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文风含蓄迂回之余,亦不失情真意切,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正如三十年代我国作家梁遇春所言:对于心灵的创伤,兰姆是一剂"止血的良药"。本书选录了《伊利亚随笔》中的主要作品,包括《南海公司回忆》、《除夕随想》等诸多名篇。
伊利亚随笔选的创作者
· · · · · ·
-
查尔斯·兰姆 作者
目录 · · · · · ·
兰姆及其《伊利亚随笔》(译序)
南海公司回忆
牛津度假记
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
两种人
除夕随想
拜特尔太太谈打牌
愚人节
往年的和如今的教书先生
在麦柯利村头访旧
关于尊重妇女
记往年内殿法学院的主管律师们
饭前的祷告
第一次看戏
梦幻中的孩子们(一段奇想)
海外寄语
扫烟囱的小孩礼赞
关于京城内乞丐减少一事之我见
论烤猪
一个单身汉对于已婚男女言行无状之哀诉
(以上选自《伊利亚随笔》)
故伊利亚君行述
穷亲戚
读书漫谈
马尔盖特海上泛舟记
病体复元
天才并非狂气论
退休者
巴巴拉·斯——
友人落水遇救记
三十五年前的报界生涯
古瓷器
酒鬼自白
“家虽不佳仍是家”辩
(以上选自《伊利亚随笔续集》)
附论:查尔斯·兰姆(沃尔特·佩特)
· · · · · · (收起)
南海公司回忆
牛津度假记
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
两种人
除夕随想
拜特尔太太谈打牌
愚人节
往年的和如今的教书先生
在麦柯利村头访旧
关于尊重妇女
记往年内殿法学院的主管律师们
饭前的祷告
第一次看戏
梦幻中的孩子们(一段奇想)
海外寄语
扫烟囱的小孩礼赞
关于京城内乞丐减少一事之我见
论烤猪
一个单身汉对于已婚男女言行无状之哀诉
(以上选自《伊利亚随笔》)
故伊利亚君行述
穷亲戚
读书漫谈
马尔盖特海上泛舟记
病体复元
天才并非狂气论
退休者
巴巴拉·斯——
友人落水遇救记
三十五年前的报界生涯
古瓷器
酒鬼自白
“家虽不佳仍是家”辩
(以上选自《伊利亚随笔续集》)
附论:查尔斯·兰姆(沃尔特·佩特)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兀自凝眸细看,眼前两个小孩子的模样却渐渐模糊起来,向后愈退愈远,最后,在那非常非常遥远之处只剩下两张悲伤的面容依稀可辨;他们默默无语,却好似向我说道:“我们不是艾丽思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我们压根儿就不是小孩子。艾丽思的孩子们管巴特姆叫爸爸。我们只是虚无,比虚无还要空虚,不过是梦幻。我们仅仅是某种可能性,要在忘川河畔渺渺茫茫等待千年万代,才能成为生命,具有自己的名字。”——于是,我恍然醒来,发现自己安安静静坐在单身汉的圈手椅里,刚才不过是睡梦一场,只有那忠实的勃莉吉特依然如故坐在我的身边——而约翰·兰——(又名詹姆斯·伊利亚)却永远地消逝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1页 -
埃文斯属下的副手叫做托马斯·台姆。这个人爱弯着腰,带出点儿贵族的派头。你如果在通往西敏大厅的半路上遇见过他,也会把他当成一位贵族。我说的弯腰,指的是把身子略微向前欠一欠——这在大人物来说,就表示出由于常常放下身份听取小人物的请求,时间久了,养成这么一种习惯。交谈正在进行之时,你觉得这样的人高不可攀,跟他谈话真有点紧张。但是,等谈话结束,你松一口气,想一想自己竞被他那样的拿腔作势所震慑,相当无聊,又不禁哑然失笑。他的智力低下,连一句格言或谚语都弄不懂。他的头脑处于像一张白纸那样的原始状态。一个吃奶小孩子也能把他问住。那么,他凭什么那样神气?他有钱吗?哦,不!托马斯·台姆很穷。他和他太太表面上装得像上流人,可在家里天天日子怕都不大好过。他太太身材长得匀称而瘦弱,显然并没有沾染上过分娇养自己的毛病。不过,她的血管里流有高贵的血液。据她说,她的门第,通过某种曲折复杂的亲戚套亲戚的关系——这个,我当初就没有彻底弄明白,如今更无法从宗谱学方面找出确凿证据来说明,——可以一直追溯到那赫赫有名而又命运险凶的德文瓦特家族。托马斯·台姆那欠身为礼的奥秘就在于此。这一双性格温顺、乐在其中的夫妇,你们居于卑微的地位,又处于无知无识的暗夜之中,大概唯有如此一念,如此一点儿温情,才足生活当中鼓舞着你们的一颗孤零零的明星吧!对于你们来说,它代替了财富、地位、光辉的成就——它抵得上所有这一切。而且,你们并不凭借它去侮辱别人;但是,只要你们把它佩戴起来,仅仅作为一件防身铠甲,就没有人敢来侮辱你们——它是“荣誉和安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译文随笔(共28册),
这套丛书还有
《枕边书与床头灯》《英国散文精选》《见闻札记》《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西西弗神话》
等
。
喜欢读"伊利亚随笔选"的人也喜欢 · · · · · ·
伊利亚随笔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有人得闲饮茶,有人穷买苦力
总会觉得人生无奈,天意弄人。冥冥中有力量掌控生活的轨迹,你用尽全力也无法挣脱。这样被控制一生,想起来就彻底心死。可对兰姆来说,竟又是另一番生机怏然。 这个十八世纪英国伟大的散文家,名字仅留在课本与文学史中,作品流传度更不及同学柯尔律治。可我还是庆幸好运能遇到...
(展开)

