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维特根斯坦笔记》又名《杂论集》、《文化与价值》,是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从25岁直到他去世为止所作的格言式笔记精选集,由维特根斯坦的密友、弟子和遗嘱执行人冯·赖特教授选编而成,内容涉及音乐、建筑、哲学、文学、宗教等不同范畴。
作者简介 · · · · · ·
维特根斯坦(1889~1951年),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剑桥大学从学于B.罗素。192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成为三一学院研究员。1939年继承G.E.摩尔在剑桥的教授职位。1947年辞去教授职务,在爱尔兰乡村专门从事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为逻辑分析哲学、核心是图式说:后期以语言游戏说代替图式说。以语言分析代替了逻辑分析,以日常语言代替了理想语言。他这一时期的哲学对日常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有较大影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太软弱、太怯懦和太懒散,以致不能得到任何事物的意义。伟大人物的勤奋是他们的力量的一个标志,常常是与他们内心的丰富相分离的。 读者所读的东西可能都是他自己留下的东西。几乎我的全部著作都是我对自己的独白。我所说的种种事情都是我与我自己的密谈。 <原文开始> 你必须承认自己风格上的缺点,差不多就象你自己脸上的瑕疵。 决不要登上荒芜的聪明高峰,而要下到绿色的愚蠢山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九四八年 -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是爱。假设你精神分裂地说:他不爱,他不能爱,他拒绝爱 --- 差异在何处呢? “他拒绝...”意味着:这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然而,谁会想说拒绝爱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关于爱的摘录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维特根斯坦笔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维特根斯坦笔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中译者序里的几个可疑之处


从《文化与价值》中汲取到的(关于本文所作摘录)
> 更多书评 41篇
-
维特根斯坦在当代可算是最重要的哲学家(可能没有之一),他的《哲学研究》也被评为近五十年来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参见豆列 [http://www.douban.com/doulist/165269]),可见他在西方的地位。然而他在中国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度,特别是在大众中。在哲学的热度达到顶峰的八十年代,他却在中国的哲学界销声匿迹,其实他在四十年代便被带到中国。总而言之,他不是受大众欢迎的哲学家,他讨论的问题大众也不感兴趣。因此有人说,维... (1回应)
2011-06-11 23:10:16 16人喜欢
维特根斯坦在当代可算是最重要的哲学家(可能没有之一),他的《哲学研究》也被评为近五十年来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参见豆列 http://www.douban.com/doulist/165269),可见他在西方的地位。然而他在中国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度,特别是在大众中。在哲学的热度达到顶峰的八十年代,他却在中国的哲学界销声匿迹,其实他在四十年代便被带到中国。总而言之,他不是受大众欢迎的哲学家,他讨论的问题大众也不感兴趣。因此有人说,维特根斯坦是面向哲学家的哲学家。 一切从语言说起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可以分成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两者的差别甚至使他的著作好像出自两个人之手。然而其中有一条线索贯穿这两个阶段,那就是语言问题,准确的来讲,是语言与哲学的关系,这种哲学主要是指形而上学。前期注重的是语言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所表达的东西是有限的,而哲学问题恰恰就在语言世界之外。因此,哲学问题就属于不可言说的范围,哲学问题应该在我们的语言中消失。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强调的是语言的多样性,认为哲学问题源于哲学家未能理解日常语言的多样性而产生了对语言的误用,并在运用语言的时候背离了它的日常用法。这个观点下面会仔细的说,总而言之,当我们了解了语言的特性,哲学问题就会随之消失。用两句话总结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的语言观,那就是有些事我们不能说,而有些事我们不能说清楚。 他的书适合一些话多或者爱较真的人来读。读了他的书,我发现我的话少了,不知是不是好事,不过同时废话也少了,而且发现别人的废话也不少。 