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经济与社会》的第一章“前言”部分,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作品集7)里详尽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学研究的任务、目标、方法和概念工具所持有的观点,同时也将他的理论思考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我们理解和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甚至也是理解和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础——打开韦伯思想奥秘的钥匙。
韦伯作品集Ⅶ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斯·韦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克斯・韦伯,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历任柏林、费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目录 · · · · · ·
序言
导言: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前言
一 社会学与社会行动的定义
A 方法论的基础
B 社会行动的概念
二 社会行动的类型
三 社会关系的概念
四 行动取向的类型:习俗、风俗
五 正当的秩序
六 正当秩序的类型:常规和法律
七 正当性的基础:传统、信仰及成文规定
八 斗争、竞争和选择
九 共同体关系和结合体关系
十 开放关系和封闭关系
十一 社会行动的责任归属:代表和相互责任
十二 组织的概念与种类
十三 组织中的共识秩序与强制秩序
十四 行政秩序与规约式秩序
十五 经营、经营组织、社团与机构
十六 权力与支配
十七 政治组织与神权组织
译名对照表
索引
· · · · · · (收起)
导言: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前言
一 社会学与社会行动的定义
A 方法论的基础
B 社会行动的概念
二 社会行动的类型
三 社会关系的概念
四 行动取向的类型:习俗、风俗
五 正当的秩序
六 正当秩序的类型:常规和法律
七 正当性的基础:传统、信仰及成文规定
八 斗争、竞争和选择
九 共同体关系和结合体关系
十 开放关系和封闭关系
十一 社会行动的责任归属:代表和相互责任
十二 组织的概念与种类
十三 组织中的共识秩序与强制秩序
十四 行政秩序与规约式秩序
十五 经营、经营组织、社团与机构
十六 权力与支配
十七 政治组织与神权组织
译名对照表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至于齐美尔在《社会学》(Soziologie)和《货币哲学》(Philosophie des Geldes)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此处的不同:我是通过清楚地区分开主观意向的“意义”(gemeinter Sinn)与客观有效的“意义”(objektiv gütiger Sinn)而与他分道扬镳;齐美尔本人不只没有严守这两者的分际,甚至时常有意地混淆了“意义”的这两者面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
动机是主观意义的复合体,意指行动者本身对于行为所提供的有妥当意义的理由。所谓行为过程的关联乃是主观上妥当的或“意义上妥当的”,意指在关系中的各要素,根据我们感情和思考的习常模式,可被认为构成了典型的意义关联。相对的,事情前后序列的诠释,如果我们根据经验的规则发现它始终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便是“因果上妥当的”。 一个具体行动的正确因果诠释意味着:行动的外在过程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有意义的理解。而对一个典型的行动所作的因果性诠释,意指其被宣称是典型的过程,既可以在意义上妥当地展示出来,又可以因果妥当地确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韦伯作品集(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韦伯作品集XI:古犹太教》《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法律社会学》《韦伯作品集(Ⅷ):宗教社会学》
等
。
喜欢读"韦伯作品集Ⅶ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韦伯作品集Ⅶ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人也喜欢 · · · · · ·
韦伯作品集Ⅶ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重点在于社会行动这一概念
第一次看到韦伯详说社会行动的概念,他不仅提出了理性与非理性、价值理性与目的理性,还提到了意向性,以及对行动分类的无法穷尽性。 与此相关,韦伯还讨论了社会关系,人们的行动受每个行动者的特质及情境的影响。 这些说法几乎是后世众多理论的源头,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科...
(展开)
> 更多书评 1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Kensington Publishing (200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7分 401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7.5分 214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9.5分 20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管理人必看的300本书籍(1) (tony)
- All About Max Weber (曳尾于涂)
- 社会学研究书单-2 (低明)
- 北京贝贝特学术馆 (QBY)
- 博士读书记录 (左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韦伯作品集Ⅶ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RyanBanana 2021-03-12 10:28:35
《经济与社会》第一章
1 有用 南不二 2021-12-28 22:22:53
一口老血吐出来。这本书国庆七天就看它了。然而也没看的特别明白,但我觉得未来需要界定理论的时候还是需要重新再看一遍,就像是现在我还是拿出了这本书翻了一翻。
0 有用 Sarcophagus 2017-05-03 06:24:37
台译。对应中译《经济与社会》第一卷第一部分第一章。有较多英译注和中译注。译者撰有研究性导言。
1 有用 苦琴酒 2011-10-30 23:49:11
渐渐发现解释力太强了,不管是构建理念型的方法还是对社会行动类型的区分,必然会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牢牢操控我的思维方式吧……平庸者的脑子只配做天才思想的跑马场啊
0 有用 6小时 2012-09-28 02:56:55
winx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