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一个时代的经典。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用明白通畅的字句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是一本人人都能读、也人人都该读的近代史。
本次再版,校订文字的同时,也收录了包括甘博、汤姆逊等在内的诸多同时期来华外籍人士所记录的珍贵影像、图片六十多幅,多为华语世界首次呈现,在丰富和完善内容的同时,也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历史情境。
作者简介 · · · · · ·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山之人和中国近代外交史的拓荒者。
1912年赴美留学,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新史学”倡导者詹姆斯•鲁滨逊(JamesH•Robinson)高足、政治社会史教授卡尔顿•海斯(CarltonJ•H•Hayes)攻读历史,获博士学位。
1923年归国,相继执教于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他当日所提携、培养的弟子,有许多后来术业有专攻,成名成家,如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何炳棣、邵循正、郭廷以、夏鼐、姚薇元、吴相湘等。
1935年从政,此后一直活跃于政坛,被誉为“极知外交的人”。
1965年5月由驻美“大使”退休,同年10月纽约病逝。
目录 · · · · · ·
总论 < 1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 9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 3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 13
东西对打 < 19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 27
不平等条约开始 < 33
剿夷派又抬头 < 39
剿夷派崩溃 < 47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 < 55
旧社会走循环套 < 57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 65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 71
洪秀全失败 < 79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 < 85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 87
步步向前进 < 95
前进遇着阻碍 < 99
士大夫轻举妄动 < 109
中日初次决战 < 123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 145
李鸿章引狼入室 < 147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 155
顽固势力总动员 < 161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 171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 181
军阀割据十五年 < 191
贯彻总理的遗教 < 199
· · · · · · (收起)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 9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 3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 13
东西对打 < 19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 27
不平等条约开始 < 33
剿夷派又抬头 < 39
剿夷派崩溃 < 47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 < 55
旧社会走循环套 < 57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 65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 71
洪秀全失败 < 79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 < 85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 87
步步向前进 < 95
前进遇着阻碍 < 99
士大夫轻举妄动 < 109
中日初次决战 < 123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 145
李鸿章引狼入室 < 147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 155
顽固势力总动员 < 161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 171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 181
军阀割据十五年 < 191
