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副标题: 一种未来哲学的前奏
译者: 李健鸣
出版年: 2020-1
页数: 264
定价: 59.00
ISBN: 9787508098739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晚期著作。本书的标题已经显明,作者是在“善”与“恶”的二元对立中寻找一个超越的“彼岸”。或者也可以说,作者试图在善里面寻找恶,也在所谓的恶中寻找某种善。或许任何事物都该感谢其对立面,真理的根基可能竟在于它的谬误中。一方面是对这个世界的可怕之处的承认,另一方面则是对生命的最强肯定。
本书的主旨是否定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价值,企图建立一种新价值。
尼采的文字中有很多矛盾和多义的地方,有些论点激进、尖锐,有些隐喻含义丰富,指向遥远,有些概念模糊,前后使用时的意思并不完全一致,时有话题跳跃,视角突变。尼采的文字需要读者小心阅读,仔细阅读,在其中发现作者意志的一致性,发现“整体”性。
本书作为一个尼采著作的新译本,译文试图接近尼采的语言特点,用词直白而有力,更加贴近德文原文的胆魄和风格,更适合非学术的思想性阅读。立足点不是把尼采当作一个...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晚期著作。本书的标题已经显明,作者是在“善”与“恶”的二元对立中寻找一个超越的“彼岸”。或者也可以说,作者试图在善里面寻找恶,也在所谓的恶中寻找某种善。或许任何事物都该感谢其对立面,真理的根基可能竟在于它的谬误中。一方面是对这个世界的可怕之处的承认,另一方面则是对生命的最强肯定。
本书的主旨是否定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价值,企图建立一种新价值。
尼采的文字中有很多矛盾和多义的地方,有些论点激进、尖锐,有些隐喻含义丰富,指向遥远,有些概念模糊,前后使用时的意思并不完全一致,时有话题跳跃,视角突变。尼采的文字需要读者小心阅读,仔细阅读,在其中发现作者意志的一致性,发现“整体”性。
本书作为一个尼采著作的新译本,译文试图接近尼采的语言特点,用词直白而有力,更加贴近德文原文的胆魄和风格,更适合非学术的思想性阅读。立足点不是把尼采当作一个抽象的哲学家,而更多地是把他当作一个个人,一个有丰富内在品味的批评家。
善与恶的彼岸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古典语文学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沉思》《人性的,太人性的》《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与恶的彼岸》《瞧,这个人》等。对后世影响巨大,几乎颠覆了西方的传统思想价值。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论哲学的偏见
第二章 自由精神
第三章 宗教的本质
第四章 格言和中间插入的游戏
第五章 论道德的自然史
第六章 我们这些学者
第七章 我们的美德
第八章 人民与祖国
第九章 什么是高贵?
来自高山峻岭 终曲
· · · · · · (收起)
善与恶的彼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8 条 )




《善恶的彼岸(第一章)》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书名:《善恶的彼岸》 二、作者:尼采 著;赵千帆 译 三、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6年) 四、页数:312页 五、笔记范围:第一章 论哲学家的成见 六、笔记综述: 1:核心问题——真理和人的关系问题 尼采提出,人活着,是不是一定要真理。我们说哲学家是追求真理的,但哲学... (展开)
读《善与恶的彼岸》随感


【转】余明锋:从形而上学回到灵魂学——论尼采在《善恶的彼岸》第一章中对哲学的改造
> 更多书评 6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2 )
-
商务印书馆 (2015)9.1分 1795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3)9.5分 84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9.3分 569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2007)8.6分 64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善与恶的彼岸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若昔难得 2022-05-13 07:07:16
善恶的彼岸并不是现行道德价值的对立面,而是抛弃现行道德,另外创立新的价值:那也就是尼采自己一辈子也没说清楚的“权力意志”、对生命的“神圣的肯定”。需要警惕的是,现行道德价值的抛弃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是人终于找到了新的更高价值之后的自然、合理的行为。就像本书中的一句格言:“耻于自己的不道德:这是梯子上的一级,而在梯子的顶端,人们将耻于自己的道德。”——非道德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人必须艰难地爬过了道德的阶... 善恶的彼岸并不是现行道德价值的对立面,而是抛弃现行道德,另外创立新的价值:那也就是尼采自己一辈子也没说清楚的“权力意志”、对生命的“神圣的肯定”。需要警惕的是,现行道德价值的抛弃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是人终于找到了新的更高价值之后的自然、合理的行为。就像本书中的一句格言:“耻于自己的不道德:这是梯子上的一级,而在梯子的顶端,人们将耻于自己的道德。”——非道德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人必须艰难地爬过了道德的阶梯,才能进入非道德的更高境界。如果人对柏拉图、康德、叔本华、佛教、基督教这些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毫无了解,因而也没有深刻思考过现行的道德价值,想要成为非道德主义者只是他堕落的借口。两颗星给翻译:如果不精通欧洲大陆所有语言,不了解尼采之前所有大哲学家、宗教领袖的思想,还是不要来翻译尼采了。 (展开)
0 有用 像梦的梦 2023-01-27 12:17:20 四川
暴君气息~
0 有用 Foggost 2022-10-24 19:23:06 四川
开卷有益
0 有用 是传奇呀 2021-02-09 21:52:22
草草看完了,其实后两章都没有特别特别认真读。😞 好多地方看不懂,一边查资料一边努力的去理解,看完这书感觉自己像个弱智,很多东西理解不了……… 关于书名,没有什么绝对的善与恶,但是除了善与恶他讲了很多其他的很多方面,宗教,道德,民族,精神,很多主义等等等等…
1 有用 经典与解释 2020-06-10 17:33:30
本书作为一个尼采著作的新译本,译文试图接近尼采的语言特点,用词直白而有力,更加贴近德文原文的胆魄和风格,更适合非学术的思想性阅读。立足点不是把尼采当作一个抽象的哲学家,而更多地是把他当作一个个人,一个有丰富内在品味的批评家。 尼采不向众人说,也不对学者说,他只对明白人说话。 尼采的书从不给那些怀着无益的好奇心从随便哪里飘荡而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