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冲破社交陷阱的人际沟通分析
原作名: Games People Play: The Basic Handbook of Transactional Analysis
译者: 周司丽
出版年: 2022-2
页数: 232
定价: 72.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8434145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冲破社交陷阱的人际沟通分析
原作名: Games People Play: The Basic Handbook of Transactional Analysis
译者: 周司丽
出版年: 2022-2
页数: 232
定价: 72.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8434145
内容简介 · · · · · ·
与他人的互动往往是一场精神的较量。
这就是伯恩在这部极具独创性和影响力的心理治疗著作中所揭示的。它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际基本社交互动的理解。
在沟通中,我们常无意识地与他人进行心理博弈,即玩心理游戏——与伴侣的婚姻游戏、与老板的权力游戏、与朋友的竞争游戏……这些一再重复的游戏带着陷阱和戏剧化的反转,成了真正的亲密的替代品,让我们感到扭曲,无法在互动中获得真正的安抚。伯恩用诙谐而睿智的语言对日常互动中的各类游戏加以命名、讲解和分析。他的游戏分析巧妙地揭示了人际关系背后的潜在动机,如同给了我们一把打开自己和他人心门的钥匙,让我们变得更真实,让沟通变得更高效,让关系变得更亲密。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1910—1970)
美国精神病学家。早年学习精神分析,后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沟通分析心理治疗流派。其沟通分析治疗体系在心理治疗、教育、管理以及各个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工作领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译者简介
周司丽
中华女子学院应用心理学教师和研究生教研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国际沟通分析协会认证沟通分析师(心理治疗方向)和沟通分析教师及督导师(受训中),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和注册心理师。
目录 · · · · · ·
引言
社会交往
时间结构
第一部分 游戏分析
第一章 结构分析
第二章 沟通分析
第三章 程序和仪式
第四章 消遣
第五章 游戏
一、定义
二、典型游戏一则
三、游戏的起源
四、游戏的功能
五、游戏的分类
第二部分 游戏汇编
概述
一、对游戏的解说
二、通俗化表达
第六章 人生游戏
一、“酒鬼”
二、“欠债者”
三、“踢我吧”
四、“现在我可逮着你了,你这混蛋”
五、“看你让我做了什么”
第七章 婚姻游戏
一、“逼入困境”
二、“法庭”
三、“性冷淡的女人”
四、“疲惫不堪”
五、“要不是因为你”
六、“看我已经多努力了”
七、“亲爱的”
第八章 聚会游戏
一、“这难道不糟糕”
二、“瑕疵”
三、“笨手笨脚的人”
四、“你为什么不……是的,但是……”
第九章 性游戏
一、“你和他斗吧”
二、“性倒错”
三、“挑逗”
四、“丝袜游戏”
五、“大吵”
第十章 黑社会游戏
一、“警察和盗贼”
二、“你怎么才能离开这里”
三、“让我们欺骗乔伊”
第十一章 咨询室游戏
一、“温室”
二、“我只是想帮你”
三、“贫困”
四、“乡下人”
五、“精神病学”
六、“愚蠢”
七、“木头腿”
第十二章 好游戏
一、“照常工作的假日”
二、“献殷勤的男士”
三、“乐于助人”
四、“平凡的圣人”
五、“他们会很高兴认识我”
第三部分 超越游戏
第十三章 游戏的意义
第十四章 玩家
第十五章 一则范例
第十六章 自主
第十七章 自主的获得
第十八章 游戏之后是什么
附录 行为分类
消遣和游戏索引
· · · · · · (收起)
社会交往
时间结构
第一部分 游戏分析
第一章 结构分析
第二章 沟通分析
第三章 程序和仪式
第四章 消遣
第五章 游戏
一、定义
二、典型游戏一则
三、游戏的起源
四、游戏的功能
五、游戏的分类
第二部分 游戏汇编
概述
一、对游戏的解说
二、通俗化表达
第六章 人生游戏
一、“酒鬼”
二、“欠债者”
三、“踢我吧”
四、“现在我可逮着你了,你这混蛋”
五、“看你让我做了什么”
第七章 婚姻游戏
一、“逼入困境”
二、“法庭”
三、“性冷淡的女人”
四、“疲惫不堪”
五、“要不是因为你”
六、“看我已经多努力了”
七、“亲爱的”
第八章 聚会游戏
一、“这难道不糟糕”
二、“瑕疵”
三、“笨手笨脚的人”
四、“你为什么不……是的,但是……”
第九章 性游戏
一、“你和他斗吧”
二、“性倒错”
三、“挑逗”
四、“丝袜游戏”
五、“大吵”
第十章 黑社会游戏
一、“警察和盗贼”
