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国] 让·波德里亚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译者: 车槿山
出版年: 2006-4
页数: 359
定价: 22.5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44700290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译者: 车槿山
出版年: 2006-4
页数: 359
定价: 22.5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44700290
内容简介 · · · · · ·
让·波德里亚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是其最主要代表作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被公认为后现代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最经典阐述之一。
象征交换与死亡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目 录
前 言
一 生产的终结
价值的结构革命
生产的终结
劳动
工资
货币
罢工
工会的剖析
无产阶级的堕落
为罢工而罢工
生产的系谱学
1968年5月:生产的幻觉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劳动与死亡
二 仿象的等级
仿象的三个等级
仿大理石天使
自动木偶与机器人
工业仿象
代码的形而上学
触觉与数字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三 时尚或代码的仙境
常见的轻浮
时尚的“结构”
符号的浮动
时尚的“冲动”
改变的性别
不可颠覆性
四 身体或符号的尸体
标记的身体
次级裸体
“脱衣舞”
受到诱导的自恋
乱伦的操纵
身体的模式
“菲勒斯汇兑本位制”
身体的煽动性
寓言
庄子的屠夫
五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死人的引渡
死后的生存或等价的死亡
墓外贫民窟
死亡的权力
原始秩序中的死亡交换
象征、真实、想像
不可避免的交换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化身与人格分裂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死亡冲动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准时死亡与生理死亡
事故与灾难
“自然”死亡
老年与第三年龄
自然死亡与牺牲
死刑
安全的讹诈
殡仪馆与墓室
疏远的死亡
疾病的交换
性化的死亡与致死的性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六 上帝之名的毁灭
易位书写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易位主题的终结
九十亿个上帝之名
语言学的想像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超越潜意识
· · · · · · (收起)
前 言
一 生产的终结
价值的结构革命
生产的终结
劳动
工资
货币
罢工
工会的剖析
无产阶级的堕落
为罢工而罢工
生产的系谱学
1968年5月:生产的幻觉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劳动与死亡
二 仿象的等级
仿象的三个等级
仿大理石天使
自动木偶与机器人
工业仿象
代码的形而上学
触觉与数字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三 时尚或代码的仙境
常见的轻浮
时尚的“结构”
符号的浮动
时尚的“冲动”
改变的性别
不可颠覆性
四 身体或符号的尸体
标记的身体
次级裸体
“脱衣舞”
受到诱导的自恋
乱伦的操纵
身体的模式
“菲勒斯汇兑本位制”
身体的煽动性
寓言
庄子的屠夫
五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死人的引渡
死后的生存或等价的死亡
墓外贫民窟
死亡的权力
原始秩序中的死亡交换
象征、真实、想像
不可避免的交换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化身与人格分裂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死亡冲动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准时死亡与生理死亡
事故与灾难
“自然”死亡
老年与第三年龄
自然死亡与牺牲
死刑
安全的讹诈
殡仪馆与墓室
疏远的死亡
疾病的交换
性化的死亡与致死的性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六 上帝之名的毁灭
易位书写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易位主题的终结
九十亿个上帝之名
语言学的想像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超越潜意识
· · · · · · (收起)
"象征交换与死亡"试读 · · · · · ·
现代社会构成的层面上不再有象征交换,不再有作为组织形式的象征交换。当然,象征作为社会构成自身的死亡仍在困扰着这些构成。这恰巧是因为象征不再管理社会形式,从此社会构成仅认识象征的困扰,象征交换的需求不断受到价值规律的阻碍。虽然从马克思开始,某种革命观念曾试图通过价值规律开辟一条道路,但这种观念早已重新成为遵守法则的革命。精神分析也是围绕着这种困扰展开的,但它..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看到各个领域落入商品的范围,人们会进行激烈的抵制,看到他们落入时尚的范围,人们会进行更激烈的抵制。因为在时尚中,意义的消解更为彻底。 在商业氛围中,所有劳动都相互交换并失去各自的独特性——在时尚氛围中,休闲和劳动本身相互交换各自的符号。 在商业氛围中,文化被购买,被出售——在时尚氛围中,所有文化都在完全的混杂中作为仿象而起作用。 在商品氛围中,爱情成为卖淫——在时尚氛围中,对象联系本身消失了,它散布到了冷酷的、无拘无束的性行为中。 在商品氛围里中,时间像金钱一样积累——在时尚氛围中,时间被打断,被粉碎,成为错综复杂的循环。 今天的一切都在同一律中受到时尚的影响,这恰恰是因为时尚能把任何形式都转入无起源的反复。时尚总是复古的,但它建立在取消过去的基础上:这是形式的死亡和形式幽灵般的复活。时间是悖论性非现实。它总是意味着形式的失效时间,意味着某种抽象,通过这种抽象,形式就像躲开时间一样变成有效符号,符号就像通过时间扭曲一样回归,用自己的非现实性纠缠现时,用回归的全部魅力对抗结构的变化。这是重新开始的美学:时尚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从死亡中拉出轻浮,从常见中拉出现代性。它是一种绝望: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永远延续;与此相反,它也是一种快乐:它知道任何形式在死亡之后,都总有可能再次存在,因为时尚预先吞噬了世界和真实:它是符号的所有死的劳动压在活的意义上的重量——而且这一切全发生在令人惊叹的遗忘和不可思议的无知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6页 -
