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上)的书评 (503)

T 2008-04-18 15:21:29

流水账里有大智慧

如此复杂的逻辑,吴先生却用最简单的流水账来四两拨千斤,看似平凡,却很有效。中国近代商业史本身就是一段无法用方法论和教科书来总结的神奇历史,比较典型的就是‘MBO’,郎顾之争,傻子瓜子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 2003年之后的宏观调控,吴先生字里行间带有比较多的同情意...  (展开)
霍斯特-威塞尔 2008-04-03 20:03:23

三十年改革史

其实,这三十年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史,如何由一个婴儿茁壮的成长为巨人。也是中国三十年的发展史,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不觉地体会到书中所写的很多事,我读到有些事时好像就在不久刚刚亲生经历过。书中涉及面很广,社会每个人,每个阶层,在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体会,判断,感受...  (展开)
xiaogui 2008-02-27 16:28:23

飞跃的不止是空中距离

一次和朋友吃饭,他在星巴克一下午都在翻阅此书,用他的原话就是:挺有意思的. 过年回家,怕等飞机无聊,去书城淘了一本,结果就从广州看到武汉,再从宜昌看到成都,最后从成都看到深圳.飞跃的不止是空中距离3000公里,而是30年啊。确实挺不错的,甚至可以拍成大国崛起的之类的记录片,我...  (展开)
树下一书生 2007-12-13 10:44:47

好书

任何故事在下一分钟都成为历史. 单纯性的历史(用所谓的历史观写历史)早已经让我厌倦,我们需要历史中的亮点和亮色,晓波无疑是当中的成功者. 两种侧重的结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为他们喝彩,因为这种创造让人"心情激荡",幸运的是,本文作者是一个成功者.  (展开)
niumeng 2007-12-08 17:25:02

改革开放史

没有多少评论,没有多少分析,只是陈述. 在读者面前,作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那人那事". 只是历史.  (展开)
木八拉东 2007-10-02 14:20:58

缺憾

激荡的三十应该是一个和政治密切相关的过程,但是在吴先生的书里面对政治改革的主体方忽视甚多。对经济的描述酣畅淋漓,对于政治的说法则扑朔迷离,到了敏感地方也是欲言又止,感觉颇不痛快。 此三十年的过程是一个前期自然人对象和政府争权的过程,中期则是法人对象和...  (展开)
巫云 2007-09-07 23:14:36

中国企业的光荣与梦想

这本书才翻几页,我就坚信两点:一、这是我这个月读到的最棒的书;二、吴晓波身上刻着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的影子。 这是一部中国企业史,一部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历史,翻动书页,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鲁冠球、马胜利、王石、柳传志、项南、史玉柱、牟其中...  (展开)
akeke 2007-07-22 23:42:13

说两句

刚看完。 从资料收集角度来说,还是有价值的。毕竟这三十年是中国企业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十年。不过企业的发展也是和宏观经济背景息息相关的,感觉此书将企业发展与宏观形势的关系说得还不够。点到了一些,但没有那种视野开阔的感觉。另外自己跳出资料的思考或点睛之笔还是...  (展开)
Bookaholic 2007-06-29 10:17:27

历史中的个人轨迹

吴晓波的文字象极《光荣与梦想》,包括叙事的风格。编年史的阅读乐趣在于有明确的时间坐标参考,记忆里散落的片段被精确的安置在坐标上,然后随着叙述的演进让阅读者心生感慨: 原来世界变化如此快而奥妙,原来记忆中的大抢购是发生在88年,而直到90年代初,私营经济主还深受...  (展开)
sophia 2007-06-23 23:03:32

小人物,大历史

上个周末,一口气读完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心中着实激荡了一番。 整书以流水帐式的叙事风格记录了1978-2008年的中国企业风云录(上册记录到1992年),但内在的逻辑使书的结构显得简洁而紧凑。读罢此书,掩卷沉思,我深深感受到一个特殊时代由小人物们书写的大历史...  (展开)
浪沙 2007-06-08 21:53:53

一部激荡的企业史

一部激荡的企业史 ——读《中国企业激荡三十年》 寒假在家看《南方周末》,推荐的书目中看到这本书的简单介绍,当时就觉得其很有特色,想找来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到开学,也未曾见到这本书。来到学校,一次和朋友逛书城,看到了它...  (展开)
66 2007-05-13 17:48:44

激荡三十年

已经忘了最开始是怎么知道吴晓波这个人的了,反正不知怎么知道了他的blog,时常看看,觉得有江南男人的细致温情,但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为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忧虑和责任感。 在《书城》上看到了《激荡三十年》的序,那份跃然纸上的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一下子就使我有了...  (展开)
林云専志 2007-04-23 15:16:10

我和這時代一起激蕩

 一  其實在年前就在各種媒體上得知有這么一本書了,春節期間在家鄉的曉風書屋還讀了序言,但后來因為工作的事情知道最近才意外地在學校圖書館借到,當天就因為讀這本書還在輕軌上坐錯路了。喜歡這本書不是因為它廣告做得好,也不是它的書名類似于日本那本著名...  (展开)
ltryy 2007-03-06 16:05:48

另一种书写方式

最早看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数字化管理一词以概之虽有点粗糙,但那种书写大历史的气魄让人着迷。 偶尔在经济观察报看到吴晓波的中国商业史的文章,又是另一种吸引力。他在着力还原其中的细节。 鲜活的历史细节让其充满魅力。  (展开)
rooby 2007-01-09 23:13:01

历史怎样来记录

作为个人来讲,我非常喜欢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那种记录历史的方式令人迷醉,而看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感觉非常相似,不同的是,《激荡三十年》的事就发生在你身边。  (展开)
永远的阴霾 2017-08-09 09:18:43

激荡三十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激荡三十年上部(1978-1992),中国企业史,那是个政策不完善的年代,也是充满机遇的年代,感觉那个年代发家的第一桶金基本都是灰色收入,双轨制,国债券,倒指标,进口特权等等,当然真看人的际遇,有人倒发了财,有人倒做了牢,投机倒把罪和流氓罪都太6了,那个年代连法律都...  (展开)
懒人一个 2014-11-01 23:57:17 中信出版社2014版

改革开放民间史

初知吴晓波是在《锵锵三人行》当时窦文涛说吴晓波是以为很有先见的作家,自己买了很多套房子,现在不缺钱,只有这样才能不受约束的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 很羡慕他。 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两本书(上和下)就买了下来,因为自己工作以来对中国的企业发展非常的关心,看了至少一...  (展开)
江户川柯镇恶 2009-02-13 00:19:01

虎头蛇尾——小感小论

我承认我是标题党,我喜欢《激荡三十年》的上册胜过下册,因此用了一个过激的题目招摇一番。或许对《激荡三十年》的评价应该可以客观一些,比如老白的书评。 不可否认此书的历史意义,以至于有人认为今后如果要研究中国的企业史,那么此书是必读的。而在吴晓波完成《跌荡一百...  (展开)
<前页 1 2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后页> (共503条)

订阅激荡三十年(上)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