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意]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刘北成
出版年: 2003-1
页数: 95
定价: 8.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ISBN: 978720804451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刘北成
出版年: 2003-1
页数: 95
定价: 8.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ISBN: 9787208044517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很多卑鄙的政客摇身变为社会主义者以便攫取某些公职;不少文化人借此来推销他们的作品;许多编辑借此来取悦观众;而那些教授则是为了获得大学里的教职。总体来看,这些丑恶尚未传播得很远。在像意大利和德国这样的国家里,信仰社会主义会招致杀身大祸,所以伪君子们自然会宣布与之划清界限。相反,如果社会主义信仰会带来荣誉、权力和财富,他们则会趋之若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7页 -
由此可知,每一种社会学现象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形式:一种是确定真实对象之间关系的客观形式,另一种则是确定心理状态之间关系的主观形式。试想一下,镜面凹凸的哈哈镜,会造成所反射物体的镜像扭曲:在现实中笔直的物体看起来是弯曲的,细小的东西看起来是粗大的,反之亦然。同样,人类的意识也反映客观现象,客观现象通过历史或现代的证据为人所认识。因此,如果想弄清楚客观现象,重要的是不要满足于主观现象,而要根据后者正确地推断出前者。这在实质上是历史批判主义粗负的任务,超越了对客观证据材料的单纯批判,进面转向对人类心理的论述和探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若干社会法则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共5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奢侈与资本主义》《骑士、妇女与教士》《精神分析与宗教》《钱袋与永生》
等
。
喜欢读"精英的兴衰"的人也喜欢 · · · · · ·
精英的兴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十年后重读,2010-2020的历史重新验证了此书的推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即使事后找补理性的理由,群体的行动仍然是以感性为驱动的 2. 宗教热情与这种感性驱动彼此推波助澜 3. 在新时代下,物质的发展帮助社会主义取代了基督教成为此类宗教热情的旗帜 4. 现有的旧精英,为了对抗民众高涨的宗教热情,会做出妥协和让步,往往表现为“人道主义” 5. ...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出版社 (2010)7.7分 196人读过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7.0分 69人读过
-
桂冠圖書 (1997)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社会学入门书单 (中野独人)
- 社会学如何入门 (润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精英的兴衰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文泽尔 2010-06-26 10:27:11
宗教要求即情感要求,总是表露出事后诠释的倾向,即将某件事以时代情感方面的要求来解释,而忽略其中真正的内因,精英们通常以此种方式抚慰占据广大数量的非精英.一切情感的要求都可以被当作宗教要求,社会主义本身也是宗教要求,事实和解释是两码事.精英的兴衰即新旧精英的更替,皆是在以某种方式解释某社会时期的群众情感问题(例如旧精英在索取过多的同时满足群众情感较少,即是衰落的预兆;新精英则是恰恰相反,在索取不多的... 宗教要求即情感要求,总是表露出事后诠释的倾向,即将某件事以时代情感方面的要求来解释,而忽略其中真正的内因,精英们通常以此种方式抚慰占据广大数量的非精英.一切情感的要求都可以被当作宗教要求,社会主义本身也是宗教要求,事实和解释是两码事.精英的兴衰即新旧精英的更替,皆是在以某种方式解释某社会时期的群众情感问题(例如旧精英在索取过多的同时满足群众情感较少,即是衰落的预兆;新精英则是恰恰相反,在索取不多的同时极大满足群众情感;在一个稳定期中,索取和满足只要重其一即可维持稳定:帕雷托认为精英和统治者以及正在成为的统治者之间是一个意思 此外还有统治外精英煽动的狂热以及统治阶层的多愁善感的懦弱;第四部分阐述当代新精英来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阶层,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式.本书在很多时候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在精英理论下的纲领书).帕累托的初衷并未达成,较少的话语确实造成了较多的歧义,论文结构上也算不得严密,花了大量的篇幅,只讲了可用不多几句话概括的原理,不少醉心于引例和对于引例的嘲笑,却仍旧承认事实和解释、感情与理性造成的模棱两可,对历史事件有选择性地利用,不知不觉中也犯了事实因A而B,但事后可用C作定论的毛病.这一切实际的推断结果是:谨守实用主义造成了逻辑论证一贯表现在外的悲观倾向及愤懑之情.53页的关于衰弱期精英的一段论述甚好,虽然是过于情感化和道理简单,却让帕累托在他所谓的感情面上占了优势,为此加一星到4星.这本书是对第三帝国的出现做出了最理性的预言 (展开)
0 有用 Sky 2011-05-04 09:50:28
简短易读,观点鲜明。讽刺得力~~
0 有用 宿命论 2011-10-19 09:56:52
昂…Pareto,很扎劲的朋友~人家還有帕累托最優咩…
0 有用 Mr.Tσ 2013-03-11 01:18:14
历史总是反复被证明
5 有用 王紫 2010-01-20 12:48:09
比较偏激。帕累托:机械学派。认为阶级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是永恒存在的,因而反对平等、自由和自治。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多来自他的学说。墨索里尼政府官员。小册子上关于这些还真是语焉不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