要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所针对的标靶,只需看一下高中的政治课本就可以了。例如马克思建立的那种用一个理论就可以把天下所有事情都解释一通的体系,显然就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反对的哲学企图,而教科书上例如“矛盾”、“物质”之类的说法则显然违背了这些词的日常用法。我曾在教科书上看见过一个论证:3-2=1,式子中3和-2一正一负,构成矛盾,最后得出结果1,这证明了数学在矛盾中辩证地运动。事实上,在我们对矛盾的日常用法中,我们会说如果得出3-2既等于1又等于3,那就是矛盾,我们却从不会说3-2=1里面有“矛盾”。 当然,他针对的并不仅仅是马克思,而是一种唯理主义传统,它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可通过理性弄清,我们也可以通过语言精确的阐释一切事物。 介绍几本书 1、哲学研究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15184/?i=0 如果你没时间只能看他的一本书,那我建议你看这本。实在太忙的话,那看前面几十页就可以使你获益良多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纠正我们使用语言的错误的过程。 我们经常都会提出像“xx是什么?”这种形式的问题,例如生命是什么。维特根斯坦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要理解生命的“本质”,而是要理解“生命”这个词的用法。两个优秀的生物学家也会为病毒是不是生命而争吵,其实他们都很了解病毒,只是他们对生命这个词的用法有分歧罢了。这不是生物问题,而是语言问题。很多哲学问题其实也是一种语言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这种情况,A和B在争论C是不是好人,他们对C做过什么事都很清楚,没有分歧,然而他们还是会争吵,其实也只是因为他们对好人的定义有不同而已。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很多争论都没有进入问题的实质。 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他得出了这个结论,这只是他整本书的一个起点而已,后面还有很多重要的观点,碍于能力所限就不说了。提一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家族相似”论点。我们经常用一个词指代一类事物,如用金属来指金、银、铜等物质,马来指白马黑马等多种马,似乎各个事物因为有一种本质的相似,所以我们要用一个词称呼他们。维特根斯坦认为这只是一种“家族类似”,一类事物就象一个家族,他们的样子有些相似,然而他们的行为、思想却很可能有很大不同。例如,我们习惯把文化分成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类,似乎两者之间有一道鸿沟。然而在东方文化内部果真有种本质上的共同点吗?老子与孔子的区别要比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区别要少吗?也许看了哲学研究,我们会对一切以集体名义作出的行为保持警惕。 2、论确实性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13410/?i=0 这本书是他的遗作,比哲学研究还要凌乱,然而如果你已经对它感兴趣,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这本书围绕着一些我们称之为公理的东西而展开,例如物质在我看不到的时候依旧存在、每个人都有父母。维特根斯坦研究我们为什么会确信这些命题,他认为并不是这些命题无法怀疑,而是我们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怀疑没有意义,因为如果我们怀疑,我们就无法生活。例如我们原本可以怀疑自己其实身处黑客帝国,这理论上完全有可能,但你如果真的这么想,我们就会以为你是疯子,因为你的怀疑触及了生活的根本。相反,怀疑相对论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相对论还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尽管你的怀疑已被很多实验否定。 3、逻辑哲学论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05354/ 前期代表作。可以找到很多适合用作签名档的警句,可是不推荐阅读,在现在看来,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不大。 终于写完了,算是对思想的一次整理吧,大脑的混沌状态终于要结束了...
1回应 2011-06-11 23:10:16 -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是爱。假设你精神分裂地说:他不爱,他不能爱,他拒绝爱 --- 差异在何处呢? “他拒绝...”意味着:这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然而,谁会想说拒绝爱呢?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爱,为它做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但是购买它让任何牺牲都变得不值得。 设法被爱而不是被钦佩。 也许可以说:只有爱才能相信复活。或者说:这是相信复活的爱。 这个讯息(福音书)是被一个信仰着的(即爱着的)人掌握的:没有任何别的,这就是...
