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童年的秘密是什么?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体现在:儿童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只有通过人的教育,这种胚胎才能发育成一个健全健康的“精神世界”;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各种“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细节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而导致儿童心理变异的表现,主要是心灵的神游、心理障碍、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惧和说谎。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通过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父母和教师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上进行观察的陌生人。实际上,一个人的个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正因为如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可以相信,所有的父母和教师能从《童年的秘密》的许多具体事例和理论阐述中得到启迪。更...
童年的秘密是什么?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体现在:儿童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只有通过人的教育,这种胚胎才能发育成一个健全健康的“精神世界”;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各种“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细节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而导致儿童心理变异的表现,主要是心灵的神游、心理障碍、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惧和说谎。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通过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父母和教师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上进行观察的陌生人。实际上,一个人的个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正因为如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可以相信,所有的父母和教师能从《童年的秘密》的许多具体事例和理论阐述中得到启迪。更值得注意的是,蒙台梭利在书中所列举的许多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都可以看到。
童年的秘密的创作者
· · · · · ·
-
蒙台梭利 作者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儿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它能使儿童以惊人的方式自然地征服对象;但如果儿童在他的敏感期里遇到障碍而不能工作,他的心理就会紊乱,甚至变得乖戾。 儿童敏感期的脾气是他们的需要未得到满足的外部表现,表现了对某种危险的警觉,或感觉到某些事情处置不当。只要有可能满足需要或消除危险,这种外部表现也就消失了。人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在经历了一种似乎是病态的激动不安状态之后突然平静下来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114页 -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很精确。由于我们对细微末节不感兴趣,他就认为我们迟钝和麻木。如果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肯定会告诉我们,他极不信任我们,正如我们不信任他一样,这是因为我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彼此是如此的不相干。 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和成人不能相互理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11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童年的秘密"的人也喜欢 · · · · · ·
童年的秘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8 条 )


童年:事关人类命运的永恒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个常年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也一直在做这类书的编辑,其实不怎么会做儿童教育类的选题, 但我还是选择拿了这个项目,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儿童教育是一个“一次购买,终身售后”的问题。 我们总会对”恋爱脑“嗤之以鼻,其实很多”恋爱脑“都是因为在父母身上没有得到太... (展开)
告诉你一个秘密:孩子的任务是长大

“蒙氏教育法”为我们揭示童年的秘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非常荣幸能读到这一本关于幼儿教育的经典书目。这本书的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全世界。 她创办的“儿童之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儿童之家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非常幸福,而且每个人... (展开)

2000字书评帮你读懂“蒙氏教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的读书笔记,第四十本书《童年的秘密》 这是一本100年前的书,作者蒙台梭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教育学家,她开创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蒙氏教育)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读此书蒙台梭利老师研究了孩子与成人的区别,主要帮助我们解决尊重孩子的成长本能和家长天然有束缚...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8.2分 998人读过
-
Ballantine Books (198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0)7.9分 896人读过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8.4分 7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班主任进阶必读 (杨枫)
- 进入立人之前必读的十本书(扩大版) (Felista)
- 心理必读 (谈何)
- 送给女性朋友们~ (Andy)
- 童年 (白露@思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童年的秘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oleil 2012-08-01 10:30:25
翻译的语言很晦涩,但是观念让人很受益,学习了很多理解儿童时期人类的想法,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这样,在与成人的依赖和抗争中交替长大的
0 有用 Julia 2021-01-26 14:44:32
内容顺序的逻辑感有点差... 翻译有点太直白简单了 有很多戳中心窝的理论 如果孩子得到尊重,得到自由,那一切都会按照天性自然地发展,他们会成长为一个很好的人。
0 有用 刘艰难 2018-05-08 17:07:47
尊重生命本身的自然成长,环境只是外因。
0 有用 Wlu. 2014-04-22 18:48:55
我们一直都在误解儿童
0 有用 木爻木爻木 2021-09-27 21:36:24
前前后后借借还还读了快三遍。一方面译者不走心,读者就费心,一方面也实在是想好好理解自己。意大利院长嬷嬷蒙台梭利的很多观念在今天看来也许不稀奇也许还有偏差,但是在20世纪初,她真是划时代的。我整理了两篇笔记,但如果再次高度概括,只有三句话:儿童与成人的劳动目的不同,儿童决定了今后的成人所以是“成人之父”,成人应视帮助儿童为高尚。第一篇以综合阶段性特征来理解儿童,第二篇描述了儿童喜欢什么以及种种心理偏... 前前后后借借还还读了快三遍。一方面译者不走心,读者就费心,一方面也实在是想好好理解自己。意大利院长嬷嬷蒙台梭利的很多观念在今天看来也许不稀奇也许还有偏差,但是在20世纪初,她真是划时代的。我整理了两篇笔记,但如果再次高度概括,只有三句话:儿童与成人的劳动目的不同,儿童决定了今后的成人所以是“成人之父”,成人应视帮助儿童为高尚。第一篇以综合阶段性特征来理解儿童,第二篇描述了儿童喜欢什么以及种种心理偏离,第三篇论述成人和儿童的劳动差异。在那些心理偏离中,出于自我保护的谎言还不是最让我震动的,最震动的是“逃避”——智慧没有在运动中形成,而是逃避在幻想中,这是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心理问题。震惊的同时秒懂。对了,这本书不光是翻译的锅,院长嬷嬷的布局架构超级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