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译者: 赖明珠
出版年: 2024-1
定价: 68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村上春树作品赖明珠译本系列
ISBN: 9787532793600
内容简介 · · · · · ·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 日本第2届“野间文艺奖”入围作品 日本第83届“芥川龙之介奖”入围作品
♦ 中国台湾著名翻译家 赖明珠 译本 🔑 打开村上春树文学世界的另一把钥匙
1973年,“我”已从大学毕业,与朋友共同经营一间小型的翻译事务所,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但大学时代的残影,尤其是对直子的爱和她已 死 的事实,依然折磨着“我”的内心。三年前,“我”为了消磨痛苦的时光,曾经在游乐场沉迷过一台“三把式太空船”型号的弹珠玩具机,半年后她消失了,谁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我从那时起不再打弹珠玩具。可是如今,我又感觉到她仿佛在某个地方呼唤我。于是我丢下工作,开始寻找那台消失的弹珠玩具机,与青春做一场“漫长的告别”。
【编辑推荐】
《1973年的弹珠玩具》创作于1980年,是村上春树的第二部作品。虽然与《听风的歌》的出版时隔仅仅...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 日本第2届“野间文艺奖”入围作品 日本第83届“芥川龙之介奖”入围作品
♦ 中国台湾著名翻译家 赖明珠 译本 🔑 打开村上春树文学世界的另一把钥匙
1973年,“我”已从大学毕业,与朋友共同经营一间小型的翻译事务所,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但大学时代的残影,尤其是对直子的爱和她已 死 的事实,依然折磨着“我”的内心。三年前,“我”为了消磨痛苦的时光,曾经在游乐场沉迷过一台“三把式太空船”型号的弹珠玩具机,半年后她消失了,谁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我从那时起不再打弹珠玩具。可是如今,我又感觉到她仿佛在某个地方呼唤我。于是我丢下工作,开始寻找那台消失的弹珠玩具机,与青春做一场“漫长的告别”。
【编辑推荐】
《1973年的弹珠玩具》创作于1980年,是村上春树的第二部作品。虽然与《听风的歌》的出版时隔仅仅一年,但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已经表现出相当令人惊异的成熟的创作技法。尤其是后半段,在踏上寻找1973年的弹珠玩具之旅后,在与弹珠玩具进行的漫长的告别仪式中,如梦如幻的气氛被烘托到了极致,对叛逆与妥协、勇气与忧伤、天真与污秽的描摹,令人不禁联想起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等人的经典之作。
1973年的弹珠玩具的创作者
· · · · · ·
-
赖明珠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村上春树
日本著名作家、翻译家。
1949年出生于京都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1979年凭借首作《听风的歌》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主要长篇小说有《寻羊冒险记》(野间文艺新人奖)、《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谷崎润一郎奖)、《挪威的森林》、《国境之南、太阳之西》、《发条鸟年代记》(读卖文学奖)、《海边的卡夫卡》(世界幻想文学大奖、《纽约时报》2005年度好书Top 10)、《1Q84》(每日出版文化奖)、《刺杀骑士团长》等。短篇小说集有《遇见100%的女孩》《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东京奇谭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等。随笔集有《村上收音机》、“村上朝日堂”系列、《爵士群像》等。游记有《远方的鼓声》《雨天炎天》《边境·近境》等。翻译过卡佛、塞林格、卡波蒂、菲茨杰拉德、麦卡勒斯等多位英美著名文学作家的作品。获得众多国际文学大奖,包括2006年弗朗茨·卡夫卡奖...
村上春树
日本著名作家、翻译家。
1949年出生于京都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1979年凭借首作《听风的歌》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主要长篇小说有《寻羊冒险记》(野间文艺新人奖)、《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谷崎润一郎奖)、《挪威的森林》、《国境之南、太阳之西》、《发条鸟年代记》(读卖文学奖)、《海边的卡夫卡》(世界幻想文学大奖、《纽约时报》2005年度好书Top 10)、《1Q84》(每日出版文化奖)、《刺杀骑士团长》等。短篇小说集有《遇见100%的女孩》《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东京奇谭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等。随笔集有《村上收音机》、“村上朝日堂”系列、《爵士群像》等。游记有《远方的鼓声》《雨天炎天》《边境·近境》等。翻译过卡佛、塞林格、卡波蒂、菲茨杰拉德、麦卡勒斯等多位英美著名文学作家的作品。获得众多国际文学大奖,包括2006年弗朗茨·卡夫卡奖、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2009年耶路撒冷奖、西班牙艺术文学勋章,2011年加泰罗尼亚国际奖,2014年世界文学奖,2016年安徒生文学奖,2022年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等。
译者介绍
赖明珠
1947年生于台湾苗栗,中兴大学农经系毕业,日本千叶大学深造。回台湾从事广告企划撰文,喜欢文学、艺术、电影欣赏及旅行,并选择性翻译日文作品,包括村上春树的多本著作。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1973年的弹珠玩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1973年的弹珠玩具"的人也喜欢 · · · · · ·
1973年的弹珠玩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2 条 )