贯彻总理的遗教 < 19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甲午战争未起以前及既起以后,李鸿章用各种外交方法,想得西洋各国的援助,但都失败了。国际的关系不比私人间的关系,是不讲理,不论情的。国家都是自私自利的,利害相同就结合为友,为联盟;利害冲突就成为对敌。 各国的外交家都是精于打算盘的。西洋各国原想在远东大大的发展,但在甲午以前,没有积极推动,一则因为他们忙于瓜分非洲;二则因为他们互相牵制,各不相下;三则因为在远东尚有中国与日本两个独立国家,具有相当的抵抗能力。在中、日战争进行的时候,李鸿章虽千方百计的请求他们的援助, 他们总是抱隔岸观火的态度,严守中立。他们觉得中国愈败,愈需要他们的 援助,而且愈愿意出代价。同时他们又觉得日本虽打胜仗,战争总要削减日 本的力量。在西洋人的眼光里,中、日战争无论谁败,实是两败俱伤的,他 们反可坐收渔人之利,所以他们不援助我们于未败之前。 等到《马关条约》一签字,俄、德、法三国就联合起来强迫日本退还辽 东半岛,包括旅顺、大连在内。主动是俄国,德、法不过附和。当时俄国财 政部长威特(Witte)正赶修西比利亚铁路,他发现东边的一段,如绕黑龙江的北岸,路线太长,工程太困难;如横过我们的东三省,路线可缩短,工程 也容易的多。同时海参崴太偏北,冬季结冰,不便航行。如果俄国能得大连、旅顺,俄国在远东就能有完善的军港和商港。完成西比利亚铁路及得一个不冰冻的海口,这是威特想要乘机而达到的目的。法国当时联俄以对德,俄要法帮忙,法不敢拒绝,何况法国也有野心想乘机向远东发展呢?德国的算盘 打得更精,他想附和俄国,一则可以使俄国知道德国是俄国的朋友,俄国不必联络法国;二则俄国如向远东发展,在欧洲不会多事,德国正好顺风推舟;三则德国也可以向我们索取援助的代价。这是三国干涉《马关条约》实在的 动机。 俄、德、法三国的作法是十分冠冕堂皇的。《马关条约》发表以后,他们就向我们表示同情,说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5页 -
曾国藩要救清朝是很自然的,可原谅的。第一,中国的旧礼教既是他的立场,而且士大夫阶级是他的凭依,他不能不忠君。第二,他想清廷经过大患难之后,必能有相当觉悟。事实上同治初年的北京,因为有恭亲王及文祥二人主政,似乎景象一新,颇能有为。所以嘉、道、咸三代虽是多难的时代,同治年间的清朝确有中兴的气象。第三,他怕满清的灭亡要引起长期的内乱。他是深知中国历史的,我国几千年来,每次换过朝代,总要经过长期的割据和内乱,然后天下得统一和和平。在闭关自守,无人干涉的时代,内战虽给人民无穷的痛苦,尚不至于亡国。到了十九世纪,有帝国主义者环绕着,长期的内乱就能引起亡国之祸,曾国藩所以要维持满清,最大的理由在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近代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近代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鹿守我的梦,鸟祝我的醒 7.8
-
- 《乡土中国》(有声书) 9.2
-
- 旨永神遥明小品 8.0
-
- 渔具图谱 7.3
-
- 大地深处 8.5
-
- 聊斋的狐鬼世界 6.2
-
- 万国来朝 6.9
-
- 让灯守着我:戴望舒传 8.2
-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9.3
-
- 降魔修心 : 彩绘西游记 8.1
中国近代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1 条 )





被删改的最后一节原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标红的为书里被删改的部分,其实改动并不大,主要是把对蒋介石“同志”的称呼和对他的赞美删掉了。 听说有删改所以在网上找了一下电子版看了一下对比了一下。 『九一八以来,国人有些为 感情所冲动要求中央早战,有些反动份子另怀阴谋,以为向日抗战,就能消灭中央势力,于是假...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5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8.8分 7575人读过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9.0分 9254人读过
-
武汉出版社 (2012)8.7分 4429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6)9.1分 349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坏记性的备忘单 (潮汐声)
- 书单|从抖音搜罗的书单 (求解于豆瓣)
- 书 (破晓扬帆2023)
- 清书架 (南瓜馅饺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歌行者 2024-02-17 23:49:06 江苏
程度类似教科书。作者作为果党,对曾李多溢美,而对左收复西域不以为然。未妥。琉球高丽可弃,所以西域也可以?那东北可不可以?长江以北呢?又成了宋明以来东南财主的门户私计。书中提到“种族革命”,面对种族存亡的巨大危机,上中下都在拼命求活,但都遭失败,作者认为唯有贯彻先总理遗教可行,但果党也没有。
0 有用 冯豆豆 2022-03-02 00:10:25
短小精悍。
4 有用 大谐星 2020-04-22 00:27:32
看完发现这部近代史只写到北伐结束抗日战争开始,也是蒋廷黻在抗战期间所著。全书简短有力好消化,尤其是嘉庆年间清政府的没落到一二次鸦片战争再至甲午海战,后戊戌变法期间,描述详细,多线叙述,以极客观的角度分析近代史问题,对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性格作风的讲解十分全面,其中讲到林则徐说幸好林则徐在第二次缴夷任命中逝世才得以保存晚节,对我而言是新增许多见识。但再孙中山革命前后开始讲述就有... 看完发现这部近代史只写到北伐结束抗日战争开始,也是蒋廷黻在抗战期间所著。全书简短有力好消化,尤其是嘉庆年间清政府的没落到一二次鸦片战争再至甲午海战,后戊戌变法期间,描述详细,多线叙述,以极客观的角度分析近代史问题,对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性格作风的讲解十分全面,其中讲到林则徐说幸好林则徐在第二次缴夷任命中逝世才得以保存晚节,对我而言是新增许多见识。但再孙中山革命前后开始讲述就有些流水线了,北伐也是一笔带过。(因为蒋廷黻是老蒋的人,晚年工作于台湾中央研究院,书中几乎只字未提gcd) (展开)
19 有用 流 2019-02-24 19:49:19
著于1938年,实在了不起。20190224
0 有用 Paktin 2019-02-01 17:30:19
极简主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