2019-02-15 06:02:03 6人喜欢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是爱。假设你精神分裂地说:他不爱,他不能爱,他拒绝爱 --- 差异在何处呢? “他拒绝...”意味着:这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然而,谁会想说拒绝爱呢?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爱,为它做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但是购买它让任何牺牲都变得不值得。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设法被爱而不是被钦佩。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也许可以说:只有爱才能相信复活。或者说:这是相信复活的爱。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这个讯息(福音书)是被一个信仰着的(即爱着的)人掌握的:没有任何别的,这就是这个“理所当然之真实”的确定性所在。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告诉一个人他不理解的东西是毫无意义的,即使你补充说明他也将不能理解它。 (这常常发生在你爱的人身上。)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悲剧性地坚持,对抗性地坚持在一种爱情的悲剧状况下,在我看来是一种异乎寻常的非理想状况。 这是否意味着我的理想状况是软弱的? 我不能也不应该加以判断。 如果它是软弱的,那么它就是坏的。 我相信我从根本上有一个温和而且冷静的理想。 但是上帝请你保佑我的理想免于软弱和夸大的激情!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回应 2019-02-15 06:02:03
-
筝吹旬 (无知无耻近乎勇,撒泼逆切最有理)
那些聆听小孩的哭声并且了解其含义的人都将懂得,那里潜伏着各种心灵的力量,那是跟我们通常的想象截然不同的可怕力量,深深的愤怒,毁灭的痛苦和欲望。 哥白尼或者达尔文真正的成就不是发现了一种真实的理论,而是发现了一种丰富的新观点。 野心是思想的死亡。 【因它是一种思想上的暴力。 幽默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2012-09-28 21:08:12 1人喜欢
-
1 我不让自己受到影响,这就很好! 2 每天早晨,你都得重新扒开死气沉沉的瓦砾,一边触及温暖鲜活的种子。 9 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热情来提升它,但这并没有给予别人以那样的权利,拿它来与我们对质。 20 善待某个不喜欢你的人,你不仅要有好脾气,而且还要非常得体。 99. 苏格拉底是个怀疑主义者,也是个虚无主义者吧。他不告诉我们知道什么,虽然有希望,但是,他还是不告诉我们什么。 103 也许,凡是做成某个重要作品的人都有...
2014-12-11 20:21:41
1 我不让自己受到影响,这就很好! 2 每天早晨,你都得重新扒开死气沉沉的瓦砾,一边触及温暖鲜活的种子。 9 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热情来提升它,但这并没有给予别人以那样的权利,拿它来与我们对质。 20 善待某个不喜欢你的人,你不仅要有好脾气,而且还要非常得体。 99. 苏格拉底是个怀疑主义者,也是个虚无主义者吧。他不告诉我们知道什么,虽然有希望,但是,他还是不告诉我们什么。 103 也许,凡是做成某个重要作品的人都有一种极富想象力的构想——一个梦想——关于这个作品如何得以进一步地展开;但虽说如此,要是事情真的是依据他的梦想来实现,那倒是很奇怪了。当然,不相信你自己的梦想,这在如今的时代是容易做到的。 104有些事物看起来就像是坏句子能够成为好句子的胚胎一样。 鉴赏力是感受力的精炼;但是感受力没有做任何事情,它纯粹是接受性的。 一个不会撒谎的人已经是有足够的独创性了,因为任何值得向往的创造力毕竟不可能是一种 105 聪明的把戏,抑或一种个人的怪癖,不管它是如何表现的。 107 有人会经常地忘记下达到基础。有人不会打出足够深的问号。(有些人心中充满了叹号,却连一个问号都没有。) 112 当你在从事哲学时,你必须降入到原始的混沌之中,并且要在那里安之若素。 116 乌合之物:例如民族感情。 