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福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也是目前学术界最热门的人物、国内译介了不少福柯的著作,但研究性的专著尚不多。本书对福柯的理论作了全面论述,尤其对福柯的权力理论、主体思想和生活美学作了清晰的梳理和精辟的述译,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难得的研究福柯的力作。全书语言流畅、富于激情,适合对福柯感兴趣的学生、学者,亦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福柯的界线的创作者
· · · · · ·
-
汪民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汪民安,1969年11月生于湖北新洲,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谁是罗兰巴特》(1999,2005,2006),《现代性》(2005),《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2006,2007),《尼采与身体》(2008),《形象工厂》(2008)等,主编丛刊《生产》。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福柯的社会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在模型上就出现了差异。倘若福柯的权力意指压制性的统治权力,那么,福柯的理论同样是一种深度模式,同样可能将压制和反压制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即便如此,福柯同马克思的分歧还是不可弥合的,在福柯这里,社会形态的变化与经济方式的联系极其微弱,福柯排除了劳动、生产方式、剥削和异化在社会理论中的位置,排除了它们在社会理论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他来说,社会形态同这个社会的一般权力形态是同质性的,君主权力就导致君主社会,规训权力就导致规训社会,权力形态的变化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由于权力总是关系中的权力,总是任意两个不同点的权力,总是复数权力和网络中的权力,所以,它天然地就能将社会的诸要素关联起来,将这些要素以“权力”的方式组织起来,进而让这些要素按照权力的形态组织社会的形态。如果说阶级斗争构成社会形态,那是因为阶级斗争背后存在着冲突性的生产方式的话,那么,权力构成社会形态,是因为权力背后有什么在推动和制约着它呢?是什么能使权力组织社会形态?权力的背后什么也没有,它是反基础性的,权力就是权力。权力有这种天性,因为权力存在于任何差异关系中,只要存在着差异,就必定会产生权力,“权力不是某种可被获得、抓住、分享的东西,也不是人们能够控制或放弃的东西。权力通过无计其数的点来实施,它在各种不均等和流动的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实施”。哪里有不均等的关系,哪里就会出现权力,权力就具有这种自发性和天生的敏感性。它瞬间生成而且无处不在,这样,社会本身不仅充斥着权力,它几乎就是由权力构成,由权力关系构成。这即是福柯从权力的角度对社会做出的理论诊断。在此,我们发现,福柯很少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等概念来描述历史和社会形态,在他那里,只有抽象的时间划分,只有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现代时期的划分,这些时期同从经济角度或政治经济的角度划分的社会形态并不吻合。由权力及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 规训社会190 -
德勒兹和尼采一样,将身体视作力的能量。尼采的那种永不停息的自我充实的权力意志,被德勒兹改造为欲望机器。德勒兹的欲望概念来自尼采的身体和权力意志概念。同身体一样,尼采的权力意志就是力的主动而积极的扩充,就是无止境的扩大再生产,就是反复增强和扩充力的领域。这样,根据权力意志引发而来的欲望概念,就同弗洛伊德和拉康的欲望概念截然相反。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都将欲望理解为一种缺失,即由于欲望对象的缺失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欲望的对象不在了,主体因为这种不在而产生了欲望,这样,欲望就从缺失这个角度得以解释。欲望的本质,它的核心之处,就是缺失,对象的缺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 谱系学和身体149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学术与批评(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阅读魅影》《另类立场》《心有天游》《走向创造的境界》
。
喜欢读"福柯的界线"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福柯的面孔 8.0
-
- 德勒兹论福柯 8.7
-
- 海德格尔论东西方对话 8.2
-
- 福柯读本 8.4
-
- 生命政治的诞生 9.1
-
- 主体解释学 8.9
-
- “我”之观念——笛卡尔哲学研究 7.6
-
- 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8.2
-
- 福柯:危险哲学家 7.3
-
- 现象学及其效应 8.6
福柯的界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信徒的福柯/尼采的福柯/神话的福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9年-2020年,韩炳哲的哲学随笔性著作进入中文世界,对于这种将哲学问题用蒙田式随笔的复古写作方式,市场显示出了空前的热潮。因为现代哲学早已脱离了从古希腊以来的对话集和沉思式的随笔集,变得更加专业化、体系化,长篇累牍的艰深文字与一般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韩炳哲反... (展开)
福柯作品的谱系学,应援团长汪民安老师解读偶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就这本书,汪民安老师绝对坐实福柯应援团团长的宝座!我竟然差点就错过了,感谢守望者微微mua~ 即使已读过不少福柯的导读、原作、鉴赏、传记,在汪民安老师的带领下再读福柯依然能拍案惊奇、热血沸腾~不管你是刚入福柯的坑还是已是骨灰级热爱者,我都要推荐这本《福柯的界线》... (展开)
从界线到逃逸线:福柯与《福柯的界线》共谋的三重越界
1975年,福柯谈及马克思的影响时说:“在今天,如果不使用与马克思思想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一大堆概念,不把自己置身于马克思所描述和界定的地平线上,研究历史是不可能的。”把马克思看作历史研究的“地平线”,似乎是20世纪知识分子的共识。无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多元...