二、“你怎么才能离开这里”
三、“让我们欺骗乔伊”
第十一章 咨询室游戏
一、“温室”
二、“我只是想帮你”
三、“贫困”
四、“乡下人”
五、“精神病学”
六、“愚蠢”
七、“木头腿”
第十二章 好游戏
一、“照常工作的假日”
二、“献殷勤的男士”
三、“乐于助人”
四、“平凡的圣人”
五、“他们会很高兴认识我”
第三部分 超越游戏
第十三章 游戏的意义
第十四章 玩家
第十五章 一则范例
第十六章 自主
第十七章 自主的获得
第十八章 游戏之后是什么
附录 行为分类
消遣和游戏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没有得到安抚,你的脊髓就会萎缩。”因此,当与母亲亲密无间的阶段结束后,每个人尽其余生都在面临命运与生存的两难困境:一面是社会、心理和生物学力量在阻碍个体继续获得婴儿式的身体亲密;另一面则是他对这种身体亲密的永恒追求。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会妥协。他学会了以更巧妙,甚至是象征性的方式来处理这种需要,以至于仅仅是他人的点头认可便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其需要,即便其对身体接触的原初渴望依然不减。 这种妥协过程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升华”;但无论称谓如何,其结果都是婴儿的刺激渴望部分转化为认可渴望(recognition-hunger)。随着妥协的复杂程度增加,每个人对认可的追求将变得越来越个体化;正是这种差异带来了社会交往的多样性,并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安抚”(stroking)可作为亲密身体接触的总称;但在实际中它可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果将安抚的意义扩展,那么它可以用来通俗化地表示任何认可他人存在的行为。因此安抚可以作为社交行为的基本单位。对安抚的一次交换便构成了一次交互作用(transaction),交互作用是社会交往的单元。 …… 青少年经常面临的问题是:“(交换了问候)然后你要对他说什么呢?”不光是青少年,对其他很多人而言,没有什么比社交中断、一段沉默而没有结构化的时间更令人不舒服的了(在这种时候人除了说“你不觉得今晚这墙特别直吗”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更有意思的话题)。人类永恒的问题是如何安排(也即结构化)其醒觉的时间。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所有社会生活的功能都是让人们为了这个目标而相互提供帮助。 …… 当个体成为某个由两个或多个人组成的社会集合的一员时,就有多种结构化时间的方法可供选择。根据复杂程度,它们是:仪式、消遣、游戏、亲密、活动,活动是前四种方式的母体。社会集合中每一位成员都想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互作用尽量获得满足。他越容易让人接近,获得的满足就越多。 消遣和游戏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言 -
游戏夹在消遣和亲密之间,就像三明治一样。消遣因不断重复而变得无聊,就像连续参加促销鸡尾酒会一样。亲密需要人非常谨慎,而且会被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所反对。除非是在非常隐私的场合,否则我们的社会并不赞成人们坦诚相待;理智也会告诉我们坦率总容易受人侮辱;而儿童自我则因害怕面具被揭露而逃避亲密。因此,为了逃离消遣所带来的无聊,同时又不将自己暴露在亲密的危险之中,大部分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折中选择游戏,所以社会交往中更有意思的时光大部分是被游戏所占据。这就是游戏的社会意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三章 游戏的意义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间游戏(万千心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人间游戏(万千心理)"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人生脚本(万千心理) 7.9
-
-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8.0
-
- 心理治疗师之路(第四版) 8.4
-
- 治愈关系创伤(万千心理) 8.5
-
- 理解的心理学 7.8
-
- 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个人成长 8.3
-
- 万千心理:变态心理学(第七版) 9.1
-
- 人格障碍的心智化治疗 8.6
人间游戏(万千心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7 条 )

