
★ 零风险的重启预案
导演/医生/诗人/企业家……人生的无数选择每次只能取其一二,当你行至途中想要重新来过或者开启不同的人生,必然担心自己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能够获得什么回报。这本书会以作家和哲学家的虚构故事、实际案例和思想实验来为你解答困惑,整个过程如存取游戏进度般可在躺椅中完成。
★ 适合90后的“青年危机”自我诊疗手册
90后正在遭遇青年危机,当一年换两份工作成为年轻人的常态,我们更需要想清楚,选择不同的工作和方向意味着什么,必须为此放弃什么。
★ 无门槛的哲学工具书
本书会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哲学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没有技术门槛或专业壁垒,普通读者能够理解使用。
【名人评价】
笔调简洁而富于黑色幽默,这本书是高级人生技巧的哲学富矿,它也提供了富于反思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消解空虚感和和懊悔这些常伴随中年而来的感受。
——吉姆•霍尔特,《世界为何存在?》作者
作为一个自7岁以来就和中年危机形影不离的人,我觉得这本书给人教益和安慰。如果它不能帮你缩减腰围或者避开死亡,这恰恰说明了它是通往空虚路上一份友善的指南,如同一个忠实的伴侣或者宠物。它甚至能让你理解变成一个42岁的中年人的优点,至少它对我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约书亚•弗里斯,布克奖短名单《曼哈顿的孤独诊所》作者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基兰•塞蒂亚(Kieran Setiya),终身哲学教授,执教于MIT哲学系,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领域为行动理论、伦理学及知识论,已在MIT、牛津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多种学术著作。目前正值中年。
译者简介
潘驿炜,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科学与社会。
黎潇逸,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文学理论。
目录 · · · · · ·
Chapter 1 这就是全部?
我们为解决问题而奔忙,但最好的情况是,问题起初就不存在。如果是那样,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Chapter 2 错失
人们讨厌做决定,选择常常意味着顾此失彼。选择了一种可能、一种路线,你往往也永久地放弃了别的可能。人们羡慕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好像所有的可能性都还在。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Chapter 3 悔恨
· · · · · · (更多)
Chapter 1 这就是全部?
我们为解决问题而奔忙,但最好的情况是,问题起初就不存在。如果是那样,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Chapter 2 错失
人们讨厌做决定,选择常常意味着顾此失彼。选择了一种可能、一种路线,你往往也永久地放弃了别的可能。人们羡慕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好像所有的可能性都还在。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Chapter 3 悔恨
如果你的人生过得相当不顺意,总想着其他可能性,有什么理由能让你继续眼前的生活?
Chapter 4 一些期盼
爱至少有两个面向,一是对生命价值的认可,一是希望把最好的东西都给所爱之人。平时两者也许相安无事,但面对临终的亲友矛盾就会浮现,你是希望他/她安乐逝去,还是继续活着?
Chapter 5 活在当下
人生就像是在跑步机上一般枯燥地重复,目标一一完成却毫无成就感。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觉,问题可能出在“当下”这个环节。
尾声
补充阅读 中年危机小史
致谢
注释
· · · · · · (收起)
喜欢读"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的人也喜欢 · · · · · ·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一个哲学家的自我和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尽管作者在作品中讲述了自己可能发展的方向,医学、诗歌和哲学,但是我还是无比羡慕他选择的哲学方向,有太多的先哲和理论方法能够帮助应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他当前面临的中年危机。 从作品中能简单的窥视或者说揣测一下作者的生活:麻省理工哲学系教授,生活在自己满意的“中... (展开)>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奖券的选择大家的第一直觉是选哪个。 | 来自夏有凉风冬听雪 | 2022-11-06 20:39:0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7.2分 47人读过