如果说工厂不存在了,那是因为劳动无所不在;如果说监狱不存在了,那是因为社会时空中的关押和禁闭无所不在;如果说精神病院不存在了,那是因为心理和临床的控制已经得到普及;如果说学校不存在了,那是因为社会过程的所有纤维都浸透了纪律和教育;如果说资本不存在了(对资本的马克思主义批判也不存在了),那是因为价值规律已经以各种形式转入生存的自主管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死人的引渡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人文与社会译丛(共246册),
这套丛书还有
《科学的反革命》《保守主义》《大西洋的跨越》《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人民主权与德国宪法危机》
等
。
喜欢读"象征交换与死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象征交换与死亡"的人也喜欢 · · · · · ·
象征交换与死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波德里亞的象徵交換理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這本書討論了現代消費社會交易行為的幾個重要特徵。在與馬克思的對話中,對於其僅以「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兩種概念來理解資本主義作出批判,尤其針對馬克思認為「使用價值」具有超越資本主義邏輯的歷史動力一點,借由眾所週知的索緒爾語言學理論,以符號學的任意性和其在... (展开)
【转】林叶:鲍德里亚的致幻影像
本文发表于2019年第9期(2019.9.17)《信睿周报》,节选摘录如下: 摄影行为就像是一种定义行为,按下快门,就能将一个三维空间里的情境框取出来,以二维的方式呈现,轻易地将现实符号化,让一切变得不再神秘。人对着照片指指点点,辨识其中肤浅的、被模式化了的意义和语境,而...
(展开)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几天重读了《象征交换与死亡》。兵哥说《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是鲍德里亚“捍卫自己本真性象征交换的一场最为惊险的战斗”确实不为过。我对这一判断的认可并不是因为学界流俗的“这本书开启了后现代转向”,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鲍德里亚正式向自己的理论价值前设...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有更好的译本么? | 来自0479 | 4 回应 | 2020-07-19 13:08:42 |
有电子版吗? | 来自tyskin汩余不及 | 1 回应 | 2012-11-20 14:36:45 |
因为看不懂实在不敢评价 | 来自Reed | 2 回应 | 2009-12-08 22:59:53 |
暑假 象征交换与死亡 | 来自✨colourful🔆 | 2008-11-12 20:47:25 | |
?? | 来自Angelia | 3 回应 | 2008-05-05 20:53:5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Gallimard (197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2)9.2分 666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9)8.1分 59人读过
-
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3)暂无评分 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低明)
- 给我的研究生(开拓视野30种) (malingcat)
- 人类学著作 (王荣欣)
- 【人文与社会】译丛——译林出版社 (彼岸)
- 垂钓于时间之河…… (水底火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象征交换与死亡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withinbeyond 2011-08-07 12:23:28
胡言乱语,浮华浅薄,批判者传染上了被批判者的欣快病。我老的一行方程,顶得上您的一万句修辞……
5 有用 dynight 2011-12-30 23:20:47
“自动木偶与机器人”“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九十亿个上帝之名”,“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笑话或弗洛依德的经济学幻想”“次级裸体”:鲍叔是真*标题党,这家伙干脆写同人去好了!
34 有用 一个文盲兔狲 2016-04-11 22:54:56
被驱逐者的圣经(需要预先熟悉结构主义和法国人类学的谱系,有趣的是列维-施特劳斯二元对立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假设多次被拉出来当靶子,以及末章的诗歌观和我自己的不谋而合 ps这居然是一本1976年的书却洞见了四十年后所有那些被我们感受和困住我们的)
4 有用 Fitz 2010-03-26 20:59:36
法国的‘庄子’,这本书让人想到除却基督教、马克思、资本主义民主,是否还有别的系统可以选择
3 有用 马猴烧酒贾志新 2018-06-24 14:38:50
最近看《纠正》,弗兰岑在奇普那章就很是掉了后现代的书袋,那些部分都跳过了。我觉得我读了这么多年后现代理论,始终无法进入语境,大概是我本人真的对这些符号的玩弄,修辞学的理论毫无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