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隨著發掘工作的進行,一場政治風暴正悄悄地席捲而來。陵墓中,萬曆與兩位皇后安然地躺臥著;陵墓外,一場世紀的文化浩劫已如火如荼地展開──文革,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一生,也讓一帝二后僅存的屍骨在烈焰衝天之中化為灰燼……這個地下宮殿,不只是萬曆皇帝生前生活的再現,實際上應該視為明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它的發掘,無疑是明帝國向後人展開的第一部百科全書。神秘、蒼涼、輝煌、悲壯……各種情緒召喚著我們去尋究這個已經消失了的帝國之謎,去一睹帝國主人昔日的風采英姿。
風雪定陵的创作者
· · · · · ·
-
岳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楊仕,祖籍山東臨清。一九五七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口腔醫學系,副主任醫師。閒暇之餘對明史極感興趣,亦寫作考證文章抒發心得。
岳南,一九六二年生,山東省諸城縣人。中學畢業後入軍中服役,後就讀於北京大學法律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研究所、魯迅文學院作家研究生班,獲文學碩士學位。先後服務於軍隊和地方新聞單位。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神龜》,電視劇《靜靜的小泥河》,報告文學集《中國軍婚》,紀實文學《風雪定陵》(與楊仕合著)《萬世法門》(與商成勇合著)《秦始皇陵之謎》《世界第八奇蹟》《復活的軍團》《西漢亡魂》《日暮東陵》《盜墓史》(與人合著),並在國內多次獲獎,其中《秦始皇陵之謎》和《風雪定陵》被譯成日、英、韓、德等國文字出版。《風雪定陵》獲一九九六年《中國時報》開卷版「十大好書獎」。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队拿下居庸关,直抵北京城下。当天晚上,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遥望城外到处都是烛天的火光,沉闷的炮声不断冲入耳鼓,知道大势已去,仰天长一声:“只是苦我全城百姓!”急惶惶回到乾清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周皇后见崇祯已丧失斗志,明亡在即,垂泪说道:“妾事皇上一十八年,你一句话也听不进,致有今日。”说完拔刀刎颈而死。 16岁的长平公主牵着父亲的衣襟,泪如雨下。崇祯咬咬牙,叹口气说:“你为何偏生于我家!”然后拔出宝剑,左手以袍掩面,右手举剑砍下。随着一声撕心裂腑的惨叫,公主的左臂落到地下。崇祯还想再砍,但手软无力了,只好作罢。崇祯手执三眼火铳,率领几十名太监冲出乾清宫,骑马直奔安定门,想夺城而走。但此时安定门已经封闭,无法开启。外城也被攻破,大顺军队冲杀而来。崇祯皇帝只得下马,看看身边的太监已经跑掉,只有王承恩一人立于马前。君臣二人只好弃马登上煤山(今景山)。崇祯脱下外服,要过王承恩随身携带的笔来,借着火光月色,在白缎衣里上写下了他的最后一份诏书: “自登基以来,十有七年,东人三侵内地,逆贼直通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衣冠,被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 崇祯皇帝把衣服挂在树上,将冠摘下,散开头发,披在脸上,在老槐树上自缢而亡。 4月30日,李自成与清兵交锋兵败,落荒而走。北京为清军所占。昌平县的几个乡绅出于对旧时君主的效忠,主动组织起来拿出钱财发丧。崇祯生前未来得及为自己建陵,只是给他的宠妃田贵妃在陵区的锦屏山下,建造了一座豪华陵墓。乡绅们便将崇祯和周皇后的棺木,运往田贵妃的墓中安葬。史料载:工匠用了四个昼夜,挖开了田贵妃墓,见到了地宫大门。用拐钉钥匙将石门打开后,把田贵妃棺移于石床之右,周皇后棺安放石床之左,崇祯棺木放在正中。田贵妃死于无事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石门钥匙与“自来石” -
早在两年前,当已是十八岁的万历皇帝相继举行了耕猎礼和谒陵礼这两个标志着皇帝本人已经成年并能独立治理朝政时,他便向皇帝以“高位不可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为中心议题提出了“乞休”请求。多少年后,人们仍能从这篇奏疏中触摸到张居正的真实情感以及深深的忧虑之情: 臣受事以来,夙夜兢惧,恒恐付托不效,有累先帝之明。又不自意特荷圣慈眷礼优崇,信任专笃,臣亦遂忘其愚陋,毕智竭力,图报国恩。嫌怨有所弗避,劳瘁有所弗辞,盖九年于兹矣。每自思惟,高位不可以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然不敢遽尔乞身者,以时未可尔。今赖天地祖宗洪佑,中外安宁……以皇上之明圣,令诸臣得佐下风,以致升平保鸿业无难也。臣于是乃敢拜手稽首而归政焉。 这篇奏疏可谓是张居正辅政八年多来真实的心灵写照。完全可以推断的是,张居正作为一个政治家,毕竟非同常人,虽然每个人对权位都有不同的向往和贪恋之心,但此时位极人臣、功高权重的他,不得不对自己的言行以及伴君如伴虎的历史教训有所顾虑。因为此时的张居正由于任重事繁,积劳过虑,形神顿惫,须发变白,血气早衰,已经进入垂垂暮年。在政治的漩涡中,他已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新政的重重阻力,稍有不慎,即产生家破人亡的严重后果。与其中途翻车,不如急流勇退,于是,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姿态和谋略向皇帝提出了“乞休”请求,并希望皇帝“赐臣骸骨生还故乡,庶臣节得以终全”。遗憾的是,张居正的“乞休”疏没有得到允可,万历皇帝毫不犹豫地降旨挽留:“卿受遗先帝,为朕元辅,忠勤匪懈,勋绩日隆。朕垂拱受成,依毗正切,岂得一日离朕!如何遽以归改乞休为请,使朕恻然不宁。卿宜思先帝叮咛顾托之意,以社稷为重,永图襄赞,用慰朕怀,慎无再辞。” 面对皇帝的挽留,张居正并不罢休,于是,两天后,他再次上疏以示“乞休”。而面对张居正的坚决态度,万历皇帝有些踌躇了,在两难之际,他只得向皇太后请示。意想不到的是,皇太后挽留张居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悲怆人生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風雪定陵"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國大歷史 8.3
-
- 萬古江河 8.5
-
- 槍炮、病菌與鋼鐵 8.9
-
-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8.3
-
-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 8.7
-
- 改變中國 8.4
-
-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8.9
-
- 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 8.3
-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8.6
-
- 花间一壶酒 7.5
風雪定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 条 )


