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九三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
九三年的创作者
· · · · · ·
-
维克多·雨果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目录 · · · · · ·
第一部 在海上
第一卷 索德烈树林
第二卷 克莱摩尔号军舰
第三卷 阿尔马罗
第四卷 泰尔马克
第二部 在巴黎
第一卷 西穆尔登
第二卷 孔雀街的一家酒馆
第三卷 国民公会
第三部 在旺代
第一卷 旺代
第二卷 三个小孩
第三卷 圣巴托罗缪的屠杀
第四卷 母亲
第五卷 魔鬼身上的上帝
第六卷 在胜利之后才发生战斗
第七卷 封建和革命
· · · · · · (收起)
第一卷 索德烈树林
第二卷 克莱摩尔号军舰
第三卷 阿尔马罗
第四卷 泰尔马克
第二部 在巴黎
第一卷 西穆尔登
第二卷 孔雀街的一家酒馆
第三卷 国民公会
第三部 在旺代
第一卷 旺代
第二卷 三个小孩
第三卷 圣巴托罗缪的屠杀
第四卷 母亲
第五卷 魔鬼身上的上帝
第六卷 在胜利之后才发生战斗
第七卷 封建和革命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们喜欢吉伦特派,却挑选了山岳派;他们决定了结局。他们朝成功者倾斜,将路易十六交给韦尔尼奥,将韦尔尼奥交给丹东,将丹东交给罗伯斯比尔,将罗伯斯比尔交给塔利安。他们将活着的马拉示众,将死去的马拉奉若神明。他们支持一切直到某一天推翻一切。他们最善于将摇摇欲坠的东西最后推倒。在他们看来,你根基深厚,他们才为你服务,你若摇摇欲坠,那就是对他们的背叛。他们是多数,他们是力量,他们是恐惧,由此产生公然的卑鄙行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国民公会 -
(马拉说:)“罗伯斯比尔,你的警察对你有什么用呢?你到处都派了暗探,在公社里有帕扬,在革命法庭里有科芬纳尔,在治安委员会里有大卫,在公安委员会里有库东。你看,我消息很灵通。所以,你们应该知道,危险就在你们头顶上,危险就在你们脚底下。阴谋,阴谋,到处都有阴谋。” (马拉说:)“那些本应上前线去拉大炮的骏马却在街上溅得我们满身污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笔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九三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九三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九三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3 条 )



郭万想要的世界里,每个公民都是贵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没看过《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初中的时候世界名著是我的噩梦,根本不敢碰。高中不让看课外书。很遗憾,我对法国大革命那段历史知道得最多的时候,应该是高中学历史的时候,最起码知道大概的时间轴和主要人物,所以说那个时候是看这个书的最佳时机,会对思维有很大的... (展开)



理性只不过是理智,感情却往往是良心。一个来自人,一个来自更高的地方。
法国大革命带来西方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巨变,涤荡着西方文人的心灵,产生出大量有关的文学作品。在之前对于大革命翘首以盼,革命之中欢呼雀跃的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们,在大革命失败和其对于旧世界的毁灭性破坏之后,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革命及其之后的历史进程似乎是减2加1...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8分 667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1分 330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8.9分 155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9.0分 108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九三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enGuin 2024-05-13 23:28:12 浙江
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经常被问到:“你是什么人?共和党,还是保王党?” 住在森林树洞里,一直从没吃饱过的乞丐说:“我是一个穷鬼”。 丈夫在战场阵亡,拖带着三个小孩的妇女说:“我是一个逃难的人”。 为底层人民喊口号的政治斗争,不应把人分门别类,而要坚持人道主义,不把人变成战士,而要把人变成公民。 雨果的浪漫主义,从来不宏大,不是一个人为集体,为所谓伟大事业而牺牲,只因人文关怀,做一件高尚的事,拯救一个... 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经常被问到:“你是什么人?共和党,还是保王党?” 住在森林树洞里,一直从没吃饱过的乞丐说:“我是一个穷鬼”。 丈夫在战场阵亡,拖带着三个小孩的妇女说:“我是一个逃难的人”。 为底层人民喊口号的政治斗争,不应把人分门别类,而要坚持人道主义,不把人变成战士,而要把人变成公民。 雨果的浪漫主义,从来不宏大,不是一个人为集体,为所谓伟大事业而牺牲,只因人文关怀,做一件高尚的事,拯救一个具体的人。 烟是复杂的东西,没有什么比炊烟更柔和,没有什么比狼烟更可怕,故事中的三个小孩,是人类的未来,也是人类的道德底线。 (展开)
0 有用 一笑闵恩仇 2023-09-29 11:04:21 河南
kindle
0 有用 穆莱塔 2022-10-27 23:59:11 辽宁
雨果的写作手法相当老派:不厌其烦地罗列人名地名,细细地描绘环境和背景,试图刻画时代洪流中的众生相。在同时代作品中它是当之无愧的翘楚,但以不明就里的眼光来看,似乎有些繁琐了。三星半
0 有用 可乐不加冰 2023-02-03 01:56:33 英国
19年2月26日就读完了,赶着在雨果生日这天读完,是我最喜欢的雨果的作品;当时的感想:最后真是大写的卧槽啊,瞬间哭成傻逼;我的眼泪太不值钱,我想给果果他老人家寄刀片
9 有用 七公子 2018-08-10 16:28:30
法国人不适合写历史小说,然而雨果是个例外:他的天真浪漫中富有深沉悲悯的思考,异想天开中又有赤裸裸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