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屏的4星书评 (13)

孟晖 2010-04-12 20:34:49

美人入画画入屏

一直希望能把宋人毛滂的《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一词引用一下,好吧,我很高兴终于有了这个机会: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词人的日子过得很不错,能在成...  (展开)
巫塔 2010-03-17 12:05:46

赫俊红:图式•媒介•观赏——巫鸿解读《韩熙载夜宴图》卷

巫塔按:在未有中译本之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重屏》,其中赫俊红老师就有专门文章论述过,主要探讨《重屏》第一章的内容。 赫俊红:1968年生于河南封丘。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1997年、2003年分别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  (展开)
巫塔 2010-03-17 11:56:02

万君超:粗看《重屏》

巫塔按:今天看到万老师一篇读《重屏》的文章,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万君超,1962年3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宜兴。现为政府经济部门公务员。业余从事书画鉴赏和古代书画史研究。国内多家书画杂志和收藏杂志特约撰稿人,上海2008年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特约学术撰稿人和大...  (展开)
allanscyan 2022-07-08 11:00:2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版

《重屏》多角度(附带书中所引画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重屏》这本书角度很好,但是篇幅有些冗长。本来可以写成一篇论文,结果弄成一本书。前几章还算有中心主题,后年两章开始飘,引用的图画、内容太多,很多说到“屏风”主题以外,略显废话并且走题。知识可以渊博,但是表达要围绕中心,不然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作者切入点是中国...  (展开)
巫塔 2010-05-10 15:32:14

杜庆春:《重屏》梳理了屏风画风格的变化

来源:《广州日报》 杜庆春: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文学系 副教授 如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时刻是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除却去美术馆、画廊这种特定场合之外,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些餐厅的装饰,而后是一些餐馆以拍卖一些字画作为吃饭时候的“余兴”。中国传统绘画还在何处现身?...  (展开)
小口羊 2022-02-08 22:01:2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版

《重屏》读书笔记(重点梳理1-3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前三章非常精彩:屏风整体的发展、仕女屏与山水屏在各朝代的变迁都梳理的相当清晰。第四章与《穿衣镜小史》那本严重雷同,尾声有点杂乱。因此,以下着重梳理和记录前三章内容: 注:(P*)代表原文对应页码而非插图对应编号。 绪论 屏风 屏风:1)一种准建筑形式——占据三...  (展开)
V0ID0 2012-12-17 22:34:05

是编辑的错还是作者的错?

书还是给人很多启发,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核对插图出处时吓了一跳,我在笔记里写了,绪论里太和殿屏风被写作乾清宫的,汉墓壁画的出处也不对,线描图是原来考古报告中的吧,费唯美描了一遍就成她的了?!美术史家是不是也得注意点儿啊,如果所有的细节都有出入,那最后的结论会不...  (展开)
霄垣 2024-03-19 19:39:3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版

屏后窃语

阅读巫鸿的《重屏》,首先是觉得标题和研究对象选得好。重屏重屏,有种弯弯曲曲水重重叠叠山的感觉,好像还没有把画布展开就已经身在其中,眼前是云山雾绕,层层雾霭里分不出鸟的啼叫究竟从哪一个方向传过来。好像讲的不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细部,而完全可以做背景设定为古代的...  (展开)
guoqiyapian 2024-01-25 21:09:13

8.5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 巫鸿 8.5分 美国学者研究中式屏风的专门著作,读一本书增加一个看世界的维度。 屏风是一种实物,同时也是一种绘画媒材,又是一种绘画图像。屏风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矛盾又统一的悖论”的典型代表:屏风作为一种“准建筑物”,它通过其框界划分出区域,表现出“等级感...  (展开)
王筱琢 2022-07-07 18:27:16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版

从一个另类的角度来看中国绘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来没想到,能从屏风来看中国绘画,巫鸿教授的书的确是打开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 1. 屏风的作用:遮挡后面的事物,表现图画错觉欺骗人的眼睛。它也像一个画框,既限定了观看人的视角和观看内容(如皇帝和身后的屏风),也能限定屏风内人的视角。 2. 屏风的作用在手卷里像一...  (展开)
天意 2017-09-12 09:30:07

随写

一屏风为媒介把中国从古至今的绘画情趣一一道来。 同时通过对画中人物的分析来指引我们如何观画。让人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对韩熙载夜宴图做了着重分析,看来才发现为什么此画在绘画史上有那么重要的地位。 整书来说适合喜欢绘画或者对绘画有一定了解的...  (展开)

订阅重屏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