124 我是太柔和,太脆弱,也是太懒散了,干不成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127 专心致志地看是困难的。而且专心致志地看而又神秘都没有看见,或者老在想着看着看见什么而又没有能够看清楚,这都是有可能的。只有当你看不见任何东西时,看才能够让你疲倦。 当你无法解开一团缠结时,对你来说,最明智的事情是认识到这一点;最体面的事情,就是去承认。 129 我的才能之一就是我始终有这样的才能,把本来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当做是乐意去做的。 132 幽默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所有,如果我们说幽默在纳粹德国被扑灭了这句话是对的,那并不是指人们没有处在好心情之中,而是指某种更深刻、更重要的东西。 146 一个时代误解另一个时代,而且是一个小小的时代用它自己下流的方式误解所有其他的时代。
回应 2014-12-11 20:21:41 -
龙在田 (时间看的见)
一个新词就像是一粒新鲜的种子,播在讨论的土壤里。1929 我写的每一个句子都在力图说出整个事物,也就是说,相同的事物一再地重复,好像它们都只不过是从一个对象可见的不同角度所获致的见解。1930 天才并不比任何一个诚实的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特殊的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至燃点。1939-1940 除了自然,不要把他人的例子当作你的指南!1941 不要害怕胡说八道,但你得留神倾听你的胡说八道。1947 思想慢慢上升到表面,就...2015-01-30 23:29:37 2人喜欢
一个新词就像是一粒新鲜的种子,播在讨论的土壤里。1929 我写的每一个句子都在力图说出整个事物,也就是说,相同的事物一再地重复,好像它们都只不过是从一个对象可见的不同角度所获致的见解。1930 天才并不比任何一个诚实的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特殊的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至燃点。1939-1940 除了自然,不要把他人的例子当作你的指南!1941 不要害怕胡说八道,但你得留神倾听你的胡说八道。1947 思想慢慢上升到表面,就像水泡一样(有时,你仿佛可以看见一个思想,一个观念,就像遥远的地平线上一个模糊的点;尔后它常常以惊人的速度逼近)。1947 不要一动不动地呆在荒芜的聪明的高峰,而是要下到绿色的愚蠢的山谷。1948 我不相信莎士比亚能和其他的诗人相提并论。也许他是一个语言的创造者而不是一个诗人?1950
回应 2015-01-30 23:29:37 -
Tumis (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一木耐温存)
写一出悲剧其实都会以这样的语言开头:“本来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不是——” (如果他衣服的一角没有被机器咬住的话呢?) 但那肯定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悲剧在于向我们显示这样一点:一次遭遇便能决定人的一生。 人生本来不就是由一连串的遭遇构成的吗,不停被新的遭遇从以往的遭遇中拉出。人生不能由某次遭遇所决定,但这一次遭遇也许足以决定一个悲剧。 人类的凝视具有一种力量,它赋予事物以价值,但也提高它们的价格。 ...2016-08-27 16:16:22 1人喜欢
写一出悲剧其实都会以这样的语言开头:“本来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不是——” (如果他衣服的一角没有被机器咬住的话呢?) 但那肯定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悲剧在于向我们显示这样一点:一次遭遇便能决定人的一生。 引自 1 人生本来不就是由一连串的遭遇构成的吗,不停被新的遭遇从以往的遭遇中拉出。人生不能由某次遭遇所决定,但这一次遭遇也许足以决定一个悲剧。