-
-
Nutrimenti (2018)暂无评分
-
春山 (2024)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只读书名不读书 (五月微蓝)
- 理想国2019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 高熹书籍设计 (米沙)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总有那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送你到这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陆离 2019-10-12 21:53:46
叔本华抄吠陀,您抄叔本华。最后解决方法是冥想+说明“中年危机是人为虚构的概念”这样人尽皆知的事实。
28 有用 芒夏 2019-07-26 11:42:30
用原名中年哲学指南的话大概会不太好卖hhh不过这书不止适合真正中年年龄的人,我等保温杯泡枸杞的秃头中年少女也该看起来了!感谢阿七&PANDA
91 有用 夏川 2019-08-30 23:00:41
你中年了,你觉得不幸福、工作没意义(第1章),自然想到若干年前错失的选择,觉得也许那样做你就会幸福了(第2章),当然,你也许会想到多年前的后悔事情,半夜觉得梅花开满了南山,忍不住想按下时光倒退的按钮回到当初(第3章),但是你都不会做。你只是日复一日工作,偶尔突然意识到再过二三十年自己就要死了(第4章)。最终,你走到最难的问题前面:人生无趣而无意义了(第5章)。出轨也带来不了长久的激情,叔本华愁眉苦... 你中年了,你觉得不幸福、工作没意义(第1章),自然想到若干年前错失的选择,觉得也许那样做你就会幸福了(第2章),当然,你也许会想到多年前的后悔事情,半夜觉得梅花开满了南山,忍不住想按下时光倒退的按钮回到当初(第3章),但是你都不会做。你只是日复一日工作,偶尔突然意识到再过二三十年自己就要死了(第4章)。最终,你走到最难的问题前面:人生无趣而无意义了(第5章)。出轨也带来不了长久的激情,叔本华愁眉苦脸地在你耳旁说:生命就像一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怎么办?专注地煮土豆,然后吃土豆、洗锅,然后看书里给的答案吧。 (展开)
9 有用 孙皎皎 2019-09-08 20:48:42
打五星的人是认真的吗???
86 有用 赫恩曼尼 2020-04-14 12:25:09
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教授写的一本通俗读物,原标题是《中年:哲学指南》,表面在讲中年危机,但其实是探讨如何过不至于悔恨的生活。非常受启发的是:人人都追求幸福,但悖论在于,只有把心思放在自身幸福以外的事,比如他人、工作、艺术,不把幸福本身当作目的,才更有可能抵达幸福的理想。毕竟人生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正如幸福并不等同于得偿所愿,失意基本上是生活的常态——看,我们努力克服的,恰恰构成了生活本身。有时... 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教授写的一本通俗读物,原标题是《中年:哲学指南》,表面在讲中年危机,但其实是探讨如何过不至于悔恨的生活。非常受启发的是:人人都追求幸福,但悖论在于,只有把心思放在自身幸福以外的事,比如他人、工作、艺术,不把幸福本身当作目的,才更有可能抵达幸福的理想。毕竟人生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正如幸福并不等同于得偿所愿,失意基本上是生活的常态——看,我们努力克服的,恰恰构成了生活本身。有时候追逐价值的过程反而意味着自我毁灭,你努力完成一件事的结果,是将这件事逐出生活。因而不能过度专注于终结性的活动,比如过于明确的目标,而是在那些非终结性的、一以贯之的事务上修炼自己,比如观看、思考、理解、无目的的漫步。计划驱动型的人生容易自我颠覆,西西弗未必感到了幸福。如果人生注定遗憾,那不如跳舞吧。 (展开)
0 有用 六月雪 2024-12-06 07:41:03 上海
1.不要过于执着于“自我”。越是整天想着“我一定要幸福”“我一定要最多的幸福”,就越有可能感到不幸、遗憾、悔恨。尝试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和幸福之外的那些事情本身,在这些事情中寻找意义,我们反而会感到更加幸福。 2.我们要去寻找那些本身具有价值,而不是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事情,比如享受和家人、朋友共度时光,享受学习新的知识,享受文学、艺术,当然还有哲学思考。
0 有用 锦年 2024-12-03 22:02:03 上海
郭为推荐的 看看
0 有用 方人也 2024-11-27 21:40:33 云南
中年危机的哲学
0 有用 Sylvestre 2024-11-19 01:14:46 德国
我就是一个重返18岁回学校读本科的家伙。我从不认为我重来是为了一种世俗意义上的更好的现在,而是人生在世这么一遭已经辜负自己的内心14年,至少在剩余的日子里试着在每一天对得起自己的本心。更何况我的问题并不是三个都喜欢的方向里选一个。
0 有用 豆友psPljLRV6E 2024-11-07 14:26:11 浙江
接受“有死性”,放弃对永生的渴望。分离爱和依恋。寻找终结性状态以外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