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过程哲学创始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可以说是起因于牛顿物理学的崩解。怀特海的哲学对思想史具有独特的解读,对科学和数学在西方文明兴盛过程中的角色有重要的研究。怀特海的哲学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有重要的关联。怀特海是独树一帜的思想大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发现怀特海的学术价值。学术界认为,怀特海属于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怀特海的思想精微深邃,他的影响在他生前已超出了哲学领域而广泛波及到生态学、管理学、宗教学等多门学科,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不少大科学家都对他的思想都很重视。教育思想是怀特海的过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怀特海对学校中教育专门化的趋势进行了批评。他认为,现代知识专门化的结果使得某些专家的思想局限在一个角落里,这种专家思想上的偏于一隅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它对个人发展也是有害的。怀特海认为,应当建立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它们...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过程哲学创始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可以说是起因于牛顿物理学的崩解。怀特海的哲学对思想史具有独特的解读,对科学和数学在西方文明兴盛过程中的角色有重要的研究。怀特海的哲学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有重要的关联。怀特海是独树一帜的思想大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发现怀特海的学术价值。学术界认为,怀特海属于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怀特海的思想精微深邃,他的影响在他生前已超出了哲学领域而广泛波及到生态学、管理学、宗教学等多门学科,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不少大科学家都对他的思想都很重视。教育思想是怀特海的过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怀特海对学校中教育专门化的趋势进行了批评。他认为,现代知识专门化的结果使得某些专家的思想局限在一个角落里,这种专家思想上的偏于一隅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它对个人发展也是有害的。怀特海认为,应当建立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怀特海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也独树一帜。近年来,怀特海在中国哲学界学术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截止到2010年,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20多所高等学校建立了专门的过程思想研究机构,对怀特海的思想展开认真的学术研究,每年都有专门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问世。本书《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的代表作之一。
教育的目的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过程哲学创始人,他创立了20世纪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
怀特海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巨大进步,被称为永久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罗素起初是他的学生,后来他们成为同事和朋友。
出身于教育世家,他的祖父是当地一位有名望的教育家,曾任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他的父亲先后从事教育、宗教工作,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受家庭的影响,他对教育很感兴趣。
他早年就读并留校于英国剑桥大学,中年任教职于英国伦敦大学,晚年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的目的》(1929)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影响深远,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
目录 · · · · · ·
二、教育的节奏
三、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四、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五、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
六、大学及其作用
自述生平
怀特海主要著述目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普通文化旨在培养大脑的智力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但不应过分强调两者之间这种简单的对立。 对整体与关系的辨别力。只有通过专门学习,人们才能领会一般思想的准确阐述,领会这些思想被阐述时它们相互间的关系,领会这些思想对理解生活的作用。经过这样训练的大脑应具有更抽象和更具体的思维能力。它一直在受这样的训练:理解抽象的思维,分析具体的事实。 应该培养所有精神活动特质中最朴素简约的特质,我指的是对风格的鉴赏。这是一种审美的能力,它建立在欣赏通过简约的方式直接达到预见的目标。艺术中的风格,文学中的风格,科学中的风格,逻辑中的风格,实际做某件事的风格,从根本上说,都具有相同的审美性质,即实现和约束。爱一个科目本身以及为一个科目本身而热爱它,这种爱是体现于学习中的对风格的热爱,它不是在精神世界徜徉所带来的催人欲睡的快乐。 这样,我们便又回到我们开始讨论的地方,即教育的功用。按风格最完美的意义,它是受教育的文化人最后学到的东西;它也是最有用的东西。 我们所说的业余爱好着基本上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有鉴赏力,在掌握某种固定的程序化的工作时具有多种才艺。但他们缺乏专业知识赋予一个人的预见能力。 宗教性的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他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责任来自于我们对事物发展过程鱼油的潜在控制。当可习得的知识能够改变结局时,愚昧无知便成为罪恶。而崇敬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现在本身就包含着全部的存在,那漫长完整的时间,它属于永恒。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 -
智力的培养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人将会忘记你较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知道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当我提到原理时,我甚至没有想到用文字阐述的原理。完全渗透你身心的原理与其说是一种正式规范的陈述,不如说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这种智力习惯成了大脑对适当刺激的反应方式,刺激表现为具体的情况和事实。没有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掌握的知识会清晰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智力培养不过是人在行动时大脑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进行运转。学习常常被说成是这样一种事情:就好像我们在注意看着我们读过的所有书籍的翻开的书页,然后,当机会出现时,我们选取正确的那一页,大声地向世人朗读。 我们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阐述我的论点,即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 智力发展的节奏特点 各阶段的侧重不同,主要特质不同-浪漫,精确,综合运用,自始至终存在着。但是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交替出现,正是这种交替构成了各个循环周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教育的目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教育的目的"的人也喜欢 · · · · · ·
教育的目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4 条 )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与罗素合著《数学原理》,哲学代表作《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他主张教育应当充满活力、反对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学习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 (展开)
用教育点亮生命的智慧之光


几何、诗歌和旋转的车床一样重要

教育的目的:传授知识,启迪智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为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写的教育学著作。本书侧重于智力教育,所有章节都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必须要有活跃的思想,要让知识鲜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获... (展开)> 更多书评 5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文汇出版社 (2012)8.5分 622人读过
-
Free Press (1967)7.8分 2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8.5分 474人读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9)8.0分 35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教育的目的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makzhou 2020-07-25 22:21:41
重新读了一遍中文版,原来错过好笑的地方:「『需要乃发明之母』是一句荒谬的谚语;『需要是无用的伎俩的来源』更接近真理。」但是这个版本仍然不全,缺最后三章。
0 有用 Emily Shining 2020-08-12 17:32:20
教师暑假推荐阅读书目之一,很长时间都没有读这种教育理论,读起来有点烧脑,主要内容只有110页,花了1.5小时。【厦图】
0 有用 eastcosta 2019-11-03 14:17:08
怀特海的教育理论不是很容易理解,这应该和他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有关。但可以感觉到书中处处的闪光点,需要反复读并深入的研究。
1 有用 kokoro 2021-03-28 16:49:45
绝了绝了绝了!教育的重要问题几十一百年前怀特海都说得明明白白的了。能不能设计个让教育从业者必读书单啊(但凡搞教育的人都读一读这个一百页的小册子也不至于还有这么多教书机器人
0 有用 吃糖饼不 2020-05-27 19:58:03
蹭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