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胡景北
出版年: 2005-05
页数: 100
定价: 1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ISBN: 9787208054189
内容简介 · · · · ·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行为”在这里表示人的行动,只要这一行动带有行为者赋加的主观意向。“社会”行为则表示,根据行为者所赋的意向而与他人行为有关,并在其过程中针对他人行为的一类行动。
作者简介 · · · · · ·
马克斯・韦伯,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历任柏林、费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目录 · · · · · ·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一、 方法论基础
二、 社会行为的概念
2. 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
3. 社会关系
4. 社会行为的类型:习惯和风俗
5. 正当秩序的概念
6. 正当秩序的种类:惯例和法律
7. 正当秩序有效的原因:传统、信仰、章程
8. 斗争的概念
9. 共同体和社会
10. 开入的和封闭的关系
11. 行为的责任归属、代理关系
12. 团体的概念和种类
13. 团体的秩序
14. 行政性秩序和调节性秩序
15. 企业和企业性团体、协会、机关
16. 权力、统治
17. 政治团体、僧侣团体
人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至于齐美尔在《社会学》(Soziologie)和《货币哲学》(Philosophie des Geldes)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此处的不同:我是通过清楚地区分开主观意向的“意义”(gemeinter Sinn)与客观有效的“意义”(objektiv gütiger Sinn)而与他分道扬镳;齐美尔本人不只没有严守这两者的分际,甚至时常有意地混淆了“意义”的这两者面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
动机是主观意义的复合体,意指行动者本身对于行为所提供的有妥当意义的理由。所谓行为过程的关联乃是主观上妥当的或“意义上妥当的”,意指在关系中的各要素,根据我们感情和思考的习常模式,可被认为构成了典型的意义关联。相对的,事情前后序列的诠释,如果我们根据经验的规则发现它始终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便是“因果上妥当的”。 一个具体行动的正确因果诠释意味着:行动的外在过程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有意义的理解。而对一个典型的行动所作的因果性诠释,意指其被宣称是典型的过程,既可以在意义上妥当地展示出来,又可以因果妥当地确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人也喜欢 · · · · ·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韦伯《经济与社会》著作当中的第一章,最初版本为1913年《关于理解社会学的一些范畴》,本文是《范畴》的简化版本。 这本书是韦伯的概念手册,在书里,韦伯界定了三个最为主要的观念,分别是,社会学、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 (展开)
这个译本不如上海人民的好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框架(纲要式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言与导言(+第二、三节) 1、对韦伯思想的理解:文化论与制度论的结合 (1)文化论:思想、观念、精神因素=>人的行动 “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 (2)制度论:制度=>人的行动 《经济与社会》 (3)二者的结合(Q:如何理解?) 宗教观念通过经济伦理对人的行动起作用,...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陆钓雪de飘飘 (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
作者序言 理解:雅斯贝尔斯《普通精神病理学》、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齐美尔《历史哲学的问题》 方法论:戈特尔《词汇的强权》 内容:滕尼斯《共同体的社会》、施塔姆勒《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经济和权利》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社会学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一、方法论基础 意向是否客观上“正确”或者是否能够被形而上学地... (17回应)2017-03-16 13:30:53
作者序言
理解:雅斯贝尔斯《普通精神病理学》、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齐美尔《历史哲学的问题》
方法论:戈特尔《词汇的强权》
内容:滕尼斯《共同体的社会》、施塔姆勒《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经济和权利》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社会学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一、方法论基础
意向是否客观上“正确”或者是否能够被形而上学地论证为“真”,在此毫无意义。
“行为重现”、“明确”、理性主义和无意向、感情和非理性、主体“持有”的意向、比较社会学、“格莱辛定律”、爱德华·麦耶尔
社会行为的统计学规律,只有在符合社会行为的可理解的意向时,才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意义上,成为可理解的行为模式即“社会学规则”。
动物社会心理学、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
把理解社会学的这个最终“基础”,看成是某种“心理学”是多么的荒谬……总的来说,与所有其他学科相比,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不存在任何更为密切的一般联系。
国民经济学、历史学、普适主义科学、术语学和分类学、认知方法论
二、社会行为的概念
“社会行为”大众心理学如勒邦
纯粹的“影响”和意向性的“取向”并非总能可靠地区分开来。但它们在概念上必须加以区分。当然,和那些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的活动相比,“反应性”的简单模仿,至少具有同样的社会学意义。
17回应 2017-03-16 13:30:53
-
陆钓雪de飘飘 (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
作者序言 理解:雅斯贝尔斯《普通精神病理学》、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齐美尔《历史哲学的问题》 方法论:戈特尔《词汇的强权》 内容:滕尼斯《共同体的社会》、施塔姆勒《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经济和权利》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社会学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一、方法论基础 意向是否客观上“正确”或者是否能够被形而上学地... (17回应)2017-03-16 13:30:53