人间游戏——沟通中的游戏,知道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日常人际交流中,你有没有感到,与他人的沟通总是很不爽,比如看似无伤大雅的谈话、积极友善的举动,结果却可能会感觉自己被误解被欺负,简直糟糕透了。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学(简称TA)的话来说,你可能已经进入一种“沟通游戏”,或称“心理游戏”。 “沟通游戏”... (展开)
一流的畅销书 二流的专业书 三流的译文
首先,声明以下仅仅是个人看法。 《Games People Play》是TA创始人Berne最为著名的一部书。由于前段时间,本人也翻译了某本TA书籍的部分内容,所以谈谈自己对此书的一些看法。 本书的翻译者是某高校社工专业的学者,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去翻译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虽然差点意思,...
(展开)


中国式家庭的相处,有时也是一种NIGYSOB游戏
有的亲戚可以远观,但不能近距离相处。 过年走亲戚时尤甚。 今年过年,我在姨娘一家吃饭,桌上还有一个姑娘与我年龄相仿,因为菜有点咸,我两不停喝水,但一桌都是长辈,所以每次倒完水,肯定还要给其他长辈加水。于是我和那姑娘轮流倒水,加水,倒水,加水…… 这本来是件再稀...
(展开)

你所相信的心理游戏,决定了你的命运
一本能让你哭四次的书。 第一次哭:“原来我如此地不适应社交,像个外星人,不适应正常运转的人情世故。” 第二次哭:“你们赢了,看看你们对我做的事,我呢,我只是倔,我才没错。” 第三次哭:“我的内在小孩真是好抑郁、好可怜,我会努力治愈你哈。” 第四次哭:“这本书前...
(展开)

《人间游戏》要点整理
★★★★★ 60年代作品,言简意赅,现在读起来依然深受启发。人类这种社交动物,如何在生命中获得最大的满足?每个人在每一刻都可能表现家长、成人和儿童状态,并且这三种状态可以转换。人间游戏是成年人自我保护(儿童状态)的一种方式,并让我们在社交中获得愉悦。Eric Berne...
(展开)

假如个人身体健康是血量红条,精神状态就是蓝条
虽然我相信,作者艾瑞克·伯恩已经努力将他的理论叙述得简单易懂,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还是感觉到有一定难度的。 想了想,《人间游戏》大概就是像一本心理学的游戏操作指南。 前面几章说明本书提供的“游戏”的一些理论知识,类似于技能释放、装备属性、地图特点等概念;后面就...
(展开)
> 更多书评 87篇
论坛 · · · · · ·
请教下,翻译的咋样?和14版对比起来哪个版本更好? | 来自理想主义者 | 2 回应 | 2023-05-17 11:22: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6.5分 286人读过
-
Penguin (2010)8.4分 73人读过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7.9分 783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3)7.1分 24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万千心理全豆列 (万千心理)
- 心理学入门读物 (万千心理)
- T (dhcn)
- 心理学大师的作品集(咨询篇) (万千心理)
- 待读 (dixhuitaou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8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间游戏(万千心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以猩 2024-07-03 20:08:42 上海
读蛤蟆医生时提到的书,以为是一本简单有趣的小书。但实际阅读后,感觉针对性比较强,对诊疗师更有帮助。书里提到的一个人有三种人格:成人、儿童、父母同时存在还比较有启发,提醒自己和别人交际/游戏时要注意心理身份的切换和应对#2024年第23本书#
27 有用 彼方树 2022-03-20 21:29:08
作者一开始就明确了,书中介绍的社交游戏分析多少都有些病理性,不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分析。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不自觉地从示例中寻找自己的影子。 结果我发现自己似乎是回避书中这些游戏的大师,一个人能一次两次把我拉进一个游戏,但我很快就会发现这些模式的危险性,然后果断逃离。好的一面,我没有在不健康的、相互消耗的亲密关系中停留太久;坏的一面,我似乎也没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真正留下来。
0 有用 寒露 2023-12-28 18:07:09 北京
原来非常讨厌心理游戏,讨厌到排斥任何人际交往的程度。学习TA后慢慢有了另一种理解,哦,原来游戏源于人进入亲密而不得。
0 有用 澍雨知春 2022-10-30 21:16:44 内蒙古
分析的很好,理论性强。
0 有用 我哪里不听话啊 2022-10-27 22:31:36 吉林
7分 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