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osure对《变态心理学》的笔记(2)

Cynosure
Cynosure (我是一只橘)

读过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 书名: 变态心理学
  • 作者: 钱铭怡
  • 页数: 507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06-5
  • 第1页

    P46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源自人格的三种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从性质上说,本我包含两种对立的本能冲动:1. 生的本能 2.死的本能 本我是无理性和无逻辑的,只关注本能需求的即刻满足,而不考虑道德和现实。因此本我遵循的是享乐原则。 自我是本我的欲望与外部世界的现实之间的媒介。 超我是社会禁忌与道德的内化,就是通常人们所指的良心,它强调的是对与错。随着超我的发展,它变成了一个内在控制系统,应对着本我的无节制的欲望。超我通过自我系统来压制那些错误的或不道德的欲望 意识层次论 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焦虑 现实焦虑,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可能危险带来的焦虑; 神经质性焦虑,是由于本我的冲动将要冲破自我的控制而产生实际的行动,而这些行动将会以某种方式受到惩罚,这就是使自我感到威胁而产生的焦虑; 道德焦虑,源自个体的真实的行为与超我产生矛盾而唤起的罪恶的感觉。 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即避免危险、焦虑和痛苦。这些程序称为‘防御机制’” 萨利文 认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特别重要的。若父母具有排斥性,其子女就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焦虑,当他长大后,对自我的威胁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亲密关系中。萨利文认为,指向健康的重要一步是在青春期的早期与同性之间能建立亲密的关系。对于那些家庭关系有问题的人来说,其他人是巨大的威胁。这些人通过执行僵化的自我保护模式(例如神经症)或完全从他人的世界中退缩出来(例如精神病),而达到使自己逃避人际关系的目的,无论这种心理障碍是否严重,它都是对人际关系的以焦虑为动机的逃避行为 P108 克雷丕林认为幻觉、妄想、注意障碍、刻板行为、情感不协调都是早发性痴呆的重要症状 P115 事实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如果坚持与之接触,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在其冷漠的外表后依然存在着活力,甚至具有敏感的情绪活动(但他的表达是受阻的)。按照心理动力学的观点,精神分裂症病人将自己过分敏感的特性隐藏在淡漠的面具之后,是为了避免情感负担过重,尤其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面。 P144 感情(affection)分为: 1.情感(feeling):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它所代表的感情内容,是指对这些事物的社会意义在感情上的体验。 2.情绪(emotion):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代表着感情性反应的过程。情绪标定的是感情的活动过程。 情绪和情感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侧重于社会性;情绪侧重于生物性。 P176