人类的凝视具有一种力量,它赋予事物以价值,但也提高它们的价格。 那些聆听小孩的哭声并且了解其含义的人都将懂得,那里潜伏着各种心灵的力量,那是跟我们通常的想象截然不同的可怕力量,深深的愤怒,毁灭的痛苦和欲望。 假如有人认为他已经解决了人生的问题,并且自以为万事都很容易时,那么,只需回想过去有过那么一段日子这个“答案”一直都是蒙在鼓里的,他就能明白,现在的想法是错误的。但那时也一定生活得不坏,对那时的状况来讲,现在的答案似乎是偶然的。逻辑研究同样也是如此。加入逻辑(哲学)的问题有了一个“答案”,我们便应当告诫自己,过去有段时间一直都没有得到解答(即使那个时候人们也应当知道该如何生活和思考)。 我的思维活动,像每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一样,粘贴着我早期(凋谢的)思想萎缩了的残余物。 我的理想是某种程度的冷漠。庙宇给激情提供了一个不受干扰的场所。 我写的每一个句子都在力图说出整个事物,也就是说,相同的事物一再的重复,好像它们都只不过是从一个对象可见的不同角度所获致的见解。 如果我对自己应该怎样开始写一本书没有把握,那是因为,我对某些东西仍然不很清楚。因为我希望先从哲学的原始资料着手,书面语和口语的句子,先从一定程度上的书本着手。眼下,我们正处在“万物皆在流变”的困境之中,或许,这正是出发点所在。 假如某人仅仅领先于他的时代,有一天时代会赶上他。 格里尔柏尔策尔说:“在远方巨大的目标之间徘徊是多么的容易,抓着眼前孤独的事物是多么的困难——” 基督教中的上帝似乎这样对人们说:不要上演悲剧,也就是说,不要在人间扮演天堂和地狱。天堂和地狱是我的事情。 人们经常在讲,一种新的宗教给旧宗教的神打烙上魔鬼的印记。然而事实上,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已经变成了魔鬼。 弗里达·香茨 雾天。灰色的秋日中我们出没 欢笑声显得浑浊; 今日的世界是那么寂静, 好像已在昨夜死去。 赤金的树篱中, 雾的怪兽在酝酿着; 白昼沉沉睡去。 白昼不愿醒来。 引自 1 回应 2016-08-27 16:16:22
-
我曾说过的这句话或许恰如其分:先前的文化将变成一堆废墟,最后变成一堆灰烬,但精神将在灰烬的上空萦绕盘旋。 今天,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和一个蹩脚的建筑师的区别在于,蹩脚的建筑师屈从每一种诱惑,而优秀的建筑师则予以抵制。 似乎今天的闪电比两千年前的更加陈腐,更缺少震撼。 假如某人仅仅领先于他的时代,有一天时代会赶上他。 可喜的是,人体的各个部位有不同的温度。 没有人愿意冒犯他人;因此,只要别人没有显出被冒犯...
2021-04-24 09:57:20
我曾说过的这句话或许恰如其分:先前的文化将变成一堆废墟,最后变成一堆灰烬,但精神将在灰烬的上空萦绕盘旋。 今天,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和一个蹩脚的建筑师的区别在于,蹩脚的建筑师屈从每一种诱惑,而优秀的建筑师则予以抵制。 引自第7页 似乎今天的闪电比两千年前的更加陈腐,更缺少震撼。 引自第10页 假如某人仅仅领先于他的时代,有一天时代会赶上他。 引自第15页 可喜的是,人体的各个部位有不同的温度。 引自第19页 没有人愿意冒犯他人;因此,只要别人没有显出被冒犯的样子,大家的感觉会更好些。谁都不喜欢面对一条受伤的长耳狗,受到它的质询。记住这一点。以耐心和忍耐(geduldig, duldend)去避开你所伤害的人,比像对待朋友那样地去接近他当然是容易得多了。为此你需要勇气。 引自第19页 每一出悲剧其实都会以这样地语言开头:“本来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不是——” (如果他衣服的一角没有被机器咬住的话呢?) 但那肯定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悲剧在于向我们显示这样一点:一次遭遇便能决定人的医生。 引自第21页 阅读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多么可怕的时间浪费!这些什么都没有证明、什么都没有澄清的争论究竟意义何在? 引自第23页 我确实使用钢笔在思维,因为我的头脑经常对我手写的东西一无所知。 引自第28页 每一位艺术家都受到别的艺术家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显示了那种影响的痕迹。但是,对我们来说,他的意义只在于他的个性。从别人那里继承的东西无非是一堆蛋壳。他人的存在应该使我们沉溺,但是,他们不会给我们提供精神上的养料。 引自第42页 记住好的建筑物给人的印象,那是在表达一种思想,它使人想要用一个姿态作出反应。 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脸是身体的灵魂。 