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社会学研究书单-2 (低明)
- 珍爱生命 远离垃圾 (Guo Hang)
- 民俗学(包括文化史、博物馆学、社会人类学) (南池子)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利维坦与空气泵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Ian 2013-11-25 19:37:44
不考虑翻译因素的话,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但也许可以写的更精炼些。
1 有用 Bolin 2019-03-19 16:52:01
坦白说,各种实验细节都看得不求甚解。在波义耳的时代,“哲学”作为一个名词还维持在价值论上的高地,但新的名词已在崛起,新旧交战趋向白热化。波义耳和皇家学会,以及后来的牛顿,无疑构成了这个新的智识群体的代表——他们不再纠缠于形而上学的原因的探求,而是以“事实”作为立论之基。而产生事实的场域正是实验。霍布斯说实验哲学根本就不能算哲学,盖博物学、工匠技艺一类奇技淫巧罢了。作为旧时代哲学群体的遗老,老霍的话... 坦白说,各种实验细节都看得不求甚解。在波义耳的时代,“哲学”作为一个名词还维持在价值论上的高地,但新的名词已在崛起,新旧交战趋向白热化。波义耳和皇家学会,以及后来的牛顿,无疑构成了这个新的智识群体的代表——他们不再纠缠于形而上学的原因的探求,而是以“事实”作为立论之基。而产生事实的场域正是实验。霍布斯说实验哲学根本就不能算哲学,盖博物学、工匠技艺一类奇技淫巧罢了。作为旧时代哲学群体的遗老,老霍的话完全没错,但这又如何呢?实验科学虽不甚高明,却能生产中立及有用之知识,广交天下盟友。比之南征北战的哲学暴君,是要“谦虚可爱”多了。后来的历史不也证明,人们对终极真理的兴趣,远远弱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吗?(1648三十年战争结束,1660年王政复辟,也许欧洲人果然是打疲了,求同存异才成为时代潮流) (展开)
3 有用 momo 2022-07-14 15:23:27
读完这本书,我的科学史、政治史、历史人类学的书单各划掉了一本书(笑)。为了读懂这本书做了很多笔记,这本书两个作者分别在13、14年获得了萨顿奖,基本上算是学术界对于他俩研究的肯定。翻译的台湾译者有点奇怪,把霍布斯说的话翻译成文言文的腔调了。读此书有一个读法,三明治读法,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先读,再去看中间的其他部分的详细论述。众所周知,《利维坦》封面很有门道,这本书不同版本的封面也有变化,可能是与... 读完这本书,我的科学史、政治史、历史人类学的书单各划掉了一本书(笑)。为了读懂这本书做了很多笔记,这本书两个作者分别在13、14年获得了萨顿奖,基本上算是学术界对于他俩研究的肯定。翻译的台湾译者有点奇怪,把霍布斯说的话翻译成文言文的腔调了。读此书有一个读法,三明治读法,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先读,再去看中间的其他部分的详细论述。众所周知,《利维坦》封面很有门道,这本书不同版本的封面也有变化,可能是与拉图尔批评有关系。尽管作者强调了霍布斯与波义耳的区别,但是还是能感受到两者其实也有很多共性的。虽然我听说过,霍布斯持有建构论的观点,但是没细看这本书之前,完全不怎么了解霍布斯,有时间把昆汀·斯金纳的书补习一下。 (展开)
1 有用 周游多吃点儿 2023-10-09 23:36:36 北京
霍布斯秉持顽固的认识论但刺穿了实验哲学与动荡时局的合谋;波义耳强调谦逊的新实验却被黑暗王国收编。那是一个知行不合一,真实与正义纠缠又松绑的时刻。许多机缘造就了这本经典,它背后是一个庞大的sts谱系;传播媒介(物质、书面、社群)把内外史贯通。利维坦没有深挖,第七章可以更好;文笔隽永。
41 有用 Ray 2016-06-20 21:30:55
这部SSK的经典读得很辛苦,做了两万多字的笔记,搜了不少论文和参考书,灌了若干啤酒和咖啡。末了就说一句吧:波义耳赢了,霍布斯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