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随笔与演说
译者: 黄灿然
出版年: 2009-1
页数: 244
定价: 29.00
装帧: 精装
丛书: 苏珊·桑塔格文集
ISBN: 9787532746576
内容简介 · · · · · ·
《同时》是桑坦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她的“最后一本书”。书名取自苏珊·桑坦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
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夹叙夹论的方式详细介绍现代欧洲文学种几部被忽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由于桑塔格写作这些评论文章的期间,正是美国外交政策急转弯和世界局势动荡的时期,作者当时对局势的尖锐评估和对布什政府的猛烈抨击现在回顾起来是极具预见性的,而对阿布格莱布监狱囚犯事件的犀利剖析并不只是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秉承作者两部有关摄影专著(《论摄影》和《关于他人的痛苦》)的洞察力、对美国暴力文化提出严厉的批判。但更重要的还不是她简介的准确,而是她在恶劣环境中对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的坚守。第三部分是演说稿,这些讲稿是桑塔格一生写作与行动的融通、是随笔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行动主义者这些是她从一开始就具备但常常泾渭分明的角色的重叠、浸透和深化。可以说,她的一...
《同时》是桑坦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她的“最后一本书”。书名取自苏珊·桑坦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
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夹叙夹论的方式详细介绍现代欧洲文学种几部被忽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由于桑塔格写作这些评论文章的期间,正是美国外交政策急转弯和世界局势动荡的时期,作者当时对局势的尖锐评估和对布什政府的猛烈抨击现在回顾起来是极具预见性的,而对阿布格莱布监狱囚犯事件的犀利剖析并不只是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秉承作者两部有关摄影专著(《论摄影》和《关于他人的痛苦》)的洞察力、对美国暴力文化提出严厉的批判。但更重要的还不是她简介的准确,而是她在恶劣环境中对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的坚守。第三部分是演说稿,这些讲稿是桑塔格一生写作与行动的融通、是随笔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行动主义者这些是她从一开始就具备但常常泾渭分明的角色的重叠、浸透和深化。可以说,她的一生在理论上赞扬的、在实践中都做到了:她以她那“内省的能量、热情的求知、自我牺牲的准则和巨大的希望”、以她“从一生深刻而漫长地接触美学所获得的智慧”、以她的“勇气与抵抗”、以她的“道德考量”、而最终使她成为了了“自己的仰慕者”。
同时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美这个概念,以前是一个优点,如今变成缺点。一度因为其太笼统、松散、多漏洞而显得脆弱不堪的美,竟被发现是——恰恰相反——排斥太多事物。识别力一度是一种正面的能力(意味着精纯的判断、高标准、严谨),如今变成负面:它意味着以偏见、狭窄、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待那些有别于我们自己认同的事物的优点。 针对美的最强烈、最成功的举动是在艺术中:美——以及对美的关心——是会带来限制的;用现时的习语来说,是精英主义的。人们觉得,如果我们不说某东西美而说它“有趣”,则我们的欣赏范围就可以包容得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古老的《圣经》时代的形象表明,我们生活在以语言作为象征的差异中,这些差异层层叠着一一如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梦想的一英里高的公寓大楼。但是普通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语言分散不可能是一座塔。我们这分散成众多语言的地理,与其说是垂直的,不如说是水平的(或看起来如此),有着众多的河流和群山和深谷,以及环绕着大陆的浪涛轻拍的海洋。翻译即渡海,把我们带到对岸。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世界作为印度160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同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同时"的人也喜欢 · · · · · ·
同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爱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篇中的一个错译 | 来自鸽子瀑布 | 2021-10-19 17:04:59 | |
黄灿然:不应把读者婴儿化 | 来自hval | 14 回应 | 2013-11-27 23:00:17 |
转:作为女性主义符号的另类场景——西蒙·波伏娃... | 来自一湄 | 2010-01-05 15:26:29 | |
封面 | 来自& | 2 回应 | 2009-05-15 18:32:02 |
桑塔格我不认识 | 来自飞熊·Martin | 8 回应 | 2009-04-28 20:47:13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Picador (2007)8.2分 4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8.4分 193人读过
-
麥田 (2011)8.0分 24人读过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7)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同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短章 2009-03-06 15:48:25
读书笔记稍侯附上.另外惊讶的发现她曾师从施特劳斯研读政治哲学.赞.
7 有用 小岩菽 2010-01-23 11:17:25
每次当我凝视封面的时候,都仿佛看到了人类崇高的道德光芒在幽微中闪烁,渐渐扩散壮大,跨越国界,抵达那些永远无法阅读到她的作品的地域。长句的翻译没有按照中文的阅读习惯来切割,很好地保留了桑塔格严谨缜密的思路的精髓,捍卫了文学的严肃性,又匡正了它的自由度。在这个影像崇拜的时代,如何公平而客观地记录而非把摄影作为一种谋生和取乐工具,如何切实地体验他人的痛苦,我把感受留到她的下一部作品。
0 有用 艾弗砷 2010-07-28 16:51:21
没有一点新颖的观点
0 有用 蝉 2014-01-12 18:50:54
: I712.65/7444
0 有用 海鹰 2009-05-31 18:10:31
内有一片关于摄影的札记,很好,记下,早晚都要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