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维特根斯坦笔记(修订本)
译者: 许志强
出版年: 2020-9
页数: 332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8203302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维特根斯坦笔记(修订本)
译者: 许志强
出版年: 2020-9
页数: 332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8203302
内容简介 · · · · · ·
《文化和价值:维特根斯坦笔记》(修订本)汇集了从 1914 年至 1951 年间维特根斯坦随手所作的笔记。这些段落贯穿他的一生,虽然大多只是寥寥数语,却内容丰富,涉及哲学、宗教、历史、科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美学、艺术、音乐、道德等众多领域。既有自我省思,又有仿佛浩瀚无垠的诘问,令人得以从不同维度理解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面貌。
此次修订本译者认真地参照英译本重新润色修改了译文, 并且把前后译本的不同之处以脚注形式列了出来,撰写序言,将本书的几个版本做了详细说明。
另外,为这本书做了5份书签,随机插入书中。
作者简介 · · · · ·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1889一1951),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主要研究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数学哲学等。1929年于剑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成为三一学院研究员,1939年继任G.E.摩尔在剑桥的教授职位。1947年辞去教授职务,在爱尔兰乡村专门从事哲学研究。
目录 · · · · · ·
1914——1931
1932——1937
1938——1946
1947——1951
1932——1937
1938——1946
1947——1951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太软弱、太怯懦和太懒散,以致不能得到任何事物的意义。伟大人物的勤奋是他们的力量的一个标志,常常是与他们内心的丰富相分离的。 读者所读的东西可能都是他自己留下的东西。几乎我的全部著作都是我对自己的独白。我所说的种种事情都是我与我自己的密谈。 <原文开始> 你必须承认自己风格上的缺点,差不多就象你自己脸上的瑕疵。 决不要登上荒芜的聪明高峰,而要下到绿色的愚蠢山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九四八年 -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是爱。假设你精神分裂地说:他不爱,他不能爱,他拒绝爱 --- 差异在何处呢? “他拒绝...”意味着:这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然而,谁会想说拒绝爱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关于爱的摘录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文化和价值:维特根斯坦笔记(修订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文化和价值:维特根斯坦笔记(修订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文化和价值:维特根斯坦笔记(修订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中译者序里的几个可疑之处
我不是早期分析哲学史专家,但是感觉中译者序中有很多可疑的地方。 维特根斯坦早期所坚持的逻辑经验主义和后期所坚持的日常语言哲学是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两个不同流派。 ——是否能说维特根斯坦坚持"逻辑经验主义”似乎存疑,早期维特根斯坦与逻辑经验主义是有区别的。日常语言哲...
(展开)

从《文化与价值》中汲取到的(关于本文所作摘录)
1 科学是一种使人重新入睡的手段。 2 文化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人的价值的消失,它只不过意味着这种价值赖以得到表达的某些手段的消失。 3 对某人谈论一些他不懂的事情,那是无意义的,即使你补充说他不能理解(这经常发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 4 如果你不愿...
(展开)
> 更多书评 4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8.4分 1793人读过
-
Wiley-Blackwell (1998)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1)7.9分 350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8.3分 27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启真馆2020年新书 (北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左派的理论武器 (免孑)
- 记性是个好东西,可惜我没有 (无糖捣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0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化和价值:维特根斯坦笔记(修订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aranoid 2021-12-09 23:50:23
维特说他的作品是写给特定的能读懂他的读者的,我勉强算是这本零碎笔记中一部分文字的读者,而那也不是因为什么智识。今天跟导师聊天的时候说到,我认为有些议题是重要的,只是不应该用“哲学”去讨论,除非在取消了哲学的意义上谈论哲学。我的意思是——“智慧是灰色的,生活和宗教(我会说爱)充满色彩”,但这个命题只有从毕生追求智慧的人(例如维本人)口中说出才有意义。真正重要的东西无法被谈论,甚至无法被追求,它或许确... 维特说他的作品是写给特定的能读懂他的读者的,我勉强算是这本零碎笔记中一部分文字的读者,而那也不是因为什么智识。今天跟导师聊天的时候说到,我认为有些议题是重要的,只是不应该用“哲学”去讨论,除非在取消了哲学的意义上谈论哲学。我的意思是——“智慧是灰色的,生活和宗教(我会说爱)充满色彩”,但这个命题只有从毕生追求智慧的人(例如维本人)口中说出才有意义。真正重要的东西无法被谈论,甚至无法被追求,它或许确实只能作为某种命运的恩典而出现 (展开)
2 有用 sweetfire 2021-02-24 01:29:28
除了敬重他持续地与历史、宗教与天才的重担缠斗,没有其他特殊感觉(但猛然发现今天读完的这两本作者全都是犹太血统的非直人😅
0 有用 分明非夢亦非煙 2022-08-02 12:05:52
“脸是身体的灵魂。” “人是人的灵魂的最佳图画。”
2 有用 非虛構 2022-06-07 23:34:41
價值是被興趣限制的對象和價值是被限制的興趣對象之間的界限並不像咋看起來那麼精細微妙。在價值是被興趣限制的對象這種觀點看來,某些東西很明顯是被它們所激發的興趣限制的。我們回顧一些觀點:只有那些有目的性的東西才算是能引起興趣的東西;只有理想的意味著實際上能激起慾望時,善才是理想的;有價值的東西只是那些能激起人慾望的東西,但並非實際上激起慾望;具有價值的東西只是應該是的東西。在我們看來,存在於這些不同觀... 價值是被興趣限制的對象和價值是被限制的興趣對象之間的界限並不像咋看起來那麼精細微妙。在價值是被興趣限制的對象這種觀點看來,某些東西很明顯是被它們所激發的興趣限制的。我們回顧一些觀點:只有那些有目的性的東西才算是能引起興趣的東西;只有理想的意味著實際上能激起慾望時,善才是理想的;有價值的東西只是那些能激起人慾望的東西,但並非實際上激起慾望;具有價值的東西只是應該是的東西。在我們看來,存在於這些不同觀念中的繆誤是:設想某些東西具有對人做出反響的性質,或者把價值領域局限在哲學家最關心的問題上。根據善是被限制的興趣的對象這種觀點,只有那些成為興趣的對象,但又以某種方式與其它性質有別時,才能被認為是有價值的。我們可以說,只有與上帝的意志或自然和諧一致的慾望或興趣才可以稱之為實在的興趣,決定價值的慾望。 (展开)
3 有用 a la de la 2021-04-09 11:00:21
昨天忘标了,读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想法,很棒。然而也不过如此。他对音乐认识得很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