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元素周期表》是普里莫•莱维风格最强烈的关于二战经历的小说。作家具备同时具备化学家和作家两个灵魂,用二十一种元素截然不同的特性,在化学世界、生活世界和词源学之间建立了微妙的隐喻和类比。在莱维的文学世界里,只有通过非生命的物质,我们才能理解生命。
《元素周期表》也和莱维其他直接反思奥斯维辛罪恶的作品截然不同——莱维用惰性气体“氩”来隐喻他成长的犹太社区和皮埃蒙特地区其他族裔之间的隔膜;用“汞”这种不稳定、易挥发的的气体来指代当时服膺于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识分子;而用元素“锌“惰性、必须需要杂质才能进行化学反应”的特性来有力讽刺了当时希特勒鼓吹的“犹太人是一种必须要祛除的杂质”的荒谬言说。
击败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学著作。——《卫报》
化学对于莱维来说,也是一所 “政治的学校”。 ——《纽约时报》
元素周期表的创作者
· · · · · ·
-
普里莫·莱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普里莫•莱维(1919-1987),意大利化学家,也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他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也是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公众喉舌,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以及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大师的推崇。
莱维于1947年出版第一部作品回忆奥斯维辛经历的《这是不是个人》时,卡尔维诺即为他撰写书评,直至该书于1958年推出修订版,莱维才终获文坛认可。从此,他的创作如源泉喷涌,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1963年出版的《终战》,描述他从集中营得救回到意大利的经过,这部作品不仅被选入意大利语文教材,还于1997年被改编为电影《劫后余生》。
出版于1975年的《元素周期表》是莱维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目录 · · · · · ·
幸存者的声音——导读 王浩威 1
氩Argon 1
氢Hydrogen 15
锌Zinc 23
铁Iron 31
钾Potassium 41
镍Nickel 51
铅Lead 65
汞Mercury 77
磷Phosphorus 87
金Gold 101
铈Cerium 111
铬Chromium 119
硫Sulfur 129
钛Titanium 135
砷Arsenic 141
氮Nitrogen 147
锡Tin 155
铀Uranium 163
银Silver 171
钒Vanadium 181
碳Carbon 193
翻译莱维 牟中原 201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元素周期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元素周期表"的人也喜欢 · · · · · ·
元素周期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转载】普里莫·莱维:唯有物质是诚实的
《元素周期表》读书笔记(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要:《元素周期表》是莱维风格最强烈的关于二战经历的小说。作家具备同时具备化学家和作家两个灵魂,用二十一种元素截然不同的特性,在化学世界、生活世界和词源学之间建立了微妙的隐喻和类比。在莱维的文学世界里,只有通过非生命的物质,我们才能理解生命。《元素周期表》... (展开)《元素周期表》读书笔记(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要:《元素周期表》是莱维风格最强烈的关于二战经历的小说。作家具备同时具备化学家和作家两个灵魂,用二十一种元素截然不同的特性,在化学世界、生活世界和词源学之间建立了微妙的隐喻和类比。在莱维的文学世界里,只有通过非生命的物质,我们才能理解生命。《元素周期表》... (展开)>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8.5分 1335人读过
-
Viking (2012)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4)8.3分 351人读过
-
時報文化 (1998)暂无评分 2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海无涯 (佾云)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必买之书 (山鬼2046)
- 国内意大利文学译介(2015——) (宝王白奖评委)
- 2015年9~10月出版的外国文学 (鲸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aster 2016-03-14 15:30:47
作为一个化学教师,我羡慕莱维丰富的化学人经历。作为一个想读书,愿思考的普通人,我尊敬莱维的经历,幽默和沉思。书中无处不在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赞美,对智慧的领悟。
0 有用 十六 2016-01-30 15:09:04
比较巧妙
9 有用 坚定躺平的锡兵 2015-10-04 21:47:13
因为作者已有描写集中营的作品在前,本书对作者的集中营生活着墨不多,而着重其战前和战后的经历,用以做标题的每种元素都兼具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巧妙而坦率的杰作。
0 有用 临时昵称 2015-11-03 14:28:00
我比较不上台面吧,相比普利莫·莱维,我更喜欢 艾·辛格啊~
1 有用 Op.54 2016-11-04 21:57:17
我不是多喜欢莱维,但喜欢莱维的作家——索尔贝娄,卡尔维诺,艾柯——我好像都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