天真的兰姆和天真的高健
我读这本书之前,按个人习惯翻了翻译者的前言,发现他特别推崇兰姆的散文,仿佛兰姆的文章是世界上最好的散文。本来我是有点不以为意的,但在读了第一篇文章后,很快就改观了。兰姆文章的洒脱、幽默和淳朴深深地打动了我,而译者高健在文章其间穿插的序号(释文)非但没有...
(展开)


贫二代·小职员·文学大师
到现在我还是难以想象,一个人可以既是贫二代、小职员,同时又是文学大师——所谓大师,照我的想象,应该是备受尊敬和瞩目,自己也多少得拿自己当那么回事,当然也肯定是衣食无忧啦!——而本书的作者查尔斯·兰姆确正是一个一生都是贫穷孤苦的小职员,同时又有着非凡文学造诣...
(展开)

英式红茶,还得靠茶杯
英伦这个词本身就能自我形容,让人想到十八世纪慢悠悠的英国乡间。喝茶成了件优雅的事情,大口大口的咕噜下去,必然遭到太太小姐们的一阵冷嘲热讽。在穿衣镜前忙活了大半天,发型一丝不苟,领带也摆正了位置,好不容易抚平了裤脚的褶皱。一出门,其实泥泞的乡间小道能毁了...
(展开)
> 更多书评 3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7分 865人读过
-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5)9.3分 17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8.7分 22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8.1分 20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2015年5~6月出版的外国文学 (鲸岛)
- 译文随笔(上海译文) (Anatole)
- 小跑藏书-套装 (赵小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伊利亚随笔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有方騅馬 2023-09-27 14:21:51 浙江
假装读过
0 有用 淡定哥走路带风 2023-07-13 09:43:00 加拿大
这才是散文的最高境界
1 有用 _kevvv 2018-02-21 09:04:22
2018.013 可谓想到什么说什么,散文的技法不甚明显。相比译文而言,原文的魅力要大很多。
0 有用 lesfemmes 2018-01-25 08:01:40
值得一读的随笔,也是因为木心的推荐看的。
0 有用 韦🔥 2016-06-02 15:29:27
269 其实兰姆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有些地方太啰嗦了…【那座古旧农舍,尽管它的形迹已在我的记忆里消失,乍一瞥见,依然使我感受到多年来不曾经历过的快乐。因为,对这个地方,虽然我自己不记得了,我们两个人可没有忘记曾经一同来到这里,而且我们一辈子一直都在谈论着麦柯利村头;结果,它的幻影老是在我的脑子里晃来晃去,我觉得自己对这个地方的面貌业已相当熟悉;可是,当它真的在跟前出现,我才发现–哟,这完全不像以往... 269 其实兰姆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有些地方太啰嗦了…【那座古旧农舍,尽管它的形迹已在我的记忆里消失,乍一瞥见,依然使我感受到多年来不曾经历过的快乐。因为,对这个地方,虽然我自己不记得了,我们两个人可没有忘记曾经一同来到这里,而且我们一辈子一直都在谈论着麦柯利村头;结果,它的幻影老是在我的脑子里晃来晃去,我觉得自己对这个地方的面貌业已相当熟悉;可是,当它真的在跟前出现,我才发现–哟,这完全不像以往在我想象中多次出现的那个地方!】书在图书馆被偷走了::>_<::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