(展开)

《福柯的界線》也是福柯哲學的譜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福柯的界線》是汪民安老師在2001年前後完成的博士論文,是他閱讀福柯生前著作的一個總結。全書25萬字,對於福柯生前著述的梳理清晰明了;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我在閱讀福柯哲學時常有一種激情,這種風格在汪民安老師的字裡行間亦有沿襲,全書行文汪洋恣肆縱橫捭闔,是一本非常... (展开)
究竟是谁掌握了权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福柯的界线》这本书是汪民安教授解读福柯的著作,可以视为一本福柯的入门导读,是一本研究福柯的集成之作。作为一个从来没读过福柯的读者,尤其是对哲学涉猎较浅的读者,读这本书是有点吃力的。首先,哲学的语言。比如“能指”“所指”“表征”“知识型”“语言”“言语”“...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汪民安好像是荆州人吧 | 来自苏门答腊 | 1 回应 | 2024-10-31 17:36:3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8.9分 274人读过
-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8.9分 171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8.1分 21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少买书,买好书 (kingfish)
- “我阅读是为了让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胡桃家子)
- 福柯 (即梵)
- Foucault Studies (Sein)
- 中大图书馆备查 (一切归零)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福柯的界线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Falcon 2012-01-02 12:39:42
我一直在想这本书为什么一点都不像社会科学论文,结果发现这是文学博士论文。
11 有用 微笑 2013-08-01 22:25:29
赶脚好啰嗦啊啊啊。就像某个大教授的助教,喋喋不休地把教授的理论翻来覆去地讲,完了就写一本高端的书评,内涵高端的注解。
0 有用 熊小熊猫 2013-05-25 10:37:48
只读了一部分
4 有用 晨星 2010-04-15 11:22:35
我不明白西方现代哲学这帮人为什么不讲人话会死?
1 有用 桃吉诃德 2020-08-30 14:10:44
说得比较清楚。福柯在权力意志和“人之死”上与尼采一致,在反形而上学上与德里达一致,在反主体性上与结构主义一致,在身体的流动性上与德勒兹一致,在反现代社会工具理性上与法兰克福学派一致,但他又在另一个层面与他们分道扬镳。实际上,福柯本人的思想与他的谱系学、考古学一样充满了断裂和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对福柯思想做整体把握的困难,不过从福柯对疯癫/理性、权力/性、规训/身体、道德/美学的复杂探索中,仍然可以辨... 说得比较清楚。福柯在权力意志和“人之死”上与尼采一致,在反形而上学上与德里达一致,在反主体性上与结构主义一致,在身体的流动性上与德勒兹一致,在反现代社会工具理性上与法兰克福学派一致,但他又在另一个层面与他们分道扬镳。实际上,福柯本人的思想与他的谱系学、考古学一样充满了断裂和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对福柯思想做整体把握的困难,不过从福柯对疯癫/理性、权力/性、规训/身体、道德/美学的复杂探索中,仍然可以辨别出一条从反理性、反总体化的批判到一种自我塑造的美学的思想路径。作者作为福柯的拥趸,的确如他自己所说,没有对福柯思想中许多明显有问题的部分提出反思和批评,不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理性著作”的理想图景的讽喻呢?以福柯式的方式来解读福柯,也可见作者的用心之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