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密涅瓦
原作名: Soziologische Grundbegriffe
译者: 胡景北
出版年: 2020-6
页数: 143
定价: 46
丛书: 密涅瓦·大师经典
ISBN: 978720816344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密涅瓦
原作名: Soziologische Grundbegriffe
译者: 胡景北
出版年: 2020-6
页数: 143
定价: 46
丛书: 密涅瓦·大师经典
ISBN: 9787208163447
内容简介 · · · · · ·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与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代表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等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斯·韦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本书是一部对社会学概念作出清晰阐释的社会学入门读物,原出自马克斯·韦伯的《关于理解社会学的若干范畴》,后独立成书出版。在本书中韦伯详尽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学研究的任务、目标、方法和概念工具所持有的观点,同时也将他的理论思考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我们理解和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甚至也是理解和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础。
目录 · · · · · ·
作者序言
// 001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 001
2. 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
// 044
3. 社会关系
// 049
4. 社会行为的类型:习惯和风俗
// 055
5. 正当秩序的概念
// 060
6. 正当秩序的种类:惯例和法律
// 067
7. 正当秩序有效的原因:传统、信仰、章程
// 075
8. 斗争的概念
// 080
9. 共同体和社会
// 087
10. 开放的和封闭的关系
// 093
11. 行为的责任归属、代理关系
// 100
12. 团体的概念和种类
// 104
13. 团体的秩序
// 110
14. 行政性秩序和调节性秩序
// 113
15. 企业和企业性团体、协会、机关
// 115
16. 权力、统治
// 118
17. 政治团体、僧侣团体
// 121
人名对照表
// 127
书名对照表
// 129
译者后记
// 132
重版附言
// 137
· · · · · · (收起)
// 001
1.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意向”概念
// 001
2. 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
// 044
3. 社会关系
// 049
4. 社会行为的类型:习惯和风俗
// 055
5. 正当秩序的概念
// 060
6. 正当秩序的种类:惯例和法律
// 067
7. 正当秩序有效的原因:传统、信仰、章程
// 075
8. 斗争的概念
// 080
9. 共同体和社会
// 087
10. 开放的和封闭的关系
// 093
11. 行为的责任归属、代理关系
// 100
12. 团体的概念和种类
// 104
13. 团体的秩序
// 110
14. 行政性秩序和调节性秩序
// 113
15. 企业和企业性团体、协会、机关
// 115
16. 权力、统治
// 118
17. 政治团体、僧侣团体
// 121
人名对照表
// 127
书名对照表
// 129
译者后记
// 132
重版附言
// 13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至于齐美尔在《社会学》(Soziologie)和《货币哲学》(Philosophie des Geldes)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此处的不同:我是通过清楚地区分开主观意向的“意义”(gemeinter Sinn)与客观有效的“意义”(objektiv gütiger Sinn)而与他分道扬镳;齐美尔本人不只没有严守这两者的分际,甚至时常有意地混淆了“意义”的这两者面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
动机是主观意义的复合体,意指行动者本身对于行为所提供的有妥当意义的理由。所谓行为过程的关联乃是主观上妥当的或“意义上妥当的”,意指在关系中的各要素,根据我们感情和思考的习常模式,可被认为构成了典型的意义关联。相对的,事情前后序列的诠释,如果我们根据经验的规则发现它始终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便是“因果上妥当的”。 一个具体行动的正确因果诠释意味着:行动的外在过程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有意义的理解。而对一个典型的行动所作的因果性诠释,意指其被宣称是典型的过程,既可以在意义上妥当地展示出来,又可以因果妥当地确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密涅瓦·大师经典(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奢侈与资本主义》《理性与生存》《对话录》《社会改造原理》《人类理智研究》
等
。
喜欢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请客不收礼” 8.0
-
- 重构关系 7.8
-
- 抗争表演 8.1
-
- 核心社会学思想家(第3版) 8.3
-
-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5.2
-
- 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 7.8
-
- 齐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 8.1
-
- 现实的社会建构 9.4
-
- 以學術為志業 9.1
-
- 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七版) 9.3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韦伯《经济与社会》著作当中的第一章,最初版本为1913年《关于理解社会学的一些范畴》,本文是《范畴》的简化版本。 这本书是韦伯的概念手册,在书里,韦伯界定了三个最为主要的观念,分别是,社会学、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 (展开)

