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修订本
原作名: Holzwege
译者: 孙周兴
出版年: 2008-4
页数: 354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ISBN: 9787532745135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几乎包含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收集了作者在三、四十年代所创作的六篇重要著作。作者的“存在之真理”和“存在历史观”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文化传统的批判和当代技术世界的分析,充分显示出一位思想家应有的稳重、冷静和深度。
林中路的创作者
· · · · · ·
-
马丁·海德格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党,并于...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党,并于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
目录 · · · · · ·
物与作品
作品与真理
真理与艺术
后记
附录
2 世界图像的时代(1938)
附录
3 黑格尔的经验概念(1942/1943)
4 尼采的话“上帝死了”(1943)
5 诗人何为?(1946)
6 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1946)
说明
编者后记
人名对照表
修订本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 ——P18 大地(Erde)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并且是作为这样一种把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起来的涌现。在涌现者中,大地现身而为庇护者(das Bergende)。 ——P24 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 ——P26 大地乃是涌现着——庇护着的东西。大地是无所促迫的无碍无累和不屈不挠的东西。 由于建立一个世界,作品制造大地。 只有当它(大地)尚未被揭示、未被解释之际,它才显示自身。 ——P28 只有当大地作为本质上不可展开的东西被保持和保护之际——大地退遁于任何展开状态,亦即保持永远的锁闭——大地才敞开地澄亮了,才作为大地本身而显现出来。 ——P29 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乃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P29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 -
真理的本质,亦即无蔽,是由一种否定而得到彻底贯彻的。 ——P35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林中路"的人也喜欢 · · · · · ·
林中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艺术作品的起源》读书笔记

诗·思·语言——关于后期海德格尔的诗思合一

【转】孙周兴:海德格尔与德国当代艺术

艺术作品的本源:“诗意”栖居如何可能?

【转】朱刚:开端、裂缝与未来——海德格尔与德里达对“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的双重解读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书到了上译手中就是贵啊 | 来自落花梦 | 6 回应 | 2017-02-09 16:55:55 |
请问这本和黑皮的那本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 来自车登巴咱尔 | 2009-12-07 23:56:1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9.0分 1773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9.6分 21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5)9.4分 619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9)9.5分 35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1000+ 豆瓣9.0+的書 (Python)
- 现象学资料辑集(ing) (歧木零)
- 江绪林的阅读轨迹 (五山)
- 海德格尔 (铅笔刀客三分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林中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苏黎世是苏黎 2011-09-01 13:03:50
终于到手了~~~~~
0 有用 安德 2012-05-26 21:46:00
总会再读的
1 有用 仙儿 2011-10-13 14:58:02
如坐春风,无以言喻。
2 有用 ShinetheShire 2019-02-10 03:14:39
这书应该买了7年了,第一次翻出来读orz。随手翻至第二章《世界图像的时代》,追问关于世界的一个图像是现代的表象方式?就喜欢这么逼逼叨叨的非严格意义哲学作品(嗯,对诗意的海德格尔产生好感)
1 有用 退耦的光子 2010-06-05 00:09:48
海德格尔,当时迷得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