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1.也许你会认为你诗作中某个充满魅力的场景或形象是你理性推理的结果?根本不是:它只是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的,突然,出乎你的意料,这形象的创造者不是你,而是存在于你之中的某个人,某个在你的内部写诗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无所不能的意识流,如果说这意识流选择了你作为表达的小提琴,这并不是你的才能,因为在这意识流中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2. 这怎么可能呢?到处都在说青春是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那么这份虚无,这份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浪费又是从何而来?这空虚又是从何而来? 3.温情只有当我们已届成年,满怀恐惧的回想起种种我们在童年时不可能意识到的童年的好处时才能存在 温情,是成年带给我们的恐惧 4.人只有完全处于他人之中时才开始成为完全的自己 5.你们以为过去的一旦过去就永远结束不可动摇了嘛?啊,不,过去的外衣是用闪光塔夫绸做成的,每次回首往事,我们都会为它蒙上另一层色彩。 6. 真正的生活,是你现在做的事情,是你那样的生活 7.未来应该是全新的,否则就没有未来 8.因为成熟是看不见的,如果成熟不是彻底的,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成熟。 9.有一种神秘的亲近感 10. 要么是全新的未来,要么就没有未来,要么是纯洁的未来,要么这未来彻底的被玷污了 11. 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12. 比谎言更重要的是这假装妥协的谦卑的声音 13.因为他的悲伤需要孤独的环境 14. 未来是特别神秘的,所有的未知都藏于其中,未来是肯定的反义词,是自我的反义词 15. 睡眠就是他生活,他沉睡、做梦;他在一个梦中沉睡,接着他会做下一个梦,于是他重新再另一个梦中沉睡,然后在做一个梦,从后面醒来他又回到以前的梦里,他就这样从一个梦到另一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生活在别处"的人也喜欢 · · · · · ·
生活在别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44 条 )






什么是“非命运的田园牧歌”?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8.4分 62692人读过
-
Harpercollins (2000)8.6分 19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8.7分 583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5分 446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米兰·昆德拉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米兰·昆德拉作品(翻译版)(豆瓣最全) (五指不见伸手)
- 费米娜外国小说奖(Prix Femina étranger ) 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Prix Médicis étranger) (金迷醉紙)
- 小说 (心灵捕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生活在别处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真绪 2014-08-26 07:59:50
像一个警察之死一样美好,像一个诗人之死一样丑陋。
0 有用 行者 2012-10-03 22:07:26
平铺直叙,一开始感觉无聊,后来感到震撼,平凡短暂的一生,无法逃离社会和命运
0 有用 伟大的大伟 2012-08-02 12:44:42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把这本书看掉了。可能因为下了一套昆德拉全集到手机里,而且这段时间在地铁上的时间又特别多。。。。
0 有用 砚栖白 2012-03-16 10:58:36
作者无疑探讨了很丰富的内容,但诗人的一生对于颓然的我而言,就像是远处的儿戏一样……我说……西方人非常喜欢探讨亲子关系尤其是变态的母性啊。
3 有用 孥孥阿伟 2014-07-04 12:51:44
我认为,这是昆德拉写得最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