作者序言
理解:雅斯贝尔斯《普通精神病理学》、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齐美尔《历史哲学的问题》
方法论:戈特尔《词汇的强权》
内容:滕尼斯《共同体的社会》、施塔姆勒《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经济和权利》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社会学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一、方法论基础
意向是否客观上“正确”或者是否能够被形而上学地论证为“真”,在此毫无意义。
“行为重现”、“明确”、理性主义和无意向、感情和非理性、主体“持有”的意向、比较社会学、“格莱辛定律”、爱德华·麦耶尔
社会行为的统计学规律,只有在符合社会行为的可理解的意向时,才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意义上,成为可理解的行为模式即“社会学规则”。
动物社会心理学、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
把理解社会学的这个最终“基础”,看成是某种“心理学”是多么的荒谬……总的来说,与所有其他学科相比,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不存在任何更为密切的一般联系。
国民经济学、历史学、普适主义科学、术语学和分类学、认知方法论
二、社会行为的概念
“社会行为”大众心理学如勒邦
纯粹的“影响”和意向性的“取向”并非总能可靠地区分开来。但它们在概念上必须加以区分。当然,和那些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的活动相比,“反应性”的简单模仿,至少具有同样的社会学意义。
17回应 2017-03-16 13:30:53
-
陆钓雪de飘飘 (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
作者序言 理解:雅斯贝尔斯《普通精神病理学》、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齐美尔《历史哲学的问题》 方法论:戈特尔《词汇的强权》 内容:滕尼斯《共同体的社会》、施塔姆勒《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经济和权利》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社会学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一、方法论基础 意向是否客观上“正确”或者是否能够被形而上学地... (17回应)2017-03-16 13:30:53
作者序言
理解:雅斯贝尔斯《普通精神病理学》、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齐美尔《历史哲学的问题》
方法论:戈特尔《词汇的强权》
内容:滕尼斯《共同体的社会》、施塔姆勒《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经济和权利》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社会学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一、方法论基础
意向是否客观上“正确”或者是否能够被形而上学地论证为“真”,在此毫无意义。
“行为重现”、“明确”、理性主义和无意向、感情和非理性、主体“持有”的意向、比较社会学、“格莱辛定律”、爱德华·麦耶尔
社会行为的统计学规律,只有在符合社会行为的可理解的意向时,才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意义上,成为可理解的行为模式即“社会学规则”。
动物社会心理学、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
把理解社会学的这个最终“基础”,看成是某种“心理学”是多么的荒谬……总的来说,与所有其他学科相比,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不存在任何更为密切的一般联系。
国民经济学、历史学、普适主义科学、术语学和分类学、认知方法论
二、社会行为的概念
“社会行为”大众心理学如勒邦
纯粹的“影响”和意向性的“取向”并非总能可靠地区分开来。但它们在概念上必须加以区分。当然,和那些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的活动相比,“反应性”的简单模仿,至少具有同样的社会学意义。
17回应 2017-03-16 13:30:5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6分 501人读过
-
Kensington Publishing (200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9.5分 189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7.7分 90人读过
-
每满10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shaochen)
- 我的书目-人文社科部分 (忆未名)
- 韦伯、齐美尔与雷蒙.阿隆研究 (王荣欣)
- THREE藏书(学术类)1 (benshuier)
- 社会学如何入门 (润悟)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zhizhong 2011-03-13 08:20:50
基础理论,一切具有意向性的个人或者团体行为的理性分析。行为如何产生,产生的动机。主要以历史的因果关系说明重要的文明现象,行为以及通过纯粹性的规律归纳行为者同类行为的预定过程的分析。
0 有用 hztz 2010-08-17 11:19:38
其实没什么意思,如果只读这一本的话。
0 有用 SciurusAnnie 2010-08-26 15:39:42
如果这也算读过。。。
0 有用 黄金左脚撑小兵 2010-10-29 13:00:46
要言不烦,值得多看
0 有用 linthorxiao 2008-05-04 22:10:27
很好的社会学入门书!
0 有用 火車大巴扎 2022-05-11 15:51:52
@2019-09-13 12:14:56
0 有用 Thomas 2022-03-31 23:25:30
这算是看的第一本 社会学理论方面的书 因为没接触过其他的 所以现在几乎是全盘接收他的解释(虽然可能有些并没能完全理解)感觉这之后脑子会稍稍清楚一点。(好像是给世界加上看不见的边框线) (不过 谁能想到教育见习期间居然是拿这本书来放松脑袋。。我真的不想再对着电脑听课做记录了!
0 有用 Kryten 2022-01-05 17:27:34
框架性作品,界定了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范围。不难读,讲的挺清楚的。
0 有用 springsalt 2021-09-26 19:23:28
課程作業。
0 有用 SUDA 苏达 2021-06-04 00:00:20
构建了社会学的基础概念框架后,主要以宏观的角度阐述了经济秩序在各种因素下的变动。韦伯的视角一直是庞博且丰富的,旁征博引自如,看需要非常仔细做笔记,容易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