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重写初唐名臣狄仁杰传奇
兼具中国古典文学雅韵与西方侦探小说妙趣
-
□全新无删减译本
□高罗佩手绘插图
□创作背景全解析
□译者研究高罗佩多年,独自担纲翻译,保证文风统一
-
“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就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国与世 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译文版“大唐狄公案”计划出版十五种,由研究高罗佩多年的 张凌担纲翻译并撰写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注释和译后记,但因为是市面上仅见的一人独立翻译的版本,耗时耗力,故先推出五种(《黄金案》《铁钉案》《湖滨案》《铜钟案》《迷宫案》)以飨读者。每卷配有高罗佩本人创作的插图,古韵盎然,令人赏心悦目。
-
《铁钉案》讲述676年,狄公调任北州县令,破获无头女尸一案,角抵大师被毒杀一案,陆明猝死一案。之后被擢升为京师大理寺卿。洪亮在办案中遇害身亡。
-
◆
“大唐狄公案...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重写初唐名臣狄仁杰传奇
兼具中国古典文学雅韵与西方侦探小说妙趣
-
□全新无删减译本
□高罗佩手绘插图
□创作背景全解析
□译者研究高罗佩多年,独自担纲翻译,保证文风统一
-
“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就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国与世 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译文版“大唐狄公案”计划出版十五种,由研究高罗佩多年的 张凌担纲翻译并撰写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注释和译后记,但因为是市面上仅见的一人独立翻译的版本,耗时耗力,故先推出五种(《黄金案》《铁钉案》《湖滨案》《铜钟案》《迷宫案》)以飨读者。每卷配有高罗佩本人创作的插图,古韵盎然,令人赏心悦目。
-
《铁钉案》讲述676年,狄公调任北州县令,破获无头女尸一案,角抵大师被毒杀一案,陆明猝死一案。之后被擢升为京师大理寺卿。洪亮在办案中遇害身亡。
-
◆
“大唐狄公案”系列是高罗佩在世界侦探小说领域内开创的极其珍贵的一个支脉。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
写过小说的汉学家不止高罗佩,但以小说而赢得广泛声誉的,唯有高罗佩一人而已。
——严晓星
铁钉案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高罗佩(1910—1967),荷兰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先后在荷兰驻日本、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的使馆工作,精通多种欧亚语言,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代表作有《琴道》《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等,而大型推理探案小说系列“大唐狄公案”在东西方读者中影响巨大。
目录 · · · · · ·
第二回:闯公堂叶宾告妹丈 赴潘宅狄公查现场
第三回:仵作检验无头女尸 狄公议论离奇命案
第四回:受邀约狄公赴夜宴 遇巡兵潘丰入大牢
第五回:名拳师巧思擅拼图 古董商上堂道始末
第六回:进赌馆闻得新奇事 入饭庄赚来好吃食
· · · · · · (更多)
第二回:闯公堂叶宾告妹丈 赴潘宅狄公查现场
第三回:仵作检验无头女尸 狄公议论离奇命案
第四回:受邀约狄公赴夜宴 遇巡兵潘丰入大牢
第五回:名拳师巧思擅拼图 古董商上堂道始末
第六回:进赌馆闻得新奇事 入饭庄赚来好吃食
第七回:两兄弟共访拳师家 独眼兵讲述仙人跳
第八回:狄公剖析两桩疑案 于康吐露一段私情
第九回:送幼女雪夜归家门 返衙院街市闻凶信
第十回:浴堂内亲查人命案 茶杯中寻出剧毒花
第十一回:众人议论毒杀命案 仵作道出可疑旧情
第十二回:狄县令独上药坡岭 陆寡妇坚拒官府召
第十三回:赴城西狄公入宅院 叙前事潘丰讲漆毒
第十四回:抗令不从被拘到案 出言无礼受笞在堂
第十五回:访证人独自赴廛市 遇疑犯紧随入酒楼
第十六回:三骑早行外出公干 一妇到堂尽吐内情
第十七回:从头细述罪案始终 闻报恍悟拼图秘意
第十八回:郭夫人禀报狱中犯 陆寡妇再度上大堂
第十九回:恶妇当堂羞辱县令 猫图转瞬变作鸟形
第二十回:发冢验尸亲入坟场 死里逃生历述根由
第二十一回:察民情军校传急信 赴祠堂狄公诉衷言
第二十二回:郭夫人意外入衙院 狄县令决心重验尸
第二十三回:县衙开堂群情激愤 证据查获疑犯自承
第二十四回:夜探坟场主仆开棺 再登山崖二人会面
第二十五回:郭掌柜道出旧命案 二京官入城传诏书
后记(一)
后记(二)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狄公躺在长塌上,想要小睡一阵,却是难以入眠,翻来覆去一力回想着有关落梅一诗的全章,忽然记起原是二百年前一位诗人所作,题为《年夜闺情》: 孤禽鸣寒寂,无语益凄凉。 忆昔心恻恻,欢去恨留长。 新情抚旧痛,年夜梅吐芳。 窗前疏影动,花落遗轻响。 这诗并非脍炙人口,郭夫人可能在哪里只见过最后两句而已,或者她当真读过全篇,有意提起不成?狄公紧皱眉头,翻身坐起,自己一向只爱读说理诗,对情诗从来不屑一顾,如今却发现此篇中,似乎别有一种以前未曾觉察的深意存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4页 -
