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上)的书评 (503)

LonBlues 2009-01-21 22:06:36

杂想:和平背后的乱世

这本书在去年的时候貌似很火,我在春节各地旅行的时候在上海,在南昌,在九江,在杭州,不管是火车站里,汽车站里,还是各个书店,报刊亭里,都能见到这本书的影子。当时一看封面,便知是本讲中国企业发展历程的书,虽觉得不错,但碍于书价太高,旅途中也估计少有心情来阅...  (展开)
茶凉了吗 2009-01-15 17:14:43

经济总是有序可循的

这上册我还没有看完,我对书中描述的一些事实野没有经历过,不过作者用例子使得整个历史贯穿在一起,只有全面的调查和深思熟虑才能写出这本好书。看这本书,我会想到爷爷,他也是那个时代的创新者,看着看着,我会想到回过头来,这二十年我究竟做了些什么,是不是我已经慢慢接...  (展开)
空中飞羊 2009-01-07 17:26:54

政策在哪里,哪里就发财

看了这本书,发现往往改革的先兆就是某些“刺儿头”在钻政策的空子,甚至违章办事。80年代改革初露端倪,90年代火热进行,那时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冒险家,好多人都是通过“倒爷”的形式,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另外,发现要干倒爷,就得通政府官员,不然别想办成事儿。...  (展开)
true 2008-12-22 19:43:59

多读

书还凑合 经济危机了读读然后反思反思历史 不过本书不算真的历史 有的部分被和谐了 不过对于我们80年代出生的人还是应该多读一读  (展开)
非常道 2008-11-21 10:38:47

讲商业故事的书

想听听中国商人的故事,可以看看这本书.但你想揭开商业变革的真正迷雾,你可能会失望. 与<万历十五年>相比,这本书可读性有的一拼,但在严谨性和学术性方面差了太远,只是一个说书者而非历史研究者在叙述过往的三十年.作者的观点很模糊,只有一些感性的感叹,没有深度的剖析,是"不敢言...  (展开)
yizhou 2008-11-18 07:42:50

太历史书了

我买的时候以为是本很情节丰富,言语风趣,分析深刻的书。 看完觉得还是一本历史书吧,放在书柜里需要时查阅一下。  (展开)
Akavir 2008-11-03 18:35:30

有点大历史的感觉

正在看 我非常喜欢作者的角度,站在历史的高点回顾近三十年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史,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 联想,华为,万科,蒙牛,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对这些故事背后的探究可以给后来人很多启示。 然而,2008年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展开)
librasnake 2008-08-21 14:16:14

刚看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

这部书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叙述,加上不时插入更大舞台上发生的事件,的确很生动,很激荡~~~ 不过感觉分析逻辑的基调倒是基本上追随了科斯的产权理论. 用这个逻辑分析企业虽然很容易理解,但若是回应行文中不断求索的"追求创造伟大的中国企业"的问题的话,归之于制度层面的追究,不...  (展开)
ring 2008-08-07 12:59:39

最佳课外读物

真实是如此激动人心,又如此沉重无奈。 我记得我上幼儿园时家里的冰箱是香雪海牌,但是谁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这样对回忆的反刍,令书中时代全景的壮阔画面也有了一点温情和亲切。 前一阵子在沃尔玛能买到健力宝,上次去却断货了,我很着急。 在这样的世界里,你想叫车轮...  (展开)
Jessica 2008-08-03 22:22:32

不可复制的历史

世面上畅销书总有一种是常青的,那就是探讨企业成功的书。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今年刚好30年,中国人老爱办纪念,三十年超过9%的年增长率当然值得骄傲,财经记者总爱制造神话,海尔联想巨人SOHU,自打国门开放后,中国人醒悟得最快的一件事就是钱是重要的,如果这个人这个公司...  (展开)
豆友1196505 2008-07-30 15:11:22

粗读即可

三十年时光,岂是“激荡”就可以读透的!洋洋几十万字,也不过画的粗线条、蜻蜓点水而已。通篇还是透出浮躁根子。权当作资料收集罢  (展开)
jakie 2008-07-12 19:39:07

一年一些代表人物,一年一些财经焦点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78年,柳传志回忆报纸传递信息的改变。 4月,恢复高考,当年考生40余万。 马蔚华,即是当年考入吉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后成长为招商银行总行长; 张征宇,北京理工大学,第一代PDA“商务通”的缔造者; 段永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四通公司,成为中关村的风云人物; 197...  (展开)
艾博伯 2008-07-05 15:23:58

78-92,政策经济和灰色经济

中国的原始积累赤裸裸,这一段,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中国经济一起步就没有公平这一说。 手法在模仿《光荣与梦想》,数据都是官方,不过了解一下中国经济史,也不错!  (展开)
豆豆儿冰宝宝 2008-06-13 15:30:48

不够清晰的文字

如果没有矫情的卖弄文字和略显夸张的个人感情色彩,若是用简单风趣又逻辑清晰紧密地写出我国三十年的经济史,影响应该会更加深广,更加普及。  (展开)
1626老王 2008-06-08 00:49:10

本来要推荐,却得挑挑刺。

以下写于5月,由于才加入豆瓣,所以至今才发,不吐不快。 老王有个习惯,出差的时候一般会带本书或者杂志,在出差的途中、厕上、床前,就把平时没时间的书、杂志给看了。 这次的长沙-广州-北京的行程中,老王带着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上),因为下还没来得及出版,只...  (展开)
tiansiyuan 2008-05-14 21:48:13

下比上强多了

明显感觉作者对于材料的把握更得心应手。 最感兴趣的是66页的页注里提到的“法罪错位”,应该是三十年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让我想到了吴思的“血酬定律”,好像不是作者首先提出的。是谁呢? 一个有趣的事实,作者1968年出生,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应该是94年左右,下...  (展开)
十五画生 2008-04-27 16:33:05

一本书 一个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看秦朔的大变局.后来看到吴晓波的大败局.觉得吴先生的文才一般.无非是简单叠加罢了.这次看了激荡三十年.彻底改变了我之前对作者的看法.我相信以后吴晓波的书我还会买.  (展开)
sample. 2008-04-24 14:41:39

一直不安

这本书,我差不多花了2个月慢慢读的。。经常读了一半翻回去在看看~~~其实整个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民间融资。。。。。 读到那边的时候莫名的叹息。即叹息其中的牵头人。也叹息百姓的盲目。。的确在那个年代人们都‘疯了’了。 也许是读的细吧,也不晓得怎么表达自己的想...  (展开)
历史是软泥巴 2008-04-20 17:29:47

企业家的原罪问题

吴晓波是<经济观察报>的特约撰稿,文章流畅,信息量大.一直读他的文章,所以总期待<激荡三十年>的出版. 正如有读者讲,这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作者在前言中便提到,每一个细节都力求有根有据.注重细节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写作的激情.这本书所需要的汗牛充栋的资料并没有湮没作者的激...  (展开)
<前页 1 2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后页> (共503条)

订阅激荡三十年(上)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