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后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46岁时有感于“苏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乃作《浮生六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芸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 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 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 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日:"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腐不敢强,瓜可扼鼻略尝,入咽当知其美,此犹无益貌丑而德美也。" 余笑曰:"卿陷我作狗耶?"芸曰:"妾作狗久矣,屈君试尝之。"以箸强塞余口。余掩鼻咀嚼之,似觉脆美,开鼻再嚼,竟成异味,从此亦喜食。芸以麻油加白糖少许拌卤腐,亦鲜美;以卤瓜捣烂拌卤腐,名之曰双鲜酱,有异昧。余曰:"始恶而终好之,理之不可解也。"芸曰:"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7页 -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闺房记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浮生六记/纯美悦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浮生六记/纯美悦读"的人也喜欢 · · · · · ·
浮生六记/纯美悦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95 条 )




《浮生六记》:你们只看到爱情,却不知我悲伤了200多年
“何为思念?”日月星辰,山川大河,都是那人,无可躲。 “可否具体点?”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可否再具体点? ”是夏天的荷花开了,只是再也没有一起赏荷的人。 从“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谁又解其中味呢? 这几年,《浮生六记》一...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8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8.7分 130174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83)7.7分 49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8.1分 78834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8.9分 624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浮生六记/纯美悦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胖次小露 2023-05-30 00:02:33 北京
翻译的很优美,但“有所感”部分有点子多余,略显臃肿
0 有用 宁其归 2022-03-13 08:55:56
建议先读原文,前半部分可读可不读。 沈复半生往去,历尽人世之苦。但其心内纯然,愈加澄澈。尤其卷一“闺房乐事”,风情四溢,不觉使人掩面嗤笑。卷三“坎坷记愁”,卷首一句:“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自作孽耳”,读之,已使人泫然欲泣,往下,更是忧思难释,夫妇二人命运多舛,见其家离人分,更是哭泣不止。
3 有用 周树树 2021-10-31 23:45:34
其实这个解读的笔记挺好的 换做我读原文的话 可能不会这么细致地去查资料。但是对于部分观点 我保留意见
11 有用 Bubble 2021-01-06 16:04:52
沈复很温柔 翻译的很温柔 半枝半影的有所感 也很温柔 作为小人物 很有共鸣感 希望自己也能活得如沈复般洒脱 “人珍我弃,人弃我取”所谓“名胜”,在于人观感心得 “历史也有“温柔”的一面,为我们留下了这残缺的一本小书,记载着一个小人物半生的悲欢离合、爱恨嗔痴,成长与痛苦,失去与超脱,那些属于生命与灵魂的闪亮的时刻,以及其中微小却坚韧而持久的力量。”
1 有用 正道的光 2024-08-30 21:29:35 江西
封建社会不仅吃女人的骨血,也吃女人的灵魂。真把这些旧社会的男人给得意到了,沈复爱的不是他的妻子,而是能拥有一个躬身亲行养家饲口但满心满眼都写满恭顺温柔女人的他自己,他是真的很自鸣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