《铁钉案》的楔子中,作为自述者的惧内夫君,在晚间仍沉迷于对狄公生平事迹的研究,并手写一封长信给他敬爱的兄长,是否当真在自家花园亭阁里见到了兄长之魂?抑或只是做了个梦,且狄公与其兄长,还有牙尖嘴利的正室夫人(即书中的陆陈氏)皆在其中扮演了各自的角色? 正如我们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那些最为私密的难题一样,以上所有疑问也将划上问号而作结,并且很可能永远如此。 高罗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铁钉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铁钉案"的人也喜欢 · · · · · ·
铁钉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大唐狄公案》八册版第七册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紫光寺 山中的百年佛寺林木茂密,深夜一个幽灵在那里游荡。与此同时,富商的女儿神秘失踪,二十根金条不翼而飞,无头尸身出现在山上。这些奇事拼凑在一起,出现了一个更为可怕的阴谋······ 狄公和洪亮提起去年(乙丑年)八月初二的一起五十锭御金被盗案时,狄公发现自己...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关于朱大元的疑问 | 来自似Prada嘅Gucci | 2 回应 | 2025-03-22 22:55:42 |
陶干中指在茶杯口画圈是什么暗号? | 来自任平生 | 4 回应 | 2021-11-04 00:24:1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海南出版社 (2011)8.6分 243人读过
-
海南出版社 (2015)7.1分 51人读过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8)7.3分 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推理】 (爱玛·包法利)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买书成瘾 (小闷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铁钉案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老彭是個书脊党 2021-01-07 13:21:17
这算不算题目泄底系列。一看到这项兵器几乎连动机都省了。这个套路最早应该出自《洗冤集录》:“细看脑后、顶心、头发内,恐有火烧钉子钉入骨内。其血不出,亦不见痕损。”之后在《包青天》,TVB《洗冤录》,《大宋提刑官》里都有借鉴。使用了一个无头尸体常用套路,以及中国特有的七巧板死亡留言。本书狄公将遭遇有史以来最狡诈的罪犯,甚至险些失手。最后凶手那段自白翻得不够有韵味,太像琼瑶段落,相当出戏。本书悬疑感不强... 这算不算题目泄底系列。一看到这项兵器几乎连动机都省了。这个套路最早应该出自《洗冤集录》:“细看脑后、顶心、头发内,恐有火烧钉子钉入骨内。其血不出,亦不见痕损。”之后在《包青天》,TVB《洗冤录》,《大宋提刑官》里都有借鉴。使用了一个无头尸体常用套路,以及中国特有的七巧板死亡留言。本书狄公将遭遇有史以来最狡诈的罪犯,甚至险些失手。最后凶手那段自白翻得不够有韵味,太像琼瑶段落,相当出戏。本书悬疑感不强,凶手也不难猜。可惜洪都头殉职,不免唏嘘。后面两篇后记记录了小说由来,不妨看看。作者多次提到了那本《棠阴比事》前些年再版过,一篇两桩风格类似的公案,是写古代推理的选题宝典。在外飘零宦海沉浮十余载,狄仁杰总算入主大理寺,可惜堪叹人间不再生。心已老,眼重明,有种萌生退意的失落,人往高处走,奈何高处不胜寒 (展开)
1 有用 欢乐分裂 2025-01-23 11:22:54 上海
第一辑结束,充满悲凉哀意,人生忽忽已然抵达中段,身边的人开始逐一告别,每每回望都有隐退之意,此案更令狄公椎心泣血——不仅首次案情受阻、官途有断送之险,更是失去至亲至爱,感慨、后悔、怜悯、惭愧齐齐涌上心头——“人世如潮奔涌向前,而我已是不复以往。人世如潮永无止息,而我却想退步抽身。”案情本身较简单,胜在情感浓度高,双向暗恋写得克制而悲情,女性共同的命运让人唏嘘;且几篇后记写得真好(真没见过比高罗佩更... 第一辑结束,充满悲凉哀意,人生忽忽已然抵达中段,身边的人开始逐一告别,每每回望都有隐退之意,此案更令狄公椎心泣血——不仅首次案情受阻、官途有断送之险,更是失去至亲至爱,感慨、后悔、怜悯、惭愧齐齐涌上心头——“人世如潮奔涌向前,而我已是不复以往。人世如潮永无止息,而我却想退步抽身。”案情本身较简单,胜在情感浓度高,双向暗恋写得克制而悲情,女性共同的命运让人唏嘘;且几篇后记写得真好(真没见过比高罗佩更认真写后记的作者了,不像很多丛书那样共用一篇,而是每本都各具重点),可以管窥写作思路和所用材料,很是受益。 (展开)
5 有用 Berlinka 2019-11-07 00:39:24
“人世如潮永无止息,而我却想抽身而退”。狄公案诸本中最好的一本。诸种人性诸多情理诸项情非得已,太多人生真相混成一团真气,超越了公案推理小说的深度,相濡以沫往事不要再提。太好了,写得太好了。
1 有用 didatwinkle 2023-03-14 22:08:34 重庆
第一辑里个人最喜欢的一本,情节紧张刺激,可惜洪亮下线了,后记二传授小说创作秘籍,很好看
70 有用 安东 2019-10-04 00:11:55
“凡有十分亲近之人离世,你我非但痛失其人,且自身心内亦有一处与之俱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