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已故思想家顾准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本书收录了他生前的三本日记:一本是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下放河南商城监督劳动时的日记;一本是1969年10月至1971年9月下放河南息县学部五七干校的日记;还有一本是顾准1972年10月到1974年10月在北京读书和生活的简单记录。这三本日记,虽然只是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录,蛤对于研究顾准思想的发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
作者简介 · · · · · ·
顾准(1915—1974)思想家、经济学家。1915年生于民国初年从苏州移居上海的一个中医家庭,在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
顾准于1930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1...
顾准(1915—1974)思想家、经济学家。1915年生于民国初年从苏州移居上海的一个中医家庭,在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
顾准于1930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1936年2月,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后担任过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书记,职员支部书记,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在文委工作期间,与经济学家孙冶方(当时为文委书记)认识并共事。1940年后,曾任中共苏南澄锡虞工委书记、专员,江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苏北盐阜区财经处副处长、淮海区财经处副处长。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1月回到华东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华分局财委委员,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积极准备接管上海。1949年5月,随军回到上海。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为建国后上海的财税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2年的“三反”运动,他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1953年后,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物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后,开始研究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计划体制根本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成为探索市场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运行的第一人。并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5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下放劳动回到经济研究所,受孙冶方委托研究会计和经济,相继翻译了熊彼特和罗宾逊夫人的经济学著作;1965年再次被划为右派,并在随后的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4月,他的妻子汪璧因不堪迫害自杀。他遭受迫害期间,仍坚持独立思考,特别关注民主问题,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追问“娜拉走后怎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问题,写成《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1974年12月3日因患肺癌病逝。
顾准对经济学、会计学研究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银行会计》、《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翻译作品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约瑟夫•熊彼特)、《经济论文集》(琼•罗宾逊)。文集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
目录 · · · · · ·
序二:智慧与良心的实录
商城日记(1959.10~1960.1)
息县日记(1969.10~1971.9)
北京日记(1972.10~1974.10)
致陈敏之的最后一封信
· · · · · · (更多)
序二:智慧与良心的实录
商城日记(1959.10~1960.1)
息县日记(1969.10~1971.9)
北京日记(1972.10~1974.10)
致陈敏之的最后一封信
基督教
附录:
顾准生平和学术思想
我所知道的顾准与“三反”
顾准的最后十年
送别——在顾准身边的最后一个月
注璧——一位不应遗忘的女性
致顾准伯伯的最后一封信
迟到的理解
患难之交 相濡以沫——骆耕漠访谈录
我与顾准的交往——吴敬琏坊谈录
编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九月二十二日 昨天运麻淋雨,晚上喝了几口酒,早早上床,不能成寐。酒力促进狂想,对粮价外贸与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今后三十年,我国如果不断以跃进步伐发展经济,全国有半数以至2/3人口进入城市经济,粮价要调整了,外贸要占领世界市场,50—60年代暴发户的日本要沦为今天的英国,这是64—68年间逐步设想过的。然而当时还设想,粮食与原料应该也可以力求自给。昨天的狂想,打破了这一限制。 我国人口增殖,除非达到全国农村大部城市化的程度,是停止不下来的。所以,三十年内如果经济顺利发展,工业经济的劳动力将达3—4亿人,亦即城市人口将达8—10亿人。在这种情况下,耕地与人口的比例,精耕水平将达到或超过今天的日本、西德和荷兰,然而粮食原料仍将有相当大的部分取决于进口。这样,不仅粮食内价将大幅度提高,世界粮价也将大幅度提高。 如同以英国为中心的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曾促进瑞典木材、丹荷乳制品、美国加拿大小麦的生产飞跃,我国经济发展将促进世界南方地区——拉美、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东南亚许多大岛包括澳新在内的精耕农业(一部分是小麦,大部分是水稻)的发展。中国工业对于矿产原料的需求,也将促进这些地方的开发。 这时候,世界将以中国为中心而活动,不仅英法,而且美苏日本都将沦为瑞典。这些地区的开发,将由本地区,世界各地移民来进行,也不可避免将由一些中国移民来进行。坦赞铁路,是这一长期趋势的序幕。 后代的历史家将要发现,自从我国打败日本以后,我国客观上即不存在外敌入侵的危险。当然,在工业尚未发展,近代化国防尚未布置就绪以前,准备不能没有,这个过渡时期早期的准备,我所持者当然还是人民战争。我所说的客观上已不存在外敌入侵的危险云云,是指积一百年的斗争,中国打败日本站了起来以后,天命中国要雄飞世界,迎击外敌入侵云云,从长期历史发展来看,不免是对自己的菲保蜡山芳郎的日美冲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粮价,外贸与发展 -
这样的改造给予顾准的是时时袭来的“心头一阵阵绞痛”。请看:我基本上学会了唾面自干、笑靥迎人的一套。(59年11月10日)精神折磨现象现在开始了。下午栽菜上粪时,思及生活像泥污,而精神上今天这个人、明天那个人来训一通,卑躬屈节,笑靥迎人已达极度。困苦、嫌恶之感,痛烈之至。(1959年11月23日)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败坏,不能不成为普遍现象。(60年1月15日)何(祥福)学好了,还是学坏了,上帝明鉴,他学坏了啊!(59年1月15日)水库六个月,赵淑仁学好了还是学坏了?学坏了啊! 她现在感激劳动队为她脱帽。但是从脱帽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钻空子,拍马屁,说谎话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59年11月10日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顾准日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顾准日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原来不是看了评了就够了

> 更多书评 2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8.3分 22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顾准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包子 2013-09-28 21:32:49
商城日记写民野哀鸿遍地,人人自危。后半部分无价值,大可略过。
0 有用 夜川直心 2011-06-05 22:17:28
感动,收获
2 有用 沙砾于飞 2006-07-28 17:38:17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饥饿与思想的关联。没有两个顾准!!!
1 有用 melpomene 2011-02-01 15:25:18
知识分子首先必须是超越历史的然后才是历史的= =
12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5-08-07 16:40:55
毛时代知识分子心灵史的生动记录……然而我最感慨的是,1959-60年那个敢在商城日记破口大骂、极为真实地记录了骗局下的苦难的有良知者,何以变成十年后自觉站在体制维护者立场上忧国忧民的、在某种意义上进行了自我阉割的思想者,不过在他生命的最后两三年,他似乎又恢复元气了,这才有了希腊城邦制度,才有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0 有用 雨柔 2022-11-30 00:25:10 北京
狂风尽日撼大城,寂默京郊无闻问。
1 有用 许之地 2022-11-14 00:40:09 北京
"这是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冷眼旁观这一切,只当是在读史,看中国向何处去。”
0 有用 呱呱其谈 2022-10-13 21:23:02 福建
东岳的月光下,你告诉我要像小孩子捡石子一样为自己收集知识财富,从那时起我才下了活一生学习一生的决心。你对我讲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寻找一个目标,即使明知道这个目标是自欺欺人的,也要向着这个目标去奋斗,否则你生活就没有中心。在这一点上你就是这样做的,你对我起到了以身作则的作用……
0 有用 梦幻神殿 2022-08-08 22:10:19
文革时期知识分子日记。
0 有用 小蒲 2022-07-11 16:27:21
补标,商城日记-饥饿与寻食,北京日记-写报告,最后几篇-字里行间浮现的“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