在艺术中很难做到的是:有所言说,又等于什么都不说。 引自第41页 如果你使用逻辑的骗术,除了你自己你还能骗谁呢? 引自第44页 关于你自己,你不能写出比你自己更真实的东西了。那就是写自己与写外部事物之间的区别所在。你从自己拥有的高度来写出你自己。你没有站在高跷或梯子上,你只是光着脚站立着。 引自第58页 当我们老了,问题又从我们的指缝中滑落,就像我们年轻时那样。我们现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甚至都不能抓住它们了。 引自第71页 戏剧中的人物激起了我们的同情心,他们常常像是我们认识的人,像是我们所爱或所恨的人;《浮士德》第二部中的人物却丝毫没有唤起我们的同情心!他们从来都不像是我们感觉中熟悉的人,他们不像人类,而是像思想列队从我们身旁经过。 引自第72页 你不能够建造云彩。这就是你梦想的未来绝不会实现的原因。 引自第73页 正如在深度睡眠和浅表睡眠之间实际存在着区别一样,有深度产生的思想,有表面喧闹的思想。 引自第74页 想要思考是一回事,有思考的才能则是另一回事。 引自第77页 其实,一个男人的梦想几乎是从来不会实现的。 引自第99页 命运是自然规律的对立面。自然规律是你试图去揣测并加以利用的东西,但命运不是。 引自第107页 在睡梦中,甚至在我们醒后的很长时间里,梦中的言语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像它们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我们清醒的时候不能成为这个相同的幻觉主题吗?我有这样的印象,最近的这些日子我偶尔会倾向于这种幻觉。精神病人似乎常常是这个样子的。 引自第113页 乌合之物:例如民族感情。 引自第116页 我们的孩子还在学校里受着这样的教育,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糖是由碳、氢和氧构成的。不懂的人是愚蠢的。而那些最最重要的问题被隐瞒了。 引自第122页 读者自己能做的你就留给他自己去做。 几乎我全部的著作都是与我自己私下的交谈。我对自己所说的种种事情都是我与我自己的密谈。 引自第132页 一个平庸的作家一定会留意将粗糙的、不正确的表达方式过快地用正确的方式来替换。这么做他便扼杀了他原有的思想,这种思想至少还是一棵活着的幼苗。现在它被拔掉了,不再有任何的价值。他只好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去。而这棵可怜的小小的幼苗仍然还是有点儿价值的。 引自第134页 有人推究作家变得过时的原因。虽说那些作家一度算是很了得,当他们被时代的背景所强化时,他们的作品对人说出强有力的语言,反过来,没有了这种强化的力量,他们的作品就会死亡,好像丧失了赋予它们色彩的照明物一样。 引自第134页 只是当你的思考不兜圈子时,你有时才可以大踏步穿过问题的丛林径直步入到空旷之地,而在其他的时间里你沿着弯弯曲曲的“之”字形的小径游荡,这些小径根本不能通到外面的空地上。 引自第135页 人们没有相同的幽默感,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彼此之间没有默契的反应。这就像是某些人当中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一个人把球扔给另一个人,他应该接住之后扔回去。但有些人不是把球扔回去,而是把它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或者,有些人不能领悟别人的鉴赏力,这是怎么回事呢? 引自第140页 一个时代误解另一个时代,而且是一个小小的时代用它自己下流的方式误解所有其他的时代。 引自第146页 回应 2021-04-24 09:57:20 -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是爱。假设你精神分裂地说:他不爱,他不能爱,他拒绝爱 --- 差异在何处呢? “他拒绝...”意味着:这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然而,谁会想说拒绝爱呢?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爱,为它做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但是购买它让任何牺牲都变得不值得。 设法被爱而不是被钦佩。 也许可以说:只有爱才能相信复活。或者说:这是相信复活的爱。 这个讯息(福音书)是被一个信仰着的(即爱着的)人掌握的:没有任何别的,这就是...
