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共收作者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论文13篇,文章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土地和赋税制度、兵制、门阀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及文化等问题详加论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195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1978年重印时曾做了一些修改。此次收入《唐长孺文集》,除进行了核校外,部分内容恢复了55年版文字。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的创作者
· · · · · ·
-
唐长孺 作者
目录 · · · · · ·
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
一 宗部的意义
二 宗部与山越的关系
三 孙吴的建国
四 孙吴的领兵制度
五 结论
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
西晋田制试释
一 曹魏屯田制度的意义及其破坏
二 占田与课田的解释
三 户调式中的田租问题
魏晋户调制及其演变
一 户调制的起源
二 户调与户赀的关系
三 南朝的布与调
四 南朝的折变
九品中正制度试释
一 九品中正制创立的原因与曹魏政治
二 中正的职权、组织及品第
三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的配合
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
一 魏晋北境各族的内迁及其所受待遇
二 晋末各族「变乱」的经过
三 人口的掠夺和占有
四 固有封建势力之保存及其发展
五 后论
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
一 拓跋国家的建立
二 草地上的牧人和授田制度下的农民
……
魏周府兵制度辨疑
清谈与清议
魏晋才性论的政治意义
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
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
魏晋杂胡考
跋语
· · · · · · (收起)
一 宗部的意义
二 宗部与山越的关系
三 孙吴的建国
四 孙吴的领兵制度
五 结论
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
西晋田制试释
一 曹魏屯田制度的意义及其破坏
二 占田与课田的解释
三 户调式中的田租问题
魏晋户调制及其演变
一 户调制的起源
二 户调与户赀的关系
三 南朝的布与调
四 南朝的折变
九品中正制度试释
一 九品中正制创立的原因与曹魏政治
二 中正的职权、组织及品第
三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的配合
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
一 魏晋北境各族的内迁及其所受待遇
二 晋末各族「变乱」的经过
三 人口的掠夺和占有
四 固有封建势力之保存及其发展
五 后论
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
一 拓跋国家的建立
二 草地上的牧人和授田制度下的农民
……
魏周府兵制度辨疑
清谈与清议
魏晋才性论的政治意义
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
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
魏晋杂胡考
跋语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唐長孺文集(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山居存稿三编》《唐书兵志笺正》《山居存稿续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等
。
喜欢读"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的人也喜欢 · · · · · ·
- 山居存稿续编 9.5
-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9.1
- 品位与职位 9.2
- 新资料与中古文史论稿 9.2
-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8.6
- 拓跋史探 9.4
-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8.8
-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9.1
-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 9.3
- 魏晋南朝官品与官资制度秩序研究 9.0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走不出的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史论丛》·评&少量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草长鸢飞29 去年还在想什么时候能走出魏晋南北朝,今年倒是越读越觉无知,可以再读读(我cp爱读中世纪欧洲,想来我俩都爱看分裂混乱的历史时期)。 早年读史不想文风,今读《论丛》倒是愈发读出唐老平实无华的好,明晰议题切中肯綮,不确定的地方坦然相对。无堆叠不繁复,整本除... (展开)【转】李磊:玄学研究的史学维度——试析中国玄学研究史上的“唐长孺范式”
【摘要】本文探讨了唐长孺先生玄学研究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三、四十年代学术界对魏晋思想指称未一的情况下,唐长孺先生自觉区分了"清议"、"清谈"、"玄学"等概念,为学界作了重要的筑基工作。本文推测唐长孺先生对"玄学"的定义来自汤用彤先生,其治学路线则继承了陈寅恪先生,注...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商务印书馆 (2010)9.4分 358人读过
-
三联书店 (1955)9.3分 166人读过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9.0分 158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2分 4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真】唐長孺文集 (-)
- 古典研究方法导论参考书目 (西河君)
- 徐冲、仇鹿鸣中国古代史-魏晋至隋唐 (若下)
- 中国哲学史——杨立华 (haoss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闭嘴 2020-12-25 21:53:20
你问我最喜欢哪篇,我还是会说《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以小见大,短小精悍。
3 有用 吃蛋挞 2020-02-26 20:14:15
按需看了田制、户调几篇。收获极大的同时,倒是发现唐先生对何夔任初长广太守并拒绝推行曹操新政令的时间似有误解。在我目之能及,万绳楠、马植杰几位也都把这个时间放到曹操平定冀州后,似误,寻思着整篇小考据捋一捋。
10 有用 晨华暮落 2019-09-10 11:23:48
“寅恪于时贤论史之文多不敢苟同,独诵尊作,辄为心折。”
1 有用 亢龙无悔 2024-01-14 22:39:16 四川
晕记得当年该是标过,结果想翻起来重读发现居然要重新标,豆瓣每每就是这么奇怪
1 有用 Marganis 2023-12-02 17:57:30 江苏
伟大,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