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汉译经典06:武士道》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所知甚少,为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作者本人在幼年时亲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行文中引用了大量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汉译经典06:武士道》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其13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六年间就再版了十次,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武士道的创作者
· · · · · ·
-
新渡户稻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新渡户稻造,享誉国际的日本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出生于日本岩手县盛冈市。早年毕业于札幌农学校,曾先后赴美、德留学。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1918年担任东京女子大学第一任校长。1920年成为国际联盟的事务次长,被誉为“国际闪耀之星”。著有《武士道》、《修养》等书。他本人也因《武士道》这一对武士道精神进行全面诠释的学术著作成为了日本精神和伦理学的权威。1984年发行的日本银行券5000日元上即印有其肖像。
主要作品有《建国美谈》《农业本论》《日本移民论》《叶隐》《随想录》《武士道》《修养》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作为伦理体系的武士道
第二章 武士道的渊源
第三章 正直与公正
第四章 勇气,无畏坚忍的精神
第五章 仁慈,恻隐之心
第六章 礼
第七章 诚实与真诚
第八章 荣誉
第九章 忠义
第十章 武士的教育和训练
第十一章 自我克制
第十二章 自杀与复仇的习俗
第十三章 刀,武士之魂
第十四章 妇道及妇女的地位
第十五章 武士道的影响
第十六章 武士道尚存?
第十七章 武士道的未来
· · · · · · (收起)
第二章 武士道的渊源
第三章 正直与公正
第四章 勇气,无畏坚忍的精神
第五章 仁慈,恻隐之心
第六章 礼
第七章 诚实与真诚
第八章 荣誉
第九章 忠义
第十章 武士的教育和训练
第十一章 自我克制
第十二章 自杀与复仇的习俗
第十三章 刀,武士之魂
第十四章 妇道及妇女的地位
第十五章 武士道的影响
第十六章 武士道尚存?
第十七章 武士道的未来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勇猛的精神实质是由冷静——内心的镇定自若得到证明的。平静是憩息中的勇气。勇敢的行为是一种动态表现,平静是勇猛的静态表现。真正勇敢的人永远是安详的,他从不感到惊愕,没有什么能扰乱他精神的平和。 “吹散花儿的轻风、遮蔽月亮的云朵、竭力找茬儿的人,尽管他们或许伤害了你的感情,可对这三者,你唯有宽宥。” 我不认为时尚只意味着虚荣;相反,我把这些看成是人们内心对美的无止境的追求。而我也不认为繁缛的礼仪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也是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是取得某种最佳社会效果的恰当方法。 权力和财富的分离使得社会财富的分配愈趋均衡。 如果国家强大得能够要求它的民众真心服从,那就太可怕了! 正是这样勉力轻视金钱和金钱欲,武士道才能够长期摆脱金钱所导致的万恶,这就是我们的公务人员长期没有腐败问题的充分理由。只是,令人慨叹的是,对金钱的崇拜是多么迅速地进入了我们的时代。 虽然老子教导说要以德报怨,但是孔子的声音响亮得多,他教导必以直报怨。 有句广为流传的话——“失败既是胜利”,指的是真正的征服并不因贸然反抗狂暴的敌人而得;还有“最好的胜利是不流血的”,还有其他一些含义相近的谚语,这些归根结底都表明,武士道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和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武士道 -
"忍所不能忍,是为真忍。"伟大的德川家康留给后代的家训中,有这样的话:"人生犹如负重远行。勿急,勿责人,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忍耐为人生长久之本。" 织田信长说,"假如夜莺不鸣叫,我会杀了她";丰臣秀吉说,"如果不鸣叫,我会逼她鸣叫";德川家康则说,"如果她不叫,我会等待她开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汉译经典(共134册),
这套丛书还有
《自由与权力》《公有法典》《我们内心的冲突》《医学史》《新爱洛伊丝》
等
。
喜欢读"武士道"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菊与刀 8.2
-
- 和风汉韵:日本书道之美 7.8
-
- 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 8.5
-
- 超越"新战国" 6.9
-
- 雅集 7.4
-
- 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 8.5
-
- 论战争 6.9
-
- 日本文化史 7.5
-
-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7.8
-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7.2
武士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3 条 )




如何看待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要: 基于对全书的内容梳理,笔者试图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新渡户稻造创作《武士道》的真正动机是什么?第二,这部书是否正确地阐释了武士道的精神?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笔者得出本书重要的表达特征,并对日本“武士道”研究有了更深刻现实的认识。 武士道是日本特... (展开)> 更多书评 8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8 )
-
商务印书馆 (1993)7.7分 3900人读过
-
Kodansha International Ltd (2002)7.8分 17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7.3分 581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07)7.3分 38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汉译经典(译林) (FlashStar ¹⁶)
- 学术经典 (凤凰壹力)
- 日本的历史、军事、文化、文学 (刘骜)
- 研究生的超实际期待 (北方以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武士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熊 2013-03-25 16:50:40
作为一种反功利的精神坚守 很令人敬佩
0 有用 山海 2012-01-20 12:01:00
新渡户稻造旁征博引,用极其符合西方人口味的写作,于无形中美化了所谓的武士道,使日本文化得以走向世界,也许这只是时代的局限,让新渡户稻造没有看到武士道这片孕育了军国主义的沃土。
0 有用 takasugi 2012-08-25 15:57:50
看得我很感动。平面的世界已经成了现状,但立体结构决不能变。
0 有用 凛 2015-11-24 11:32:38
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啊
0 有用 Lu Yang 2012-10-31 16:47:52
对传统的温情与敬意,是转型时代知识分子理性最谦卑的体现,同时也是革新思想资源里最浓重的底色。致敬之举非为历史中的反动招魂,而恰如作者所言:“武士道作为一个独立的伦理准则可能会消失,它的文德武略体系也可能被摧毁,但是它的光辉和荣耀将越过废墟长存”,直到我们改变黄皮肤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