2019-02-15 06:02:03 6人喜欢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是爱。假设你精神分裂地说:他不爱,他不能爱,他拒绝爱 --- 差异在何处呢? “他拒绝...”意味着:这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然而,谁会想说拒绝爱呢?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爱,为它做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但是购买它让任何牺牲都变得不值得。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设法被爱而不是被钦佩。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也许可以说:只有爱才能相信复活。或者说:这是相信复活的爱。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这个讯息(福音书)是被一个信仰着的(即爱着的)人掌握的:没有任何别的,这就是这个“理所当然之真实”的确定性所在。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告诉一个人他不理解的东西是毫无意义的,即使你补充说明他也将不能理解它。 (这常常发生在你爱的人身上。)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悲剧性地坚持,对抗性地坚持在一种爱情的悲剧状况下,在我看来是一种异乎寻常的非理想状况。 这是否意味着我的理想状况是软弱的? 我不能也不应该加以判断。 如果它是软弱的,那么它就是坏的。 我相信我从根本上有一个温和而且冷静的理想。 但是上帝请你保佑我的理想免于软弱和夸大的激情! 引自 关于爱的摘录 回应 2019-02-15 06:02:0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Wiley-Blackwell (1998)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1)8.2分 310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8.5分 283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8.2分 23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一湄私人书橱 (一湄)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逻辑学须看书籍 (斯宾诺莎的镜片)
- 阅读的秘密 (cellocello)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维特根斯坦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ignon松弛地 2010-01-07 22:06:20
157页薄薄小册子所隐含的信息量比一本500页的宏篇巨作更多,维特根斯坦是杂家
14 有用 红的因式分解 2010-08-26 14:00:25
读此书时,我猜维特根斯坦的星座。猜对了,果然是个金牛。
1 有用 挥着大刀の猫球 2012-04-25 16:59:43
忘记标了,基本上是在面馆吃泡椒牛肉米线的时候读完的。我对维特根斯坦最感兴趣的是私人感情流露的时候,结果发现编者说因为不知如何取舍所以就把私人的部分去掉了。真正的学者的生活都是浑然一体的好么,最见真性情的地方被你去掉了……再次确认和维老师气场不合,虽有洞见,但总是忙于和经常失去能指的语言与自己的想象缠斗,有种悲壮的坚韧又模糊的苍白感。我目前理解,伟大的天才或者说大师,意味着极度丰盛、极度锋利、极度坚... 忘记标了,基本上是在面馆吃泡椒牛肉米线的时候读完的。我对维特根斯坦最感兴趣的是私人感情流露的时候,结果发现编者说因为不知如何取舍所以就把私人的部分去掉了。真正的学者的生活都是浑然一体的好么,最见真性情的地方被你去掉了……再次确认和维老师气场不合,虽有洞见,但总是忙于和经常失去能指的语言与自己的想象缠斗,有种悲壮的坚韧又模糊的苍白感。我目前理解,伟大的天才或者说大师,意味着极度丰盛、极度锋利、极度坚韧、极度有悟性、极度大的内存……维特根斯坦似乎并不满足所有条件。总忍不住怀疑这么多人对他感兴趣不是因为他重要,而是因为他的怪让人好奇。这书也没流露出雪崩般的热情。不是专家,只是谈模糊的个人感受。虽然说了它许多不好,但这种片段式笔记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食间厕上读物~而且看完它之后我就改吃青椒肉丝炒饭了。 (展开)
0 有用 第五象限 2011-09-13 17:24:03
智慧,一片一片一片。
0 有用 丝绒陨 2010-11-24 11:58:09
零碎的,适合放在床头随手抄起读上两段
0 有用 十五月亮十六媛 2022-07-31 10:14:16
对不起,木有看懂捏。。。
0 有用 糖奇 2022-07-31 10:03:45
因为我太爱维特根斯坦以至于无法客观评价此书。
0 有用 三岛由静子 2022-06-29 19:08:56
完美人类的典范!!!谁能不爱!
0 有用 kibb 2022-03-07 15:07:04
除了自然,不要把他人的例子当做你的指南。 即使是最精微的鉴赏力,也与创造力无关。 在艺术中很难做到的是:有所言说,又等于什么都不说。 读者自己能做的事,你就留给他自己去做。
0 有用 🐟🐟 Machete 2022-02-06 13:27:09
有一些令人茅塞顿开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