重点在于社会行动这一概念
第一次看到韦伯详说社会行动的概念,他不仅提出了理性与非理性、价值理性与目的理性,还提到了意向性,以及对行动分类的无法穷尽性。 与此相关,韦伯还讨论了社会关系,人们的行动受每个行动者的特质及情境的影响。 这些说法几乎是后世众多理论的源头,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科...
(展开)

【转】尼古拉斯·卢曼:目的—统治—体系——马克斯·韦伯的基本概念和前提
【作者简介】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1927—1998),自马克斯•韦伯以来最有创见的德国社会学家,与尤尔根•哈贝马斯齐名,社会系统理论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影响已越出社会学领域,为社会学、系统科学和诸多其他学科开创了惊世的见解与崭新的视角。他是当代 极少...
(展开)

浅谈韦伯的“理解”和“理念型”
小册子,但读了很久。 这本书中,韦伯的核心意图是指出:一切社会层面的现象都可以还原为个体层面可观察的行动,社会学的意义就是发掘并分类其中可理解的那部分行动,探索这些行动是如何汇聚成社会秩序、社会冲突、社会分层以及社会变迁的。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
(展开)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框架(纲要式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言与导言(+第二、三节) 1、对韦伯思想的理解:文化论与制度论的结合 (1)文化论:思想、观念、精神因素=>人的行动 “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 (2)制度论:制度=>人的行动 《经济与社会》 (3)二者的结合(Q:如何理解?) 宗教观念通过经济伦理对人的行动起作用,...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7分 555人读过
-
Kensington Publishing (200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7分 402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9.6分 20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对了你还要看这些 (Title)
- 书 (MurloNate)
- 我最爱的图书
- 社会学的想象力 (苏小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astunicorn 2023-08-08 12:59:40 福建
这里的韦伯虽然不想太啰嗦,但还是没讲大白话
0 有用 He Qi 戚何 2021-12-18 15:54:55
相比其他社会学教材,可读性比较一般,学术性也是。但,确实有很多新的独特洞察。
4 有用 阿从 2021-12-11 02:57:33
这鬼一般的翻译,我奶奶来了用百度翻译翻的都比他好。如果说幸福的人千姿百态,不幸的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看了这倒霉的六万字。一个人怎么可以把自己熟知的语言排列组合成为无人能读懂的符号合集,也许这就是出版社的财富密码吧。打开这本书的内容,等等,这不就是《社会经济学概论》第三部第一卷第一章么,专攻经济学教授的胡先生为什么把这六万字单独抠出来了一本书,同样收录此文的译《经济与社会》的林先生摆烂,所以胡先... 这鬼一般的翻译,我奶奶来了用百度翻译翻的都比他好。如果说幸福的人千姿百态,不幸的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看了这倒霉的六万字。一个人怎么可以把自己熟知的语言排列组合成为无人能读懂的符号合集,也许这就是出版社的财富密码吧。打开这本书的内容,等等,这不就是《社会经济学概论》第三部第一卷第一章么,专攻经济学教授的胡先生为什么把这六万字单独抠出来了一本书,同样收录此文的译《经济与社会》的林先生摆烂,所以胡先生要和他一起同台竞技由读者评判高下么。原来这波两个人都赢麻了,输的是花了时间看的我自己。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快跑’!” (展开)
0 有用 ggarlic 2023-07-05 13:53:08 北京
对内容没意见,三星给的出版社
3 有用 沈孤辰 2020-12-19 20:55:37
圈钱