对《风雪定陵》的几点疑问

很多东西不是迷信,只是现有的科学无法解释而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年直接参与定陵发掘的,不少人后来的情况都很糟糕,有的甚至未得善终。已知的情况是,力主发掘的明史专家吴晗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这都是大家知道的;起先反对发掘,后还是积极参与、担负发掘指挥工作的郑振铎,在出访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途中,飞机失事遇... (展开)
豆瓣上给分太宽容了吧。

风雪定陵 | 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想上班,请了一周假。一周的时间,可以做什么呢?现在回想一下,比上班确实充实多了——爬遍华山五峰,看了一次日出;零零碎碎的时间挤一挤,读完了两本书;此外还见到了三位老友,烤串、K歌,闲聊。往返北京——西安一趟,还有一天半的时间休息。 《风雪定陵》是其中一本,... (展开)> 更多书评 4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商务印书馆 (2012)7.5分 982人读过
-
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1996)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8.1分 790人读过
-
新世界出版社 (1997)7.7分 38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书目列 (巽)
- 讀書的大學生活,大學生活的讀書。 (吃土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風雪定陵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omotoiceko 2008-05-28 17:00:40
到北京旅行時導遊不停說一定要看的書,但我懷疑買完後我是沒看過的…
0 有用 小蜜桃松鼠 2013-08-29 20:58:04
一场残酷而惨烈的劫难。要看远流版。
0 有用 CrazysnoopY 2010-02-24 04:09:14
烂……烂书。这作者把正史和野史混在一起写,又像写宫闺艳史又想装学术考究,整本书只有开国后的内容值得看,但看了又太郁闷。
0 有用 方山子曰 2019-05-01 23:46:20
关于发掘定陵前前后后,说得足够清楚。但其中好大一部分篇幅都在介绍万历皇帝的历史,这部分是我看书的时候觉得有些碍事的地方。如果真是想了解万历皇帝时代的历史,我就不会选择这本书了。总体来说,还是一部难得的佳作,让我们明白决定开掘皇陵的那些人的心理活动,带给我们的教训,了解考古与研究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