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ISBN:9789570830828,作者:宇文所安
追憶的创作者
· · · · · ·
-
宇文所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宇文所安,又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中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尔。
目录 · · · · · ·
前言
導論:誘惑及其來源
一、黍稷和石碑:回憶者與被回憶者
二、骨骸
三、繁盛與衰落:必然性的機械運轉
四、斷片
五、回憶的引誘
六、復現:閒情記趣
七、繡戶:回憶與藝術
八、為了被回憶
譯後記
· · · · · · (收起)
導論:誘惑及其來源
一、黍稷和石碑:回憶者與被回憶者
二、骨骸
三、繁盛與衰落:必然性的機械運轉
四、斷片
五、回憶的引誘
六、復現:閒情記趣
七、繡戶:回憶與藝術
八、為了被回憶
譯後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髑髅曰:“……以造化为父母,以天地为床褥。以雷电为鼓扇,以日月为灯烛。以云汉为川池,以星宿为珠玉。合体自然,无情无欲。澄之不清,浑之不浊。不行而至,不疾而速。” 于是言卒响绝,神光除灭。顾盼发轸,乃命仆夫,假之以缟巾,衾之以玄尘,为之伤涕,酹于路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4页 -
文學為我們失意的狀態留下了凜然跟痛苦的證據:正如韓愈所說的,是一種“物不得其平而鳴”的產物。 文學是聖人不能成為聖人的一個緣由:文學需要說“我是”“我曾經是”。 自我的申明銅重新統一進世界大家庭之間的辯證運動,貫穿于中國古典文學之中。 在文學作品里寫下來的“我是”,既是申明其身份,也是希望被人回憶和始終能被人認得出來。 在《報任少卿書》里,司馬遷談到了要用文學上的世代相傳,來彌補由於宮刑而喪失了的另一種世代相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追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追憶"的人也喜欢 · · · · · ·
追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5 条 )




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Owen starts with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Chinese like to meditate on the past. He identifies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as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with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o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its hidden truth: the structure of its own p... (展开)

你的“追忆”是我独一无二的回忆
不过是因为偶然翻到“凄凄古血生铜花”又看了遍宇文所安的《追忆》,不过是因为这本《追忆》追忆到了已结束几年的学生时代。记得即将读研的我,在文学院背后的樟树林里问导师,做学术有什么用?导师并没有正面回应我的问题,而是交代了一周一篇的书评和若干唐诗背诵的任务。樟...
(展开)
> 更多书评 5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8.7分 2307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9.4分 64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8.8分 818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8.6分 8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歷史人文@聯經 (the Wor(l)d)
-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斯蒂芬 欧文)著作 (Tyger Tyger)
- 新世纪北美中国古典文学中译本 (原缘爱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追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青莹 2018-04-30 10:04:07
极好。很感性地触碰到了中国文学中最本质的问题,比方死亡、回忆、片段、童年、内在与外在等等。如果中国文学真的存在一个所谓的“抒情传统”或者说“抒情性”,我觉得一定是由时间触发。文笔极美,无论以论文还是散文视之,都是经典之作。前半本比后半本流畅。
0 有用 昏金暗玉 2018-03-01 11:11:32
筆法不同一般,洞察恍若觀火,讀來眼前一亮。
0 有用 木头鞋子 2018-02-20 22:37:17
康老师送的书,看完也没觉得多好
1 有用 Terraincognita 2021-03-09 20:43:10
看来康老师会给每一届陆生都推荐这本,原著没看过,但这本翻译真的是屎。
0 有用 進 2013-10-14 00:25:22
賞詩的啓蒙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