鼠之三部曲——拒绝成长、青春不再和自我回归 - ②

从“无”到“无”的奔跑——从《1973年的弹子球》看村上式孤独

前面铺垫很长的一点点观感

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年轻人都泡在迷茫的大酒缸里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8.0分 17476人读过
-
Kodansha (1985)7.9分 6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7.8分 1199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7.7分 336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译文版村上春树作品 (上海译文)
- 冯涛策划编辑图书目录(2) (judetheobscure)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我家书柜4 (東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1973年的弹珠玩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omo 2024-02-17 21:52:06 陕西
村上春树文笔好,想象力也足。但这书有点太装逼了。
0 有用 伪电气白兰 2024-03-13 23:59:23 广东
一阵迷惘 忧愁与寂寥…
0 有用 宫爵 2024-03-04 23:46:20 江苏
世界上有不会逝去的东西吗?那些被我们记住的人事物,只要还有人记得,就不会逝去,1973年的弹珠玩具,一本曾经读过的书,儿时的一个玩具,漫长的人生,也是漫长的告别与怀念
1 有用 热狗摊摊主 2024-08-21 00:23:03 江苏
一部追寻“无意义”的作品。如果“意义”在生活中不再存在了,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是日常的循环往复,还是荒诞的光怪陆离?在两个极值的碰撞下,村上提供了一种不完整的体验。 意义的缺失是否是一个长久的概念,我们不得而知。60年代“全共斗”思潮下,村上虽然选择了从喧嚣中疏离,但并非作壁上观——1973年的游戏厅和弹珠机就是一种“反现实”的经验,因此故事高潮向弹珠机的倾诉,也可以理解成对意义丧失的反思;或... 一部追寻“无意义”的作品。如果“意义”在生活中不再存在了,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是日常的循环往复,还是荒诞的光怪陆离?在两个极值的碰撞下,村上提供了一种不完整的体验。 意义的缺失是否是一个长久的概念,我们不得而知。60年代“全共斗”思潮下,村上虽然选择了从喧嚣中疏离,但并非作壁上观——1973年的游戏厅和弹珠机就是一种“反现实”的经验,因此故事高潮向弹珠机的倾诉,也可以理解成对意义丧失的反思;或许鼠的故事,更为具象化和典型性...... (展开)
3 有用 Tang.Quixote 2024-02-04 23:11:33 江苏
村上对这本的定位是什么呢?青春小说吗?读得云里雾里的(也可能是我病还没好脑子不清楚的关系),充斥着许多我看不明白指涉的意向。弹珠玩具到中间才出现,然后以寻找“某一台”弹珠玩具机为故事线铺展了一下,是如简介说的与青春做一场“漫长的告别”吗?氛围的营造倒是一贯的村上式的轻松,唱片与音乐带来的特别的格调,以及一丝丝荒诞,让人有脱离现实的感觉,特别是双胞胎吧,是不是男的很多都会有这样的幻想?或者说是一场梦... 村上对这本的定位是什么呢?青春小说吗?读得云里雾里的(也可能是我病还没好脑子不清楚的关系),充斥着许多我看不明白指涉的意向。弹珠玩具到中间才出现,然后以寻找“某一台”弹珠玩具机为故事线铺展了一下,是如简介说的与青春做一场“漫长的告别”吗?氛围的营造倒是一贯的村上式的轻松,唱片与音乐带来的特别的格调,以及一丝丝荒诞,让人有脱离现实的感觉,特别是双胞胎吧,是不是男的很多都会有这样的幻想?或者说是一场梦。总之没有太明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