    P199 神经衰弱,脑力劳动的过分紧张繁重并伴有情绪的持续紧张,工作和学习安排不当,忙乱无绪,缺乏劳逸结合或生活和睡眠规律的破坏,也可能导致神经衰弱。性格孤僻、胆怯、敏感多疑、好强、遇事易紧张、缺乏自信者易得此病。 P229 强迫症 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性回忆。 强迫意向: 患者明知这样做是非理性的、荒谬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努力控制住不去做,但其内心的冲动无法摆脱。这类冲动常常是伤害性的,如杀人、砸碎玻璃、跳过飞驶的汽车、在高处的阳台上往下跳,或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如在大庭广众之下脱衣服、见到异性就有拥抱接吻的冲动等。尽管这些想法不会付诸实施,但却一直折磨着病人。 【案例】我总有一些“可怕”的想法。当我想到自己的男朋友时,会希望他去死;当母亲下 楼梯时,我会希望她从上面滚下来摔断脖子;当姐姐说要带她的小孩去海滩时,我会希 望他们都被淹死。这些想法简直快把我弄疯了。我爱他们:为什么我还希望他们遇上 这么可怕的事情呢?这使我变得野蛮,觉得自己是不齿于社会的疯子,也许让我去死都 比“诅咒”我所爱的人更好。 P234 心理分析理论的观点: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强迫行为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韵 悦 阅患者没 有处理好性器欲阶段的本能冲突,他们的性驱力要么退行至肛欲期,要么这一时期无法 顺利地发展。回顾患者的个人史,可以发现他们自幼年起就受到了过于严厉的管教,攻 击冲动及性欲往往受到了压抑。根据这一理论,来自本我和自我之间的强烈冲突形成 了一系列防御机制,从而最终产生强迫症状。与 韵 悦 阅相关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四种,分 别是:分离、替代、反向形成和消退。一种亵渎的念头出现和与此 相关的情感反应毫无关联,患者出现暴力的念头时没有愤怒的体验,这是由于分离的作 用。替代是指某些非常可怕的念头或冲动被另一些可以被人接受的念头或行动所代 替。出现要杀死自己孩子的念头同时出现“我是一个好母亲”的念头,这是一种反向形 成的作用。出现某些想象中“越轨”的想法时,试图以某些不可思议的强迫行为获得原 谅,这是消退的机制。如出现亵渎的想法时,伴随过分的祈祷或洗涤的仪式。心理分析 学家认为,由于患者的性驱力退行至肛欲期,故他们的症状内容常表现为对排泄系统特 别关注或惧怕被污染。 由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则认为, 韵 悦 阅的根源在于儿童时受过的精神创伤, 这些创伤或幻想引起的恐惧体验虽然被压抑到无意识中而被遗忘,但并没有消失。成 年后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这种幼稚的恐怖情绪即再现出来,患者不自觉地用幼年 方式来排除这种幻想和恐怖情绪,此时患者表现出的就是强迫症状 P371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援对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 多种多样,表现出以下源项以上: (员 )没有足够依据地猜疑他人在剥削、伤害或欺骗他; (圆 )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中; (猿 )勉强地信任他人,因为担心一些资料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付自己; (源 )从常见的线索或事件中悟解出隐含的贬低或威胁性意义; (缘 )持久地认为他人对之有恶意,即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不予宽容; (远 )觉得自己的名誉或者人格遭受他人攻击,虽然他人并不这样认为;病人迅速做出愤怒反 应或做出反击; (苑 )虽然没有证据,但还是对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员 )既不想要,实际上也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作为家庭之一员; (圆 )常常选择独自活动; (猿 )很少有兴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源 )很少对娱乐活动感到乐趣; (缘 )除了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的或知心朋友; (远 )对于赞扬或批评都显得无所谓; (苑 )情绪淡漠或感情平淡。 社会隔绝,情感疏远,而这一点为分裂样人格障碍者的突出特征。病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常常表现为孤单、冷淡、沉默,不介入日常事务,不交际,不关心他人。 心理动力学理论家认为,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的极端社会规避性,是由于人类基本 的接触需要没有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防御反应。如果父母对孩子表现 出拒绝、不予保护和不接受的态度,甚至虐待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因 为没有能力付出和接受他人的爱,从而发展出逃避一切交往关系的应付策略。孩子对 看护者感到厌恶或愤怒,但又不得不依赖于看护者才能生存。因此,【孩子更安全的应对 方式就是形成低的自我评价,而不是对厌恶的人做出愤怒的反应】。 【孩子更安全的应对方式就是形成低的自我评价,而不是对厌恶的人做出愤怒的反应】 这句话如何理解???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在社交关系中感到孤独和不适,与亲友在一起感到很不舒服,很少动感情,而且还有知觉或者 认知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符合以下缘项以上: (员 )牵连观念(未达关系妄想程度); (圆 )与其文化背景不相一致却影响其行为的古怪想法或魔术思维(例如,迷信、特异功能、心 灵传感或“第六感觉”;对于儿童或青少年,表现为怪异的幻想或整日沉湎的想法); (猿 )不同寻常的知觉或者躯体幻觉; (源 )古怪的(例如,含糊的、琐碎的、隐喻的、过分推敲的或刻板的)言语; (缘 )猜疑或偏执观念; (远 )感情不适合或受限制; (苑 )古怪的行为或表现; (愿 )除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的或知心朋友; (怨 )过分的社会焦虑,往往伴有偏执性的害怕感但没有对自己错误的判断 社会隔绝、行为古怪、多疑,这正是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性表现 四、回避型人格障碍 避免社交、无能感和过分的否定评价;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 (员 )因为害怕批评、遭到反对或拒绝,回避一些涉及较多人际交往接触的职业活动; (圆 )除非能确定他人会喜欢自己,否则不愿意与人们打交道; (猿 )因为害羞或害怕被取笑,很少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 (源 )沉湎于在社交场合遭到批评或拒绝的想法; (缘 )不参加新的人际交往场合,因为有无能感; (远 )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很笨拙,个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或比其他人差得多; (苑 )极度不愿意参与新活动,因为认为会因之难堪。 五、依赖型人格障碍 因为其顺从和依附行为,过分需要被人照顾,而且又害怕离别;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 多样,表现出下列缘项以上: (员 )如果没有他人的大量劝告或保证,便难以做出日常决定; (圆 )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主要方面担当责任; (猿 )难以表示对他人意见的不同看法,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成(注:不包括有现实依据的 恐惧)。 (源 )难以开始一项事业或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因为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而不是因为缺乏 动机或精力); (缘 )愿意不遗余力地争取他人的照料和支持(甚至为此主动去做会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 (远 )独处时感到不舒服,因为十分害怕不会照料自己。 (苑 )在一个亲密关系终结后,迫切地寻求另一个作为支持和照料的依靠; (愿 )不现实的沉湎于害怕被人家遗弃以致不得不自己照料自己的恐惧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不屑牺牲变通性、公开性与效率,沉湎于追求秩序和完美以及精神和人际关系都得到控制管 理;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出下列源项以上: (员 )沉湎于追求细节、规则、安排、次序、结构或日程,以致活动的主要方面却被忽视; (圆 )事情要完成得十全十美(例如,因为无法符合自己十分严格的标准,很难完成一桩事 情) (猿 )【过分地献身于工作,以致没有业余时间和朋友交往(并不是由于经济原因);】 (源 )在有关道德或价值观等方面是十分谨慎小心、无可指摘和不可变更的(并不是由于文化 或宗教观念); (缘 )【不会丢弃旧的或没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毫无感情纪念价值的);】 (远 )不愿指派工作给其他人或与其他人共同工作,除非他们丝毫不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 行事; (苑 )对自己和对他人都采取非常吝啬节约的开支方式,认为钱一定要储存起来以备日后可 能发生的灾难; (愿 )显得僵硬固执 心理分析理论对这种人格障碍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由于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对于儿童的自主行为加以惩罚,抑制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历程,结果使儿童极力地去迎合他人,特别是已经内化了的父母的要求,这种对严格标准的坚持,成为个人生活的主题。 另一种解释认为,儿童在其为挣脱父母控制而获得独立的斗争中,会形成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为了防御这种冲动的威胁,儿童会对其加以否认和内化,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过于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逐渐成为一贯甚至终生的行为模式。 七、表演型人格障碍 过分的情绪表达和招引他人注意;起自成年早期,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都会出现,表现出下 列缘项以上: (员 )如自己不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便感到不舒服; 摇 摇 (圆 )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是带有过分的性诱惑或挑逗性行为; (猿 )迅速变换而肤浅的情感表达; (源 )持续用外表吸引他人注意; (缘 )说话拿腔拿调,给人留下夸张但空洞的印象; (远 )情绪表达显得戏剧化、舞台化和过分夸大; (苑 )易受暗示,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愿 )认为与别人的关系比实际上的更亲近 八、自恋型人格障碍 持续地表现出浮夸(无论幻想或行为的)、需要他人赞扬;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 表现出下列缘项以上: (员 )对自我重要性有一种夸大的感受(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 望被认为是高人一等); (圆 )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利、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猿 )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的人们(或机构)所了 解或与之共事; (源 )要求赞扬; (缘 )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别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远 )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性的,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苑 )缺乏同情感,不愿设身处地地了解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愿 )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怨 )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九、边缘型人格障碍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以及显著的冲动性;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 表现为下列缘项以上: (员 )疯狂地努力以避免遭到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注:不包括(缘 )所指的自杀或自伤行 为); (圆 )一种不稳定的强烈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自我贬低之间变来变去; (猿 )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续的不稳定变化; (源 )至少在两个领域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倾向,例如浪费、性、药物滥用、鲁莽驾 驶、狂吞滥饮(注:不包括(缘 )中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缘 )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自伤行为; (远 )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稳定(例如,心境恶劣剧烈发作、易激惹或焦虑,持续数小 时,很少会超过几天); (苑 )长期的空虚感; (愿 )异常的强烈发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例如:常发脾气、发怒、殴斗); (怨 )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忽视或冒犯他人的权利,起自员 缘岁前,包括至少下列猿项以上: (员 )不遵守有关法律行为的社会准则,表现为多次做出应遭拘捕的行动; (圆 )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利用假名或诈骗他人; (猿 )冲动性,或在事先不作计划; (源 )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多次殴斗袭击; (缘 )鲁莽地不顾他人或自己的安全; (远 )一向不负责任,表现为多次不履行工作或经济义务; (苑 )缺乏懊悔,表现为在伤人、虐待他人或在偷窃之后显得无所谓或作合理化的辩解 P435 援营养不良 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发育早期的营养缺陷(蛋白质以及其他重要营养)可以对身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但是,目前研究者发现这种直接的关联是把问题过于简化了。很多证据显示,营养不良可能是通过更为间接的方式影响心理发展的。营养不良可以降低婴儿和儿童的反应性、好奇心和学习动机,从而造成智力上的相对迟滞 p443 儿童焦虑障碍的病因

