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者
· · · · · ·
-
普希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一七九九——一八三七)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高峰,就是从普希金开始的。
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这部诗体作品,自然具有诗歌的抒情性;但它又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所以作者把它叫做“小说”。一八二三年动笔时,普希金的创作正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八年后,《叶甫盖尼·奥涅金》于一八三○年完成。它总结了作者一八三一年以前的全部创作经验,以后普希金就转入了散文写作。这种创作方法和文体的变化,和社会背景是有关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四章写于十二月党人起义之前,基调比较明朗;从第五章起,调子变得阴郁、低沉起...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一七九九——一八三七)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高峰,就是从普希金开始的。
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这部诗体作品,自然具有诗歌的抒情性;但它又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所以作者把它叫做“小说”。一八二三年动笔时,普希金的创作正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八年后,《叶甫盖尼·奥涅金》于一八三○年完成。它总结了作者一八三一年以前的全部创作经验,以后普希金就转入了散文写作。这种创作方法和文体的变化,和社会背景是有关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四章写于十二月党人起义之前,基调比较明朗;从第五章起,调子变得阴郁、低沉起来,故事也越来越向悲剧性的结尾发展。这些正是时代气氛的反映。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给您写信——难道还不够? 还要我再说一些什么话? 现在我知道,您是有理由 用轻蔑来对我施以惩罚。 但您,对我这不幸的命运 如果还保有点滴的爱怜, 我求您别把我抛在一边。 最初我并不想对您明讲; 请相信:那样您就不可能 知道我是多么难以为情, 如果说我可能有个希望 见您在村里,哪怕很少见, 哪怕一礼拜只见您一面, 只要让我听听您的声音, 跟您讲句话,然后就去想, 想啊想,直到再跟您遇上, 日日夜夜惦着这桩事情。 但人家说,您不和人交往; 这片穷乡僻壤惹您厌烦, 我们……没有可夸耀的地方, 虽然对您是真心地喜欢。 为什么你要来拜访我们? 在这个人所遗忘的荒村, 如果我不认识您这个人, 就不会尝到这样的苦痛。 我幼稚心灵的一时激动 会渐渐地平息(也说不定?), 我会找到个称心的伴侣, 会成为一个忠实的贤妻, 会成为一个善良的母亲。 另外的人!……不,我的这颗心 世界上谁也不能够拿去! 我是你的——这是命中注定, 这是老天爷发下的旨意…… 我之所以需要这样活着; 就是为了保证和你相见; 我知道,上帝派你来给我 做保护人,直到坟墓边缘…… 你曾经在我的梦中显露, 我虽没看清你,已觉可亲, 你的月光让我心神不宁, 声音早响彻我灵魂深处…… 不啊,这并不是一场梦幻! 你刚一进门,我马上看出, 我全身燃烧,我全身麻木, 心里暗暗说:这就是他,看! 不是吗?我听过你的声音: 是你吗,悄悄地跟我倾谈, 当我在周济着那些穷人, 或者当我在祈求着神灵 宽慰我激动的心的熬煎。 在眼前这个短短的一瞬, 不就是你吗,亲爱的幻影, 在透明的暗夜闪闪发光。 轻轻地贴近了我的枕边? 不是你吗,带着抚慰、爱怜, 悄悄地对我在显示希望? 你是什么?保护我的天神, 还是个来诱惑我的奸人? 你应该来解除我的疑难。 也许,这一切全都是泡影, 全是幼稚的心灵的欺骗! 命定的都是另一回事情…… 但是。就算事情是这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1页 -
他拥有一种幸运的才干, 善于侃侃而谈,从容不迫、 不疼不痒地说天道地, 也会以专门家的博学神气 在重大的争论中保持沉默, 也会用突然发出的警句火花 把女士们嫣然的笑意激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5 条 )



俄罗斯恋爱——兼评吕荧译《奥涅金》

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长诗

“噢,这样的人有多少被命运糟蹋!”


不得不说,这个版本令我有些失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只因之前看过的一小段, 所以特意买来这本书, 谁知此版本翻译与我之前看的版本相比感觉甚不如意。 ----------------- 我曾看过的那段是第十节: 他很早就学会了虚情假意, 暗怀希望,心存妒忌, 能叫人信赖,会挑动猜疑, 露出忧郁而苦恼的神气, 有时很温良,有时很傲慢, ... (展开)
【转】杨靖丨《奥涅金》翻译之争
> 更多书评 9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8.8分 3314人读过
-
Oxford Paperbacks (2009)8.6分 3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9.0分 243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7分 557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attva 2018-06-25 20:57:50
一直觉得按照音步、韵律来译诗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稍不留神就会变得很滑稽,二人转似的。孙的翻译尚可,虽然所谓“奥涅金诗节”在中文世界中当然是不可还原的,但至少不让人反感,读起来顺畅,偶有佳句。此书写于1823至1830年,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这种颓荡的形象十分具有诱惑力,诱使人成为他,也诱使未经世事的少女接近他。混合着拜伦式英雄和波西米亚式的气质。但其处境其实相当尴尬,说白了就是无能为力,然后... 一直觉得按照音步、韵律来译诗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稍不留神就会变得很滑稽,二人转似的。孙的翻译尚可,虽然所谓“奥涅金诗节”在中文世界中当然是不可还原的,但至少不让人反感,读起来顺畅,偶有佳句。此书写于1823至1830年,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这种颓荡的形象十分具有诱惑力,诱使人成为他,也诱使未经世事的少女接近他。混合着拜伦式英雄和波西米亚式的气质。但其处境其实相当尴尬,说白了就是无能为力,然后将这种无力转换成反抗,所谓落魄、颓废就有了正当的借口。诸多文艺青年亦如是,沉溺于自我赏玩的情绪之中,是否真的悲观很值得怀疑,可能只是怠惰的借口。当然,奥涅金的悲观要深沉地多,并非自我标榜骗财骗色的手段。结尾略显仓促。普希金的恋足癖很明显啦。 (展开)
0 有用 蒋乜乜 2019-05-15 17:27:59
这版读着还可以,好多奥涅金不知谁翻的更好?
0 有用 王恩琦 2020-01-04 06:44:26
看完觉得翻译还不错,有机会拜读智量先生的对比一下
0 有用 Loner 2024-11-05 14:28:21 安徽
打折購買,奧涅金是一個悲劇人物,但是他卻是一個悲劇的多餘人:在貴族生活中多餘、在愛情生活中也是多餘的。這種多餘人註定了很難被大群體接納,煢然一身面對生活才是屬於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