    2012-04-21 13:54:49 1人推荐 8人喜欢 回应
  • 11章 人格障碍,第三节 人格障碍分类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员 )既不想要,实际上也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作为家庭之一员; (圆 )常常选择独自活动; (猿 )很少有兴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源 )很少对娱乐活动感到乐趣; (缘 )除了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的或知心朋友; (远 )对于赞扬或批评都显得无所谓; (苑 )情绪淡漠或感情平淡。 社会隔绝,情感疏远,而这一点为分裂样人格障碍者的突出特征。病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常常表现为孤单、冷淡、沉默,不介入日常事务,不交际,不关心他人。 心理动力学理论家认为,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的极端社会规避性,是由于人类基本 的接触需要没有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防御反应。如果父母对孩子表现 出拒绝、不予保护和不接受的态度,甚至虐待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因 为没有能力付出和接受他人的爱,从而发展出逃避一切交往关系的应付策略。孩子对 看护者感到厌恶或愤怒,但又不得不依赖于看护者才能生存。因此,孩子更安全的应对 方式就是形成低的自我评价,而不是对厌恶的人做出愤怒的反应。
    引自 11章 人格障碍,第三节 人格障碍分类

    孩子更安全的应对方式就是形成低的自我评价,而不是对厌恶的人做出愤怒的反应. 这句话如何理解???

    2012-04-21 21:07:09 1回应

Cynosure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28条 )

夏日再会
1
Alternative Logics. Do Sciences Need Them?
1
Modern Classical Physics
1
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上下)
1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第3卷)(英文版)
1
Introduction to Circle Packing
1
Trick or Truth?
2
Questioning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1
Matrix Computations
1
沉默的大多数
1
要瘦就瘦,要健康就健康
1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s
1
From Groups to Geometry and Back
1
Geometries
1
不锈时光
1
Generations
1
Geometry
1
Effective Modern C++
2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1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2卷)(英文版)
1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1
Differential Geometry
1
Applied Computational Physics
1
Make Your Own Neural Network
1
龙与鹰的帝国
1
巨婴国
1
An Introduction to Manifolds
1
Generalized Curvatures (Geometry and Computing)
1
求索中国
1
Statistical Mechanics
1
Statistical Mechanics
1
The Probability Lifesaver
1
An Introduction to Thermal Physics
1
Modern Approaches to Discrete Curvature
1
Discrete Differential Geometry
1
Visual Complex Analysis
1
The Algorithmic Beauty of Sea Shells
1
The Algorithmic Beauty of Seaweeds, Sponges and Corals
1
The Algorithmic Beauty of Plants
1
致女儿书
1
八十年代中学生
1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1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1
Are Leaders Born or Are They Made?
1
光荣与梦想
1
文明的度量
1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1
Waves
1
美国宪政历程
1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1
Mechanics (Berkeley Physics Course, Vol. 1)
1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Biology
1
Mathematical Physics
1
Sapiens
1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1
Fractional Calculus
1
七缀集
1
Polygon Mesh Processing
1
Fractional Calculus View of Complexity
1
Discrete Calculus
1
Perfectly Reasonable Deviations from the Beaten Track
1
A Student's Guide to Maxwell's Equations
1
A Student's Guide to Vectors and Tensors
1
Physics from Symmetry
1
Algebra
1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1
量子理论
1
Contemporary Abstract Algebra
1
Abstract Algebra(Second Edition)
1
Conscious Loving
1
常微分方程教程
1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
A Geometric Approach to Differential Forms
1
Differential Geometry of Curves and Surfaces
2
Geometry and the Imagination
1
Differential Geometry
1
Numerical Analysis
1
科学计算导论
1
生物数学趣谈
1
Discovering Modern Set Theory. I: The Basics
1
微积分学教程(第3卷)
3
Historical Dynamics
1
Elementary Calculus
1
超实讲义
1
Vector Calculus
1
微积分学教程(第2卷)
1
文明的进程
1
Digital Lighting and Rendering
1
The VES Handbook of Visual Effects
6
洗脑术
1
The Python Standard Library by Example
1
数学概观
1
数学的统一性
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
食品真相大揭秘
1
The Illusion of Life
1
全球通史
5
全球通史
5
艺术与癫狂
1
API Design for C++
5
内向者优势
2
维特根斯坦传
1
月亮和六便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